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為排卵後由卵泡迅速轉變成的富有血管的腺體樣結構.如未受精形成的稱月經黃體,如受精則為妊娠黃體.排卵後卵泡壁塌陷,顆粒層向內形成皺襞,伴有卵泡膜內層毛細血管出血,傷口愈後,卵泡腔封閉,腔內充滿漿液性液體及血液,同時基膜崩潰,結締組織和血管隨之長入粒層,在黃體生成素作用下,顆粒細胞和卵泡膜內層細胞分裂增生,細胞成多邊形,胞質內有黃色顆粒和脂滴,呈黃色,故名.卵巢在排卵後形成黃體,正常成熟黃體直徑2~3cm,是囊性結構,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黃體持續存在或增長,黃體腔內有大量的積液,使腔的直徑超過3cm以上者則稱卵巢黃體囊腫。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卵巢見黃體什麼意思:b超左卵巢黃體什麼意思[朗讀]
那不是排卵期如果你月經情況正常的情況下是屬於黃體期最好是做個激素六項相結合診斷。
問題分析:出現黃體不是懷孕的特異性表現,因為排卵後、懷孕期間都可有黃體產生.意見建議: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有正常的卵泡發育,在排卵之後卵泡塌陷、出血,形成血塊,留在卵泡內的顆粒細胞及卵泡膜細胞肥大增生,內含黃色類脂質,因色黃故黃體.此時如卵子受精則這種一般性黃體變為妊娠黃體,能繼續維持到妊娠4-6個月才開始退化;此時如未受精,黃體開始退化逐漸形成白體,直到消失,過4-6天月經來潮,卵巢中又開始有一個新的卵巢發育。
沒有黃體才要緊呢,沒黃體你也不能懷孕,流產了!黃體是卵泡演變而成,卵子排出後卵泡會變成黃體繼續發育,如卵子沒有受精黃體就會慢慢萎縮,一旦受精成功這時黃體就發揮功能分泌激素供孕囊發育。
右卵巢見到16*20mm,黃體回聲,是一般卵巢卵泡,不需要治療.如果是16*20cm,大小的超聲回聲,就有可能是囊腫之類,就需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