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數據的組數是雙數組.相互關係是每兩組數據的間隔值要相等.這裡的間隔值是指數據的編號的差。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使用逐差法的條件:逐差法處理數據的條件[朗讀]
其中只利用了和,難以發揮多次測量取平均以減小隨機誤差的作用,此時應採用隔項逐差法(簡稱逐差法)處理數據.逐差法處理數據時,先把數據分為兩組,然後第二組。
這樣的問題一般是給出一條紙帶,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選取,每五個點為一個記數點,這樣的話每個記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Δt=0.1s,一般取七個左右,第一點記為o點,測量出相鄰兩點之間距離分別為s1、s2、……s6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鄰相等時間間隔內位移之差都相等,可以知道Δs=at^2,為了減少誤差,要取比較遠一點的點來計算.由公式可以推導出s4-s1=3Δs=3at^2所以a1=(s4-s1)/3t^2同理a2=(s5-s2)/3t^2a3=(s6-s3)/3t^2多次計算的目的是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一般來說3個足夠了,然後將求得的三個平均值取平均值得到的就是逐差法計算出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在利用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計算加速度的時候.原因是充分利用紙帶中的數據.其他場合如果有類似的需要(充分利用數據,減小誤差)也可以用。
逐差法是針對自變量等量變化,因變量也做等量變化時,所測得有序數據等間隔相減後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結果.其優點是充分利用了測量數據,具有對數據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時發現差錯或數據的分布規律,及時糾正或及時總結數據規律.他也是物理實驗中處理數據常用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