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思想感情。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詞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該首詞以月起興,與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出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蘇軾,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有較高的成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詞表達了作者對什麼的思想感情[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