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春分是什麼意思:春分的古詩[朗讀]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
中國人按照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總結出最形象的「二十四節氣」,這是人類一,春分二分,指春分、秋分.先民們發現在春天的某一天,白天和夜間的時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