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護理診斷及措施:
1、氣體交換受損:與咳嗽、咯血有關。
護理措施:
(1)置患者於半臥位或抬高床頭,安靜休息,減少氧的消耗。
(2)給氧根據缺氧程度決定氧流量及供氧。
(3)按醫囑給予抗感染藥物消除肺部炎症,促進氣體交換,並觀察藥物療效。
2、清理呼吸道低效:與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呼吸道排痰功能差有關。
(1)保持室內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鼓勵患者多飲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2)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方法為:五指併攏、稍向內合掌成空心狀,由下向上,由外向內地輕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也可進行體位引流。
(3)給予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利於咳出,必要時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3、體溫過高:與免疫力低下及肺部感染有關。
護理措施:
(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時開窗通風,每天兩次紫外線消毒。臥床休息、限制活動量、減少機體消耗。
(2)高熱期間給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低於3000ml
(3)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體溫高達39.0oc時,,給予冰塊物理降溫,降溫時注意保暖、防虛脫、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及時更衣、更換床單被套等。
(4)遵醫囑使用抗菌藥物,合理安排抗生素輸注順序,保證一定的血藥濃度。
(5)使用升白細胞藥物時應將藥物4℃冰箱保存,抽取劑量準確,防止藥液浪費,使用後應注意定期觀察血象的變化。
4、有出血加重的危險:與血小板降低有關。
護理措施:
(1)經常檢查皮膚、粘膜有無出血點及瘀點、瘀斑,注意觀察有無鼻出血、血尿及大便顏色的變化。
(2)抽血時,止血帶禁忌繃扎太久,以免引起皮膚粘膜出血點的出現。
(3)避免外傷,各種處置及操作時動作輕柔,禁用熱敷和乙醇擦浴,避免肌注,減少靜脈穿刺。
(4)飲食質地柔軟,禁辛辣、油炸之食、禁硬毛刷刷牙、給予口腔護理,避免刺激、摩擦皮膚、衣著鬆軟、毛巾柔軟,保持鼻腔濕潤,防乾燥出血。
5、舒適度改變:與胸悶伴咳嗽、咯血有關。
護理措施:
(1)咯血後及時漱口,囑患者勿將血液咽下。
(2)胸悶氣喘時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3-5l/分,必要時可高流量面罩吸氧7-9l/分,端坐臥位,指導家屬為患者進行背部叩擊,加速痰液的排出。遵醫囑正確及時為患者霧化及吸痰。
(3)細心傾聽患者述說不舒適的原因,幫助患者分析問題,減輕痛苦。
6、活動無耐力:與長期臥床、貧血、發熱有關。
護理措施:
(1)指導患者定時翻身,下床活動一定要有人攙扶,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2)創造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保證食物的色、香、味,以增進病人的食慾。對病人及家屬講解保持充足攝入量的重要性,鼓勵病人多進食。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
易消化的飲食。
(3)遵醫囑給予營養藥物應用。
7、電解質紊亂:與長期納差,發熱出汗過多及使用兩性黴素b有關。
護理措施:
(1)定期化驗腎功能+電解質,監測肌酐、血清鉀、血清鈣的變化。k+較低時,遵醫囑給予口服補達秀等,或者緩慢靜脈泵入氯化鉀溶液。
(2)定時記錄尿液的量及顏色,見尿補鉀。
8、導管相關性感染。
護理措施:
(1)患者血小板較低的情況下,定時用生理鹽水對患者cvc導管進行沖管。
(2)嚴密觀察穿刺處皮膚有無紅腫熱痛感染現象,有無膿性分泌物,若觀察穿刺部位有滲血或患者出汗較多敷料潮濕發生卷邊、脫開等情況時,應及時更換敷貼,保持局部皮膚乾燥,減少感染的發生。
(3)每次更換敷貼時應徹底洗手,戴口罩、帽子,嚴格消毒皮膚,按常規用碘伏消毒穿刺點及其周圍皮膚6-10cm,無菌敷料覆蓋。
(4)若有導管堵塞時,可用生理鹽水反覆脈衝式注射直至完全通暢,必要時可採用尿激酶溶栓處理。
9、睡眠形態紊亂:與肺部感染引起的胸悶伴咳嗽、咯血有關。
護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休息環境,及時熄燈,避免噪音(不要超過30分貝),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氛圍。
(2)夜間查房時,除了必要的操作外,儘量不要干擾病人的睡眠。
(3)減少探視,限制陪護,及時清除無關人員,督促患者早點入睡。
(4)積極治療肺部感染。
10、皮膚完整性受損:與長期臥床生活無法自理有關。
護理措施:
(1)臥床休息,嚴密觀察雙下肢水腫的範圍、程度等。
(2)嚴密監測電解質的變化,保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3)胸悶、氣喘時給予吸氧,端坐臥位,遵醫囑強心、利尿等治療。
(4)定時檢查身體各處受壓部位(尤其是坐骨結節)的皮膚是否紅腫、疼痛,如有以上症狀,立即用膠原蛋白材料覆蓋,臀部墊以軟枕,防止繼續受壓。
(5)建立壓瘡評估單,定期進行壓瘡評估,並採取相關措施,防止壓瘡的進一步發生。
11、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與長期發熱消耗增加有關。
護理措施:
(1)爭取每天測量體重,遵醫囑定期檢測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肌酐等水平,以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況。
(2)鼓勵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指導家屬為患者準備可口的食物,必要時請營養師共同制定飲食計劃。
(3)遵醫囑經靜脈輸注營養物質。
(4)為患者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保證室內空氣清新,減少環境中的不良刺激,包括視覺、聽覺、嗅覺。
(5)患者如果出現口腔炎或口腔疼痛時,應指導患者勿食過硬過熱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或飲料。
12、知識缺乏:病人及家屬對相關疾病不了解。
護理措施:
(1)關心體貼患者,耐心與患者交談,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
(2)採用多種形式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
(3)創造一個相互尊重、和諧信任的氛圍,認真傾聽患者的述說,並認真解答,鼓勵患者及家屬自學有關疾病的知識。
(4)請患有相同疾病且恢復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口腔黏膜受損::與機體抵抗力降低有關。
護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潔,三餐後及臨睡前漱口。
(2)囑病人不要進過熱食物,勿進對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
(3)進軟食,禁辛辣、油炸之食、禁刷牙、給予口腔護理。
14、排尿異常:與血容量不足,腎血管損傷有關。
護理措施:
(1)定期檢查腎功電解質。
(2)定時記錄尿液的量及顏色,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
(3)遵醫囑給予碳酸氫鈉靜脈滴注及利尿藥物應用。
15、心輸出量減少:與體液過多,電解質紊亂有關。
護理措施:
(1)必要時吸氧,限制活動,減少耗氧量。
(2)適當限制液體入量。
(3)遵醫囑給藥,糾正電解質紊亂。
(4)遵醫囑使用加強心肌收縮力的藥物,並注意用藥反應。
16、預感性悲哀:與疾病久治不愈有關。
護理措施:
(1)安慰和鼓勵病人,與病人談心,了解其心理變化。
(2)向病人講述有關疾病方面的知識。
(3)指導病人按時用藥,並注意觀察藥物不良反應,使病人產生安全感,信賴感,以達到最佳心理狀態。
17、自尊紊亂:與患者長期臥床,身體功能喪失有關。
護理措施:
(1)與病人多談心,找出自尊紊亂的原因。與病人共同探討減少這些顧慮的方法。
(2)鼓勵病人正確面對疾病,消除悲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3)安排同類病人之間進行交流,共同承擔對疾病的感受。
(4)幫助病人爭取家庭與社會的經濟支持。
18、焦慮:與治療費用高、預後不清楚及新農合報銷事項不了解。
護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白血病相關知識及配合事項,鼓勵病人提出問題,耐心給予解答。
(2)關心體貼患者,耐心與患者交談,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對疾病、生活的顧慮。
(3)學會採用量表對患者進行焦慮或抑鬱的評估。
(4)講解m2目前治療預後新進展,鼓勵病人提出問題,耐心給予解答。
(5)講解新農合報銷政策,並提供幫助。
19,、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
護理措施:
(1)選擇合適進餐時間,可少食多餐,減輕胃腸道反應。
(2)避免在化療前後兩小時內進食,當出現噁心嘔吐時,暫停進食,遵醫囑給予止吐鹼化尿液等藥物,減慢化療藥物的滴速。
(3)定期監測生化、肝、腎功能,多飲水,多排尿,1-2l/d
20、潛在併發症:有加重出血的危險,與血小板減低有關。
護理措施:
(1)病情觀察:注意觀察病人出血發生的部位、發展,及時發現新的出血、重症出血。結合相關輔助檢查結果,做出正確判斷,防止自發性出血(顱內),高熱可增加病人出血的危險。
(2)一般護理:①減少活動。血小板﹤20×109/l,須絕對臥床休息,②協助做好各種生活護理,勤剪指甲等。③各項護理操作輕柔。減少注射次數,避免用力拍打,止血帶過緊和時間過長,拔針後適當延長按壓時間。④皮下注射及采血後局部按壓時間要長,有硬結、淤血可用喜療妥局部塗敷每日2-3次。⑤防止鼻出血,室內空氣濕潤,避免用手捂鼻。少量出血時可用1%腎腺填塞,並局部冷敷。⑥防止口腔、牙齦出血,忌剔牙,食煎炸、帶刺質硬食物。⑦顱內出血的預防:病人突然出現頭痛、視力模糊、呼吸急促,提示有顱內出血,預防性輸注血小板,一旦發生,及時與醫生聯繫,並做好相關急救工作。⑧給予患者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保持患者大便通暢,防止大便乾結引起出血不止,必要時給予開塞露灌腸。
21、潛在併發症:有窒息的危險,與咯血有關。
護理措施:
(1)心理安慰。
(2)安靜休息宜臥床休息,保持安靜。
(3)藥物應用。
止血藥物:咯血量較大者常用腦垂體後葉素5~10u加入10%葡萄糖液40ml緩慢靜脈推注,或繼續用腦垂體後葉素10~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靜脈滴注。該藥有收縮血管和子宮平滑肌的作用,因此冠心病、高血壓及妊娠者禁用。注意觀察用藥不良反應。
鎮靜劑:對煩躁不安者常用鎮靜劑,如地西泮5~10mg肌注。,禁用嗎啡、派替定,以免抑制呼吸。
鎮咳劑:大咯血伴劇烈咳嗽時用可待因口服或皮下注射,年老體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4)飲食大咯血者暫禁食,小量咯血者宜進少量涼或溫的流質飲食,避免飲用濃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飲料。多飲水及多食富含纖維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5)窒息的預防及搶救配合應向病人說明咯血時不要屏氣,否則易誘發喉頭痙攣,出血引流不暢形成血塊,造成呼吸道阻塞。應儘量將血輕輕咯出,以防窒息。準備好搶救用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有無窒息先兆。一旦出現窒息,立即置病人於頭低足高位,輕拍背部以利血塊排出;或迅速用負壓機械吸引,以清除呼吸道內積血,必要時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鏡直視下吸取血塊。氣道通暢後,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復,應行人工呼吸,給高流量吸氧或按醫囑應用呼吸中樞興奮劑。同時仍需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警惕再窒息的可能。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營養失調的護理診斷及措施[朗讀]
氣胸的護理診斷方法比較多,比較常用的就是通過患者的生命體徵來診斷,當患者出現胸悶氣短、胸痛以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就可以考慮是不是氣胸,再加上肺部ct等影像學檢查來確診。氣胸的處理措施,就是先進行穿刺抽氣、之後進行持續的閉式引流來緩解症狀。
出現氣胸之後,很容易引起咳嗽、胸悶而且呼吸困難等症狀,而且還可以通過影像學的檢查來診斷,比如:胸片和肺部的ct等,都可以幫助確診氣胸。出現氣胸一定要臥床休息,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這些都可以幫助緩解氣胸所引起的症狀。
正常來說氣胸這種疾病的護理診斷主要是通過症狀來看的,一般情況下,氣胸會出現呼吸困難,胸部出現疼痛,嚴重的還會出現休克的表現,這種疾病一般可以通過ct,還有肺部的x光片進行檢查的,在確診以後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
得了氣胸以後一般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而且呼吸也會比較急促,一旦出現嚴重的氣胸,還會出現胸痛和胸悶的症狀,甚至還會造成休克,氣胸這種疾病一般要通過休息來緩解的,平常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而且還要避免出現咳嗽的情況,也要注意保暖。
出現氣胸之後,很容易引起咳嗽、胸悶而且呼吸困難等症狀,而且還可以通過影像學的檢查來診斷,比如:胸片和肺部的ct等,都可以幫助確診氣胸。出現氣胸一定要臥床休息,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這些都可以幫助緩解氣胸所引起的症狀。
正常來說氣胸這種疾病的護理診斷主要是通過症狀來看的,一般情況下,氣胸會出現呼吸困難,胸部出現疼痛,嚴重的還會出現休克的表現,這種疾病一般可以通過ct,還有肺部的x光片進行檢查的,在確診以後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
得了氣胸以後一般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而且呼吸也會比較急促,一旦出現嚴重的氣胸,還會出現胸痛和胸悶的症狀,甚至還會造成休克,氣胸這種疾病一般要通過休息來緩解的,平常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而且還要避免出現咳嗽的情況,也要注意保暖。
營養失調:
一、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與咀嚼困難或吞咽困難有關
護理措施:
1、喂食前仔細評估病人反應是否靈敏、有無控制口腔活動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嘔吐反射;
1、準備好有效的吸引裝置;
2、使病員處於正確的體位;
3、對病人進行健康和指導。
二、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與獲得食物困難或無能力獲得食物有關
護理措施:
1、提供可口的、不油膩的、高營養的、易於咀嚼的食物,如魚、蛋。注意少量。
噁心、嘔吐時,暫停進食。多餐,當病人感到。
2、指導病人進食易消化的優質蛋白,新鮮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類;
3、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濕潤,清潔,以增進食慾;4、遵醫囑給予靜滴腸道外營養,如脂肪乳、胺基酸等。體液不足:
一、體液不足:與攝入減少有關
護理措施:
1、如有咽、口疼痛時,提供熱或冷飲,在飲水前給予溫鹽水或用麻醉劑漱口;
2、了解病人用藥情況,是否有致脫水的藥物(如利尿劑),是否需要增加液體入量;、。
3、進行健康,告知病人與家屬在運動、發熱、感染和高溫時攝入一定量的水分的必要性;教給病人或家屬如何觀察脫水以及怎樣增加體液入量的方法。
二、體液不足:與體液丟失過多有關
護理措施:
1、發熱病人可通過溫水擦浴或藥物保持體溫低於38.4?,保持較低的室溫;如果體溫極高,可在動脈處放置冰袋降溫;
2、針對消化道引流的病人,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保持電解質平衡,經常給予口腔護理;
3、健康教育:避免突然暴露或或多暴露在過熱、陽光的環境中或過多運動;在炎熱天氣中增加液體攝入。
一、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與咀嚼困難或吞咽困難有關
護理措施:
1、喂食前仔細評估病人反應是否靈敏、有無控制口腔活動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嘔吐反射;
1、準備好有效的吸引裝置;
2、使病員處於正確的體位;
3、對病人進行健康和指導。
二、營養失調:低於機體需要量——與獲得食物困難或無能力獲得食物有關
護理措施:
1、提供可口的、不油膩的、高營養的、易於咀嚼的食物,如魚、蛋。注意少量。
噁心、嘔吐時,暫停進食。多餐,當病人感到。
2、指導病人進食易消化的優質蛋白,新鮮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類;
3、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濕潤,清潔,以增進食慾;4、遵醫囑給予靜滴腸道外營養,如脂肪乳、胺基酸等。體液不足:
一、體液不足:與攝入減少有關
護理措施:
1、如有咽、口疼痛時,提供熱或冷飲,在飲水前給予溫鹽水或用麻醉劑漱口;
2、了解病人用藥情況,是否有致脫水的藥物(如利尿劑),是否需要增加液體入量;、。
3、進行健康,告知病人與家屬在運動、發熱、感染和高溫時攝入一定量的水分的必要性;教給病人或家屬如何觀察脫水以及怎樣增加體液入量的方法。
二、體液不足:與體液丟失過多有關
護理措施:
1、發熱病人可通過溫水擦浴或藥物保持體溫低於38.4?,保持較低的室溫;如果體溫極高,可在動脈處放置冰袋降溫;
2、針對消化道引流的病人,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保持電解質平衡,經常給予口腔護理;
3、健康教育:避免突然暴露或或多暴露在過熱、陽光的環境中或過多運動;在炎熱天氣中增加液體攝入。
1.營養不足的護理
(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養不當、疾病、經濟困難等,通過護理並與醫療或社區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調整飲食:調整飲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以免出現腹瀉,加重胃腸功能紊亂。選擇易消化吸收、高熱能、高蛋白質的食物。飲食調整的方法:①輕度營養不良患兒不應過快地改變原有食物,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熱卡,待體重接近正常時再恢復到供給正常需要量;②中重度營養不良患兒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對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給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待食慾和消化功能恢復,供給高於正常生理需要量的熱卡,直至體重接近正常再恢復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給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營養的食物。
(3)按醫囑給予助消化藥物,如胃蛋白酶、胰酶。必要時給予苯丙酸諾龍肌肉注射,促進蛋白質合成。病情重者少量輸血漿、白蛋白、靜脈高營養液。在輸液時速度宜慢,補液量不宜多。
2.預防感染的護理
預防呼吸道感染,室內保持適宜的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濕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場所;加強口腔、皮膚護理;對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可按醫囑輸新鮮血漿或自蛋白,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3.預防低血糖的護理
不能進食者可按醫囑靜脈輸人葡萄糖溶液;密切觀察病情,特別在夜間或清晨時,患兒易發生低血糖而出現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等,應立即按醫囑靜脈給予葡萄糖溶液。
(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養不當、疾病、經濟困難等,通過護理並與醫療或社區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調整飲食:調整飲食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以免出現腹瀉,加重胃腸功能紊亂。選擇易消化吸收、高熱能、高蛋白質的食物。飲食調整的方法:①輕度營養不良患兒不應過快地改變原有食物,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熱卡,待體重接近正常時再恢復到供給正常需要量;②中重度營養不良患兒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對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給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待食慾和消化功能恢復,供給高於正常生理需要量的熱卡,直至體重接近正常再恢復至正常生理需要量;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給菜泥、果泥、肉泥等富含營養的食物。
(3)按醫囑給予助消化藥物,如胃蛋白酶、胰酶。必要時給予苯丙酸諾龍肌肉注射,促進蛋白質合成。病情重者少量輸血漿、白蛋白、靜脈高營養液。在輸液時速度宜慢,補液量不宜多。
2.預防感染的護理
預防呼吸道感染,室內保持適宜的溫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濕度;注意防寒保暖,少去公共場所;加強口腔、皮膚護理;對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可按醫囑輸新鮮血漿或自蛋白,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3.預防低血糖的護理
不能進食者可按醫囑靜脈輸人葡萄糖溶液;密切觀察病情,特別在夜間或清晨時,患兒易發生低血糖而出現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等,應立即按醫囑靜脈給予葡萄糖溶液。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