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即太陽曆,是以四季循環的回歸年(地球繞太陽一周)為基本周期,與月相變化無關.太陽曆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歷月的日數和年的月數是人為規定.陰曆,即太陰曆(月球我國古代稱太陰),以月球圓缺的周期朔望月為基本周期.歷月平均長度29.5天,規定單數月30天,雙數月29天,12個歷月為1年,共354天.規定30年內增加11個閏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陰曆只在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使用.(注意跟我們有的陰曆不是一個概念)。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公曆是什麼意思:公曆是身份證上的日期嗎[朗讀]
公曆傳自歐洲,又稱陽曆,公元,西元,以西元的稱法更為準確一些.西方人將基督的誕生年定為公元一年.現在世界使用的所謂的「公曆」,是16世紀末期和17世紀初期。
計算時間的方法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曆法,在中國古代,一般使用天干地支紀年,但是我們現在官方通用的曆法是使用公元紀年,也就是所謂copy的公曆,以耶穌誕生。
公曆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一年365天,分為十二個月.每四百年中有九十七個閏年,閏年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通稱「陽曆」陰曆[yīnlì]:曆法的一類,根據。
公曆:是陽曆的一種,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通常所說的陽曆即指公曆.一年365天,分為12月,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28天.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實際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太陽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2月29天,全年是366天.閏年計算方法:年份數字能夠被4整除的年份.100的整數倍年份,能夠被400整除的是閏年,否則,是平年.紀元是從耶穌生年算起.公曆也叫作《格里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