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定,各級黨委(黨組)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十四五」開局之年,正在精心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起好步、開好局、有成效。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以上率下示範帶動學。
各黨委(黨組)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理論學習」相結合,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制定好,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學習活動規範有序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要以上率下、學先一步、示範帶動,常學常新、不斷領悟,要堅持集體學習研討為主,以專家報告、參觀紅色陣地為重要輔助,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不斷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華,深入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始終銘記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傳承紅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懷。要避免「以聽代學」「只學不講」,要通過深入學習,不斷增強歷史意識,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三會一課」相結合,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
習近平總書記把黨史學習教育視為必修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各級黨組織要突出黨史學習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抓在日常,融入「三會一課」,以開展主題黨課、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邀請專家講座、讀書會學習交流、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多樣融會貫通學,加強紅色教育洗禮,開展「行走黨課」,重溫黨的歷史,以深情的瞻仰、深邃的思考,引領黨員幹部以史為鑑,從黨史中汲取精神上的「鈣」,將其融入共產黨人的血脈,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使黨員幹部心刻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奉獻。要緊緊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線,將黨史學習教育內生為黨員幹部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強勁的前行動力,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明責,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黨員領導幹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帶頭深入到支部開展學習,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分類指導,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內化於行學。
抓黨史學習教育,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學習,要注重與「工作推進」相結合,以學促干激發新動力,要以學篤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經濟社會發展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效果結合起來。各級黨組織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改革攻堅創新全過程,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做到內化於心、內化於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中,從黨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懷和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定為民情懷,堅定擔當本色,牢牢植根人民,把心思和精力聚焦到解決群眾問題上,作為服務群眾的攻堅之力,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錘鍊黨員幹部的政治品質,激發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積極主動為身邊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真正實現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培育黨員幹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一步一個腳印,不折不扣推動「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趕考中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學習黨史要從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不斷加強自身黨性修養,牢記使命擔當,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發揚奮鬥精神,用忠誠和實幹為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課講稿:支部書記講黨史學習教育發言13篇[朗讀]
今年「七一」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第99個生日,全國各地為慶祝建黨99周年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可能是一次內涵豐富的主題黨日,讓人參與其中,錘鍊黨性。
可能是一次別具特色的「七一慰問」,讓人感受到組織溫暖,從而砥礪初心。
可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正正衣冠」,整裝而行。而一場內容新穎的關於黨史的黨課活動,會讓人沉浸其中,受益匪淺。學習感悟黨史、加強理論修養是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作為肩負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為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青年幹部,要通過對光榮黨史的學習認知,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於奔涌的青年「後浪」。
汲取前行之力,要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1929年5月,共產黨員劉淠西、朱體仁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4月12日,紅軍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霍山縣紅色文化底蘊雄厚,黨史輝煌,我鎮諸佛庵更是紅色重鎮。時任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書記的烈士劉淠西,劉淠西鎮定地寫下「告獄中難友書」和「告群眾書」,他對難友們說:「斃我的時候,我是堅決不下跪的。」難友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淠西安慰他們說:「不要難過,革命者流血不流淚,記住吧,一個共產黨員,活著就要為黨工作,給人們以革命的影響。」1932年2月,劉淠西在安慶北門外碟子塘被敵殺害,英勇就義,時年28歲。在刑場上,劉淠西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面對反動派的槍口站立著,告別了事業,告別了世界。
汲取前行之力,要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在歷經苦難曲折的革命鬥爭中,霍山人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5萬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曆數近代以來發生在霍山縣的紅色革命歷史大事件,講述舒傳賢、劉淠西、查茂德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人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霍山紅色基因在大別山精神中的具象體現。在新時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眾多「90後」「95後」甚至是「00後」繼成烈士遺志,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戰疫一線,「後浪」們用自己的方式奏響了扣人心弦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一線工作者、志願者等無數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運行的積極向好態勢。
汲取前行之力,要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堅持「人民至上」。在即將走向刑場,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革命先烈寫下的《告難友書》中依然沒有兒女情長、家庭瑣事,更沒有貪生怕死、追悔莫及,有的只是對於革命工作的最後交代和對於國家前途和人民未來的思考與擔心。「將心比心為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先烈們用畢生追求「人民至上」的「殷殷之情」,我們這一代「後浪」也要初心不改,以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在現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他們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應當具備紮實生根的毅力,牢牢堅守初心和使命。曾經落後的小鄉村,將會在所有「後浪」的努力下煥發新光彩,點亮新希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後浪」萌新唯有汲取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力量,砥礪初心、拼搏奮進,才能書寫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光彩熠熠的歷史答卷。
可能是一次別具特色的「七一慰問」,讓人感受到組織溫暖,從而砥礪初心。
可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人「正正衣冠」,整裝而行。而一場內容新穎的關於黨史的黨課活動,會讓人沉浸其中,受益匪淺。學習感悟黨史、加強理論修養是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作為肩負黨和國家建設重任,承擔為民服務之責的新時代青年幹部,要通過對光榮黨史的學習認知,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新時代的精神力量,做一朵敢於奔涌的青年「後浪」。
汲取前行之力,要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1929年5月,共產黨員劉淠西、朱體仁在安徽省第一次發動諸佛庵民團起義,拉開了六霍起義的序幕。1930年4月12日,紅軍攻克霍山縣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霍山縣紅色文化底蘊雄厚,黨史輝煌,我鎮諸佛庵更是紅色重鎮。時任中共安慶中心縣委書記的烈士劉淠西,劉淠西鎮定地寫下「告獄中難友書」和「告群眾書」,他對難友們說:「斃我的時候,我是堅決不下跪的。」難友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淠西安慰他們說:「不要難過,革命者流血不流淚,記住吧,一個共產黨員,活著就要為黨工作,給人們以革命的影響。」1932年2月,劉淠西在安慶北門外碟子塘被敵殺害,英勇就義,時年28歲。在刑場上,劉淠西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面對反動派的槍口站立著,告別了事業,告別了世界。
汲取前行之力,要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在歷經苦難曲折的革命鬥爭中,霍山人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有5萬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銘記輝煌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曆數近代以來發生在霍山縣的紅色革命歷史大事件,講述舒傳賢、劉淠西、查茂德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讓人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霍山紅色基因在大別山精神中的具象體現。在新時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眾多「90後」「95後」甚至是「00後」繼成烈士遺志,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戰疫一線,「後浪」們用自己的方式奏響了扣人心弦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基層一線工作者、志願者等無數中華兒女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運行的積極向好態勢。
汲取前行之力,要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堅持「人民至上」。在即將走向刑場,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革命先烈寫下的《告難友書》中依然沒有兒女情長、家庭瑣事,更沒有貪生怕死、追悔莫及,有的只是對於革命工作的最後交代和對於國家前途和人民未來的思考與擔心。「將心比心為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先烈們用畢生追求「人民至上」的「殷殷之情」,我們這一代「後浪」也要初心不改,以飽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踐行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在現今這個和平年代,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他們是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應當具備紮實生根的毅力,牢牢堅守初心和使命。曾經落後的小鄉村,將會在所有「後浪」的努力下煥發新光彩,點亮新希望。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後浪」萌新唯有汲取革命先烈們的精神力量,砥礪初心、拼搏奮進,才能書寫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光彩熠熠的歷史答卷。
從黨史和新中國史中汲取前行力量_「初心·使命」大家談。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強調要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廣大黨員幹部要學會將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幹事創業路上的「清醒劑」「正身鏡」「導航儀」,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注入「清醒劑」,在「平流無石」處兢慎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98年來,我們黨從創業之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如今擁有9000餘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從弱小到強大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奮鬥史。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的奮鬥創造歷程,都深刻寫進了歷史。這些歷史無不在向我們警示,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須臾不能忘,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須臾不能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須臾不能忘。當前,我們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已經不遠了,「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前行過程中,看似「平流無石」,卻依然艱難險阻、暗流涌動,我們不能有任何喘氣歇腳的想法,要向歷史學習,在黨史和新中國史中汲取力量,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一路兢慎前行,成就更偉大的事業。
常照「正身鏡」,在「形形色色」中永葆本色。《舊唐書·魏徵傳》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黨的歷史上,湧現了無數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範,他們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璀璨的明星,指引著一代代的共產黨人砥礪前行。在革命年代,以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他們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對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依舊安於艱苦樸素生活,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清正廉潔本色。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們響應祖國號召,毅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歸國後,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紮根奉獻,將「科學家」精神寫在新中國發展的歷史中。當前,「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依舊存在,一些黨員幹部特權思維嚴重,安於享樂,甚至甘心被「圍獵」。因此,黨員幹部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對標先進,以先進為「鏡」,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在主題教育中做清正廉潔的表率。
校準「導航儀」,在「亂雲飛渡」時堅定方向。歷史已然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必然的。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從最初落後挨打的屈辱,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敢於鬥爭,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新中國,開闢了歷史新紀元,歷史印照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書寫著中華民族勇於鬥爭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面對新矛盾新挑戰,各類鬥爭形勢依然嚴峻。我們要從中國近代以來的鬥爭史、黨的奮鬥歷史、新中國的發展史中不斷汲取鬥爭的智慧和力量,涵養歷史思維,明晰發展方向,練就鬥爭本領,縱使前方「亂雲飛渡」,仍舊從容地朝著目標堅定航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每名共產黨人都要善於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清正廉潔本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鬥志,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強調要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廣大黨員幹部要學會將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幹事創業路上的「清醒劑」「正身鏡」「導航儀」,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注入「清醒劑」,在「平流無石」處兢慎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98年來,我們黨從創業之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如今擁有9000餘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從弱小到強大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奮鬥史。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的奮鬥創造歷程,都深刻寫進了歷史。這些歷史無不在向我們警示,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須臾不能忘,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須臾不能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須臾不能忘。當前,我們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已經不遠了,「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前行過程中,看似「平流無石」,卻依然艱難險阻、暗流涌動,我們不能有任何喘氣歇腳的想法,要向歷史學習,在黨史和新中國史中汲取力量,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一路兢慎前行,成就更偉大的事業。
常照「正身鏡」,在「形形色色」中永葆本色。《舊唐書·魏徵傳》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黨的歷史上,湧現了無數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範,他們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璀璨的明星,指引著一代代的共產黨人砥礪前行。在革命年代,以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他們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對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依舊安於艱苦樸素生活,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清正廉潔本色。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家們響應祖國號召,毅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歸國後,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紮根奉獻,將「科學家」精神寫在新中國發展的歷史中。當前,「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依舊存在,一些黨員幹部特權思維嚴重,安於享樂,甚至甘心被「圍獵」。因此,黨員幹部要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中,對標先進,以先進為「鏡」,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在主題教育中做清正廉潔的表率。
校準「導航儀」,在「亂雲飛渡」時堅定方向。歷史已然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是必然的。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從最初落後挨打的屈辱,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敢於鬥爭,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新中國,開闢了歷史新紀元,歷史印照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書寫著中華民族勇於鬥爭的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面對新矛盾新挑戰,各類鬥爭形勢依然嚴峻。我們要從中國近代以來的鬥爭史、黨的奮鬥歷史、新中國的發展史中不斷汲取鬥爭的智慧和力量,涵養歷史思維,明晰發展方向,練就鬥爭本領,縱使前方「亂雲飛渡」,仍舊從容地朝著目標堅定航行。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每名共產黨人都要善於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清正廉潔本色,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鬥志,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學習黨史 汲取「智慧養分」和「前行力量」。
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一重要論述明確要求黨員幹部要把學習黨史作為「政治課」「必修課」,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充實能量、奮力前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黨史教育正當其時、恰如其分。我們黨走過的歷史,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清醒劑」,能給人以啟迪、給人以目標、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方向。廣大黨員幹部作為奮進「十四五」的重要「參與者」「決策者」「推動者」,要深入學習黨史,從黨史中汲取「智慧養分」和「前行力量」,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持力量」「添光加彩」。
學習黨史,堅定「百年道路,苦難輝煌」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起,始終把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融入「靈魂血脈」、作為畢生追求,歷經挫折而矢志不渝堅守、經歷苦難而一往無前奮進,開闢了歷史新紀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引領中國人民大踏步邁入新時代,推動中國發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歷經苦難、創造輝煌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堅守理想信念、堅定人生信仰的奮鬥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根基」,在不斷學習中咀嚼苦難、反思挫折,檢視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鍛造堅毅的品質、築牢堅定的人生信仰。
學習黨史,堅守「百年風雨,初心如磐」的為民情懷。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把人民群眾擺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謀幸福。可以說,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
人民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讓我們有「堅強後盾」。我們黨100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二字刻在心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幹人民之所願,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厚植人民情懷的「活教材」,在不斷學習中重溫初心、感悟使命,升華思想境界、強化宗旨意識,更好地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黨史,弘揚「百年奮進,鬥爭相隨」的奮鬥精神。篳路藍縷,玉汝於成。回望黨的奮鬥歷程,我們黨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到現在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到如今的新時代,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各種代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人間奇蹟」,「中國號」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前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站在新時代征程上,廣大黨員幹部面臨的挑戰更多、風險更大、矛盾更廣,唯有堅決鬥爭、勇於鬥爭,在鬥爭中奮進、在鬥爭中前行,才能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培育鬥爭精神的「關鍵一招」,在不斷學習中回顧艱難險阻、汲取不竭動力,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實踐中去,帶領人民群眾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學習黨史,強化「百年大計,本領為先」的執政理念。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從黨的歷史中獲取經驗、汲取營養,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累積了大量的先進經驗,有豐富的事例可參考、可借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為我們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歷史借鑑和有益啟示,為我們提高執政本領提供歷史滋養。因此,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黨史,從黨史中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對現實進行「準確性」把握、對未來進行「科學性」預判,真正把黨的歷史上形成的「好經驗」「大智慧」繼承好、發揚好、傳承好,切實增強解決問題、化解風險挑戰的本領,跟上跟好時代發展的腳步。
關鍵詞:黨史。
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這一重要論述明確要求黨員幹部要把學習黨史作為「政治課」「必修課」,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充實能量、奮力前行。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黨史教育正當其時、恰如其分。我們黨走過的歷史,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清醒劑」,能給人以啟迪、給人以目標、給人以力量、給人以方向。廣大黨員幹部作為奮進「十四五」的重要「參與者」「決策者」「推動者」,要深入學習黨史,從黨史中汲取「智慧養分」和「前行力量」,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為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持力量」「添光加彩」。
學習黨史,堅定「百年道路,苦難輝煌」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起,始終把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融入「靈魂血脈」、作為畢生追求,歷經挫折而矢志不渝堅守、經歷苦難而一往無前奮進,開闢了歷史新紀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引領中國人民大踏步邁入新時代,推動中國發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歷經苦難、創造輝煌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堅守理想信念、堅定人生信仰的奮鬥史。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根基」,在不斷學習中咀嚼苦難、反思挫折,檢視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鍛造堅毅的品質、築牢堅定的人生信仰。
學習黨史,堅守「百年風雨,初心如磐」的為民情懷。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把人民群眾擺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謀幸福。可以說,人民是共產黨人的「衣食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
人民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讓我們有「堅強後盾」。我們黨100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二字刻在心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幹人民之所願,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厚植人民情懷的「活教材」,在不斷學習中重溫初心、感悟使命,升華思想境界、強化宗旨意識,更好地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黨史,弘揚「百年奮進,鬥爭相隨」的奮鬥精神。篳路藍縷,玉汝於成。回望黨的奮鬥歷程,我們黨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到現在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從上海石庫門和嘉興南湖出發到如今的新時代,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各種代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人間奇蹟」,「中國號」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前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站在新時代征程上,廣大黨員幹部面臨的挑戰更多、風險更大、矛盾更廣,唯有堅決鬥爭、勇於鬥爭,在鬥爭中奮進、在鬥爭中前行,才能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黨員幹部學習黨史,就要把黨史作為培育鬥爭精神的「關鍵一招」,在不斷學習中回顧艱難險阻、汲取不竭動力,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實踐中去,帶領人民群眾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學習黨史,強化「百年大計,本領為先」的執政理念。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從黨的歷史中獲取經驗、汲取營養,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累積了大量的先進經驗,有豐富的事例可參考、可借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為我們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推動黨的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歷史借鑑和有益啟示,為我們提高執政本領提供歷史滋養。因此,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黨史,從黨史中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眼光,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對現實進行「準確性」把握、對未來進行「科學性」預判,真正把黨的歷史上形成的「好經驗」「大智慧」繼承好、發揚好、傳承好,切實增強解決問題、化解風險挑戰的本領,跟上跟好時代發展的腳步。
關鍵詞:黨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從1921年成立以來,黨已經走過了99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我們都知道,黨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和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這99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99年,是我們黨經受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99年。
一、黨史發展脈絡及學習意義
1919.5-1949.10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嘗試過許多救亡圖存之路,從太平天國、戊成變法到辛亥革命,從舊式農民起義到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最後都走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成功了。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和心聲,順應了歷史的規律。
1949.10-1978.12隻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
舊中國留下了一個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中國共產黨不信邪,硬是頂住各種壓力,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使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具備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這就告訴我們,儘管有曲折、有困難,儘管社會主義道路是前無古人,充滿著探索和艱辛,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帶領中國人民建設好新中國。
1978.12至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必由之路。
中國要發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麼是社會主義,怎麼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2015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52萬億元人民幣,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跨越。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和回答了這個重大課題?
二、九十九年艱辛與輝煌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
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嘉興南湖舉行,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8人,會議舉行一半時,被迫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一大標誌著中國有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全國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自此我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代表2300名。習近平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從「紅船」18人發展到當前黨員人數達9191萬人的中國唯一執政黨,黨的99年歷史分為三個歷史時期,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8年;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29年;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40年。在這三個歷史階段中,有兩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有兩次最重要的歷史轉折,一次是遵義會議的召開,一次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一次最刻骨銘心、令人鼓舞的勝利,這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樞紐。在這三個階段中,有危難之際的絕處逢生,有挫折之後的毅然奮起,也有磨難面前的百折不撓。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黨和人民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歷經曲折而愈挫愈勇,備嘗艱辛而備加成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達勝利不罷休的英雄氣概。
三、堅定兩個不能忘記
(一)不能忘記我們黨從哪裡來,為什麼出發?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宜示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為全黨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直抵靈魂的黨課。總書記沿著歷史的足跡,重溫建黨歷史和入黨誓言,尋找和追憶「紅船初心」,深情地指出,小小紅船承載干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承載干鈞,四個字也可謂字字干鈞、意味深長,她承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承載著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未來和希望,時刻激勵著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做「紅船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踐行者,將。
「紅船初心」化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信念。這是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與生俱來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和心聲。
(二)不能忘記我們黨怎樣一路走來。
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偉大歷史貢獻的認識,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本質主流。
關於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指的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所創立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又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第二次飛躍和第二大理論成果指的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科學發展觀,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範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這一理論體系的問世,是黨的理論建設和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飛躍。
同志們,學習中國共產黨99年光輝歷程,就是要我們時刻樹立擁黨、立志、向黨的意識,把忠誠牢牢放在第一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習總書記在全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以黨建促隊建,把加強支部班子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支部成員素質,不斷強化支部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並積極為黨員幹部發揮模範作用、認真履職盡責搭建平台,使全體黨員在**崗位上認真履職盡責,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為新時期**工作做出新貢獻、譜寫新篇章。
一、黨史發展脈絡及學習意義
1919.5-1949.10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嘗試過許多救亡圖存之路,從太平天國、戊成變法到辛亥革命,從舊式農民起義到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最後都走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成功了。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和心聲,順應了歷史的規律。
1949.10-1978.12隻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
舊中國留下了一個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爛攤子,中國共產黨不信邪,硬是頂住各種壓力,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使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具備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國家。這就告訴我們,儘管有曲折、有困難,儘管社會主義道路是前無古人,充滿著探索和艱辛,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帶領中國人民建設好新中國。
1978.12至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必由之路。
中國要發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麼是社會主義,怎麼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2015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52萬億元人民幣,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跨越。這就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和回答了這個重大課題?
二、九十九年艱辛與輝煌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
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嘉興南湖舉行,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8人,會議舉行一半時,被迫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一大標誌著中國有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全國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自此我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出席代表2300名。習近平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從1921年到今年,中國共產黨從「紅船」18人發展到當前黨員人數達9191萬人的中國唯一執政黨,黨的99年歷史分為三個歷史時期,這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28年;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29年;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40年。在這三個歷史階段中,有兩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有兩次最重要的歷史轉折,一次是遵義會議的召開,一次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一次最刻骨銘心、令人鼓舞的勝利,這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樞紐。在這三個階段中,有危難之際的絕處逢生,有挫折之後的毅然奮起,也有磨難面前的百折不撓。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黨和人民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歷經曲折而愈挫愈勇,備嘗艱辛而備加成熟,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達勝利不罷休的英雄氣概。
三、堅定兩個不能忘記
(一)不能忘記我們黨從哪裡來,為什麼出發?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宜示了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為全黨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直抵靈魂的黨課。總書記沿著歷史的足跡,重溫建黨歷史和入黨誓言,尋找和追憶「紅船初心」,深情地指出,小小紅船承載干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承載干鈞,四個字也可謂字字干鈞、意味深長,她承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承載著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未來和希望,時刻激勵著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做「紅船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踐行者,將。
「紅船初心」化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信念。這是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與生俱來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和心聲。
(二)不能忘記我們黨怎樣一路走來。
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偉大歷史貢獻的認識,進一步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主線、本質主流。
關於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指的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所創立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又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第二次飛躍和第二大理論成果指的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創立的科學發展觀,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屬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範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這一理論體系的問世,是黨的理論建設和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飛躍。
同志們,學習中國共產黨99年光輝歷程,就是要我們時刻樹立擁黨、立志、向黨的意識,把忠誠牢牢放在第一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習總書記在全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以黨建促隊建,把加強支部班子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支部成員素質,不斷強化支部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並積極為黨員幹部發揮模範作用、認真履職盡責搭建平台,使全體黨員在**崗位上認真履職盡責,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為新時期**工作做出新貢獻、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