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國)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國)司湯達。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中國)林語堂。
5、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穫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國)蒙田。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美國)戴維·德克爾。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9、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孝親敬長的詩句[朗讀]
誰氏子。
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豫章行。
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閒。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閒。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1)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2)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5)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6)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7)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8)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9)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10)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1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12)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13)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14)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何鑄。
15)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16)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17)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18)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19)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20)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2)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子孝父心寬。——〖宋〗陳元靚。
5)大孝終身慕父母。——〖戰國〗孟軻。
6)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7)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勸孝歌》。
8)父慮後母虐,鸞膠不再續。母慮孤兒苦,孀幃忍寂寞。——《勸孝歌》。
9)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勸孝歌》。
10)忤逆不孝矣,三世果報然。——《勸孝歌》。
1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12)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增廣賢文》。
13)深恩未報慚為子,淺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錦》。
14)動天之德莫大於孝,感物之道莫過於誠。——〖宋〗何鑄。
15)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16)生前厚養實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兒。——《格言集錦》。
17)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勸孝歌》。
18)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19)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春秋〗孔丘。
20)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作者:《增廣賢文》)。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作者:但丁)。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作者:《孝經》)。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作者:孟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作者:《孝經·聖至章》)。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作者:《勸報親恩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作者:《增廣賢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作者:《名賢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作者:論語·為政)。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作者:《禮記》)。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作者:《論語.學而第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作者:《遊子吟》)。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作者:禮記)。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作者:孟子)。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作者:《勸報親恩篇》)。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作者:《》)。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作者:但丁)。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作者:《孝經》)。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作者:孟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作者:《孝經·聖至章》)。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作者:《勸報親恩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作者:《增廣賢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作者:《名賢集》)。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作者:論語·為政)。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作者:《禮記》)。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作者:《論語.學而第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作者:《遊子吟》)。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作者:禮記)。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作者:孟子)。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作者:《勸報親恩篇》)。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