反求諸己[fǎnqiúzhūjǐ]1.【解釋】:求:追究,尋求;諸:「之於」的合成詞.反過來追究自己.指從自己方面找原因.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3.【示例】:君子之遇艱阻,必~,而益自修.◎《二程全書·伊川易品三》4.【語法】:動賓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朗讀]
完善自己修養品質利益服務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原文應該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平時的做法卻往往與聖人背道而馳.有了問題,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小人總認為自己沒有過錯,君子常常反省自己過失,而且君子往往在自己方面找原因.這是意譯.諸在這是兼詞,之於的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譯文;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