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家長是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和寶貴的教育資源,對於小小班孩子來說,家庭影響尤其為大。《綱要》指出:園「應」針對本班家長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們努力處理好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係,和家長建立平等的溝通關係,真心溝通,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在此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促使雙方達成教育的共識,從而積極合作,實現家園共育,充分發揮1+1>2的教育效果,促進每個孩子身心和諧、富有個性的成長。
二、具體工作
1.開學初做好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與新生進行簡單交流,掌握每一個新生的生活習性、喜樂愛好。讓老師、家長之間都有所溝通,為入學做好準備。
2.召開新學期新生家長會,讓家長對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家長工作及其它都有一定的了解。
3.設置「家長園地」,每周定期更換。在「家長園地」中介紹近階段的工作安排和一些育兒知識、國內外幼教新動態、新理念。
4.建立「家園聯繫手冊」,反饋在園的某些情況,9月每周一次,讓家長儘快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同時,要求家長及時反饋孩子在家情況,對工作提出要求與建議。
5.開展親子,請家長來園,觀摩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園如何開展教育,以便家園間增進了解,促進家園共育。
6.用家訪、約談、家園聯繫手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實現同步教育,促進發展。
7.要關愛孩子,工作要盡心盡責。與家長之間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夥伴關係。
8.期末書寫幼兒素質報告單。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家教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增強家長的家教意識,是我們幼兒園當前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家教指導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家庭指導為切入口,不斷加強幼兒園、家庭、社會橫向溝通,真正形成家園合力,促使每個孩子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一.情況分析
家長在教養態度上比較民主,對園內、班內的工作比較支持,對幼兒的實際水平也能正確認識。但由於有部分幼兒的隔代教養,使得祖父母輩與父母輩的教養存在很大的差距,形成了教養態度的矛盾。且家長與家長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班中幼兒的發展水平存在差距。
根據以上這些情況,我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每名幼兒的不同個性,重視促進幼兒的發展,對幼兒實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
二.具體目標:
家庭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搖籃,是教育孩子成才的第一所學校。所以我們教師要密切與家長聯繫、溝通,向家長提供一些家教經驗的文章。又通過向家長介紹、展示半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另外,由於隔代領養的較多爺爺奶奶的過分寵愛、包辦代替使寶寶養成了依賴,所以,特別要求家長在家裡一定要給與寶寶動手的機會。教育方法要一致,家長要不斷接受新事物,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以身作則,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幫助,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們教師也要及時引導、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行為、方法,使孩子快樂的成長。
三.措施:
1、利用多種形式(家訪)、(電話交流)、(便條)、(約談)、(家園聯繫本)與家。
長交流,及時反饋幼兒的發展情況,真正成為合作夥伴。認真仔細觀察孩子,老師與家長共同記錄好「寶寶成長記錄」工作。
2、在「家長園地」中向家長介紹各類育兒信息、推薦各類育兒心得。對於每月、每周的保教重點我們也會通過「家長園地」讓家長及時了解。同時開始「請您參與」版塊,讓家長在了解班級工作的同時也能給予我們工作的一些配合和幫助,共同討論各種育兒的經驗與存在的問題,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真正實現「家園共育」。
3、設立「班級電子郵箱」並向每位家長公布。讓家長對於我們工作的一些建議和意見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我們。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一途徑與家長聯繫,反映幼兒的在園情況,做到「及時反饋,快速有效。」。
4、結合大型活動,讓家長走進園內,貼近孩子生活,了解子全面發展的情況。
(1)家長會:
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有關制度;本學期園內的大型活動項目;對幼兒在上學期的生活、學習情況作詳細總結;分析班級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長的諒解與支持。同時,教師還鼓勵家長大膽提合理化意見,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進。
(2)家長開放日:
請家長來班,結合觀看或參加活動,使家長以直觀方式了解幼兒園內容方法,直接看到幼兒在園表現,了解教師工作情況,增強與教師的相互理解,增進情感聯繫,也為擴大幼兒的社會接觸提供了良好機會和條件。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幼兒園家長約談內容[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