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嬰。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臨渴掘井是什麼意思:倚馬可待是什麼意思[朗讀]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昭公被魯國人趕出魯國,他逃難到齊國.齊景公問他為什麼把國王的位子給丟了,他說他沒有任用忠良之材,只信任那些吹噓拍馬之輩.齊景公問晏嬰魯昭王能否重新做一個好國王,晏嬰認為一個臨噎而掘井的人是不會成功的.臨渴掘井【拼音】línkějuéjǐng【出處】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釋義】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詞目臨渴掘井發音línkějuéjǐng釋義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出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示例一著空虛百著空.~,悔之何及.(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五回)。
春秋時期,魯昭公親近小人,不聽品格高尚之人的規勸,結果被趕出國家,逃到了齊國,這才明白自己原來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齊景公覺得昭公已知道悔過,認為若讓他回去,應該能成為一個賢良的國君.齊國大夫晏子卻認為:掉在水裡的人,一定要等到掉進水裡以後,才會想起應該防備失足;迷路的人,迷失了方向之後,才知道應該注意路徑.猶如面臨災難的人,才急著鑄造兵器;吃東西塞住咽喉的人,才急著去挖井取水(這就是成語臨渴掘井的意思).雖然這時候用最快的速度,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平時對各種事情不做準備,不加提防,等到事情已就要發生時,才忙著採取措施去應付,那是行不通的。
身臨其境:身臨其境臨:到;境:境界,地方.親自到了那個境地.臨危不懼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臨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