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至,到.《書·大禹謨》:「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孔傳:「屆,至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昔袁本初還自易京,上已屆此,率其賓從,禊飲於斯津矣.」唐寒山《詩》之九:「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時遇清明節屆,劉元普……往墳塋祭掃.」《紅樓夢》第五五回:「時屆季春,黛玉又反了咳嗽.」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她已屆七十歲了,這一本書的出版,雖然篇幅有限,但也可以算是為她作一個小小的紀念罷.」而立:30歲.年屆而立:年齡到了而立之年,即,到了30歲.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年屆什麼意思:年屆70什麼意思[朗讀]
1995年入學是說95屆學生。
屆,拼音:jiè.1.到:~時.~期.2.量詞,略同於「次」,用於定期的會議或畢業的班級等:上~.應~(指本期的,用於畢業生).第一~。
樓上都胡說什麼呢?四十不惑是孔子自詡的,你們認為有幾個人能和孔子平起平坐?居然說什麼普遍規律,真服了你們.孔子說自己十五而志學,十五而立志於學(注意不是學習那個學的意思),三十而立(三十有所見而能立學,不是說三十就能自立),四十不惑(四十歲後能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故不惑),五十耳順(五十歲能包容不同的道),六十知天命(六十歲知曉天道),七十隨心所欲(這個不用我解釋了吧).後人就把孔子說的這些話引申出來作為年齡的代名詞,比如而立之年就是指三十歲,年屆不惑就是快到四十歲了,而不是樓上這些回答里所說了什麼對事物的認知啊,思想啊,連佛教都來了,孔子地下有知,看到這些回答也只有苦笑了?
到了七十歲了.古稀: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