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放孔明燈的習慣一般在正月十五放(元宵節)。
- 自然問答
- 答案列表
孔明燈什麼時候放:孔明燈的寓意[朗讀]
孔明燈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農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適合求婚..結婚的時候放..生日也是可以放..根據節日不斷更新設計,也可接圖訂做.沒有時間限制,你想放就放,沒有大的講究,注意安全就行。
正月十五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