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9899萬、832個、12.8萬個)。
2.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我國 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 以上。(7.7億、70%)。
3.8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 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調研扶貧工作,走遍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堅持看真貧,堅持了解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的實際情況,面對面同貧困群眾聊家常、算細賬,親身感受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7次,50多次、14個)。
4.全國累計選派 個駐村工作隊、 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同近 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高高飄揚。(25.5萬、300多萬、200萬)。
5.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脫貧攻堅偉大鬥爭,鍛造形成了 的脫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
6.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 、 的起點。(新生活、新奮鬥)。
7.對易返貧致貧人口要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8.2012年年底,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黨中央就突出強調,「 」,承諾「 」,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9.2015年,黨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總體要求,實行 「六個精準」,實行 「五個一批」,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攻令。(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
10.我們堅持黨中央對脫貧攻堅的集中統一領導,把脫貧攻堅納入,統籌謀劃,強力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11.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是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前進最可靠的領導力量。(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
12.我們把 作為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決貧困群眾基本民生需求。(群眾滿意度)。
13.我們發揮 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寧肯少上幾個大項目,也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資金投入。(政府投入)。
14.事實充分證明,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辦成更多像脫貧攻堅這樣的大事難事,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15.我們始終強調,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
16.我們堅持對扶貧對象實行 、對扶貧資源實行 、對扶貧對象實行,建立了全國建檔立卡信息系統,確保扶貧資源真正用在扶貧對象上、真正用在貧困地區。(精細化管理,精確化配置,精準化扶持)。
17.在脫貧攻堅鬥爭中,多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1800)。
18.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 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地區、貧困地區)。
19.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問題,我們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施策,施策,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真正發揮拔窮根的作用。(因村因戶因人、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
20.我們要求下足,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繡花功夫)。
21.我們堅持 方針,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能力,實現由 扶貧向 幫扶轉變,讓發展成為消除貧困最有效的辦法、創造幸福生活最穩定的途徑。(開發式扶貧,輸血式,造血式)。
22.我們緊緊扭住 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強調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教育)。
23.事實充分證明,方針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鮮明特徵。(開發式扶貧)。
24.我們注重把 轉化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動能,實行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命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5.只要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蹟!(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
26.我們推動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 、 、 、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愛貧困群眾、關心減貧事業、投身脫貧行動。(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
27.我們 、 、,形成了人人願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社會幫扶格局。(完善社會動員機制,搭建社會參與平台,創新社會幫扶方式)。
28.我們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拿出 、 的勁頭,把脫貧攻堅一抓到底。(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29.對脫貧地區產業要,促進內生可持續發展。(長期培育和支持)。
30.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要搞好,多渠道促進就業,強化社會管理,促進社會融入。(後續扶持)。
31.對脫貧縣要扶上馬送一程,設立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32.要堅持和完善 、 、 、 等制度,並根據形勢和任務變化進行完善。(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
33.黨中央決定,適時組織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工作,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責任,堅決守住 的底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34.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上來。(鄉村振興)。
35.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要完善、、,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
36.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 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脫貧攻堅應知應會 脫貧攻堅應知應會100題 脫貧攻堅應知應會測試卷含答案[朗讀]
q:貧困發生率如何計算。
a:縣貧困發生率=全縣當年年末剩餘貧困人口數÷全縣農村戶籍人口數(2014年末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確認數據)×100%;村貧困發生率=全村年末剩餘貧困人口數÷全村當年年末總人口數×100%。
q:「建檔立卡戶」與「貧困戶」有什麼區別?
a:「建檔立卡戶」包括建檔立卡系統中未脫貧戶、已脫貧戶、返貧戶、新識別戶。「貧困戶」不包括「建檔立卡戶」中的已脫貧戶。
q:產業脫貧的內涵是什麼?
a:產業脫貧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槓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一種變「輸血」為「造血」的脫貧方式。
q:什麼是農民專業合作社?
a: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q:什麼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a: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村民自治組織監督下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主要負責管理和運營集體資產,收益歸村集體組織成員共享。由縣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登記,在村兩委監督下,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監事會或監督小組,建立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負責村級集體資產的清理登記、投資運營和收益分配工作。
q:什麼是易地扶貧搬遷?
a:易地扶貧搬遷是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願」原則,將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搬遷到生存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並通過產業、就業、培訓、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系列幫扶措施,使其擺脫貧困現狀、實現穩定脫貧的綜合性扶貧方式。
q:易地扶貧搬遷的適用對象是哪些。
a: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q: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都需要簽訂哪三項協議。
a:搬遷對象確定後,要與移民辦簽訂三項協議:搬遷安置協議、就業脫貧協議、舊宅騰退協議。
q: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有都哪些。
a:(1)集中安置:在安康市中心城市、縣城、建制鎮、中心村內集中安置點進行安置。集中安置率必須在80%以上。(2)分散安置:指經鎮(辦)政府和縣(區)住建、國土、移民等部門許可後,在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區域自建安置房。也可通過合戶或投親靠友購房安置,分散安置率控制在20%以內。(3)「交鑰匙」工程: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的農村特困戶,由政府統一建房或與鎮村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結合進行安置,實現住房兜底保障。
q: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的面積有何要求。
a: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住房面積嚴格執行以戶為單位,人均最大不超過25㎡,人均最小不能低於10㎡。
q: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如何籌集?補助標準是什麼?
a:一是集中安置:按每人2.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按工期兌付到建設單位、搬遷戶確認;自籌資金人均不超2500元且每戶不超1萬元。二是分散安置:按每人1.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原則上驗收入住後兌付到個人一折通賬戶,自籌資金人均不超2500元且每戶不超1萬元。三是「交鑰匙」工程:按每人2.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直接兌付到建設單位、搬遷戶確認,群眾免費入住。四是搬遷群眾舊宅基地騰退復墾後,人均享受1萬元的舊宅基地騰退獎補資金,建房資金不足的可納入建房補助,也可直接兌現到戶。
q:搬遷後有什麼政策保障?
a:一是一搬遷後,按照「搬出地管理林和地、遷入地管理房和人」的原則,搬遷戶戶籍遷轉採取自願,原籍耕地、林地經營權保持不變,同等享受遷入地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政策。二是按照「一戶一基、占新騰舊」的要求,易地扶貧搬遷戶遷入新居後,原房屋要在6個月內拆除,舊宅基地要實施騰退復墾。三是搬遷後縣區扶貧部門要根據搬遷群眾的實際情況,疊加其它幾個一批的脫貧措施,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實現穩定脫貧。
q:教育支持脫貧扶持對象有哪些。
a: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家中在校貧困學生。
q:針對貧困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a: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有5大類:一是學前教育「一免一補」;二是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三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四是中職教育「一免一助一補」;五是高等教育資助。
q:什麼是學前教育「一免一補」?
a:免保教費、補助生活費。享受對象:學前三年農村戶籍幼兒、城鎮低保家庭幼兒。補助標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16年及以後年度已脫貧、未脫貧、返貧,下同)每生每年1000元,非建檔立卡貧困學生800元。幼兒園按補助標準抵扣伙食費。
q:什麼是義務教育「兩免一補」?
a:普惠: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國家教科書費;特惠: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標準每生每年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將非寄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生活費補助範圍,標準每生每年小學500元、初中625元。
q:什麼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
a:普惠:免除普通高中學生學費,對在公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免收學費,對在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按照同類公辦普通高中的收費標準減免學費。特惠:對貧困學生髮放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平均為2000元/生·年(貧困1500元/生·年;特困2500元/生·年)。
q:什麼是中職教育「一免一助一補」?
a:中職免學費:對在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免收學費,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學費高出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標準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中職國家助學金:一、二年級國家集中連片特困縣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學生、涉農專業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000元。中職扶貧助學補助:陝西省戶籍新入學且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建檔立卡家庭中職學生,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
q:什麼是高等教育資助?
a: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本專科生每人每年辦理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辦理最高不超過12000元的貸款。高校國家助學金:特別困難學生每生每年3500元,一般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500元。陝西省高校精準資助政策(與高校國家助學金不重複享受):在陝西省地方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家庭的大學本專科學生,每生每年發放6000元的助學金生活補助。高職扶貧助學補助:具有陝西省戶籍新入學且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建檔立卡家庭的高職學生,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
q:「雨露計劃」補助對象及標準。
a: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院校教育的,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其家庭每年均可申請扶貧助學補助資金。學生無論在何地就讀,其家庭均應在戶籍所在縣(區)扶貧部門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標準申請扶貧助學補助,所需資金從財政扶貧資金中列支。補助資金應通過一卡通(一折通)直接補給貧困家庭。接受技工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符合條件的可由各技工院校申報,享受技工院校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
q:生態補償扶持對象是哪些人。
a:生態補償的主要措施是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其扶持對象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q:生態護林員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a:按上級下撥的補助資金總量和各縣區實際聘用護林員人數確定每人年工資標準。即按月500元工資標準以「惠農一卡通」兌付基本工資。績效工資1000元,按每半年一次績效考核發放。共計每人每年工資標準為7000元。
q:建檔立卡貧困戶個人可以享受的就業扶貧政策有哪些。
a:一是轉移就業交通補貼;二是自主創業補貼;三是技能培訓補貼;四是貧困高校生就業創業補貼;五是公益性崗位安置。
q: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基地享受政策有哪些。
a: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半年以上的,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崗位補貼;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人數不低於其員工總數10%的,享受場地租賃費、水電費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新社區工廠投產即可按規定享受"以工代訓"培訓補貼;就業扶貧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享受每人500元的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
q: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是什麼?
a:轉移就業交通是實現轉移就業的貧困勞動力,享受不超過500元的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q:技能培訓補貼是什麼?
a:免費參加技能培訓;免費進行職業技能;參加80課時以上免費就業創業培訓的,每人每天給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費補貼。
q: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的就業培訓政策有哪些。
a:一是開展勞務技能培訓。二是積極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三是積極開展創業就業培訓。
q:農村低保對象審定條件是什麼?
a: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符合當地低保規定條件的家庭。分檔補差(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享受一檔低保標準340元/人·月;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1-2500元享受二檔低保標準250元/人·月;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501-3990元享受三檔低保標準175元/人·月)。
q: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是多少。
a:農村低保採取分檔補差的方式進行補助,原則是低保家庭核對的收入加上政府補差(低保金)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
q:什麼樣情況可發放臨時救助,臨時救助的標準是多少,由誰發放?
a: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因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家庭成員身患疾病維持基本醫療、接受非義務階段教育等原因,導致生活必需支出費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縣級政府規定的因其他困難,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困難,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可申請臨時救助。補助標準:原則上按當地1至6個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550元/人•月)由縣區民政局確定。小額的臨時救助可在鎮辦申請發放;大額的臨時救助由縣區民政局審批發放。
q:哪些人可列入農村「五保」對象。
a:持有農村戶口的老年人、殘疾人或者未滿16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申請農村特困人員(五保)待遇。
q:「五保」人員補助標準是多少。
a:農村特困人員分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兩種情況,集中供養基本生活費5800元/人·年,分散供養養基本生活費5300元/人·年。
q:按規定,到多大年齡可開始領取高齡補貼。
a:凡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請享受高齡補貼。
q:高齡補貼標準是多少。
a:高齡補貼具體標準分四檔,其中:年滿70—79周歲的老年人50元/人·月;年滿80—89周歲的老年人100元/人·月;年滿90—99周歲的老年人200元/人·月;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300元/人·月。
q:殘疾補助共分幾類。
a:殘疾補助共分兩大類。分別是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q: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是多少。
a: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對未滿18周歲(不含18周歲)的困難殘疾人100/人·月;18周歲以上(含18周歲)的困難殘疾人60/人·月。
q: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是多少。
a: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按殘疾級別分二個檔次。一級殘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級殘疾人每人每月80元。
q:哪些殘疾人可以享受殘疾人補貼。
a:具有安康市戶籍並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中生活困難的貧困殘疾人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已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2.屬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一、二、三級殘疾人。
q:社保補助標準是多少。
a: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除寧陝全部按照143元人·月外,其他縣區60-69歲103元/人·月,70-79歲113元/人·月,80-89歲123元/人·月,90-99歲以上133元/人·月,100歲以上143元/人·月。從2018年1月起,對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農村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由政府每年為其繳納50元保費;2018年11月12日至今年12月31日,對年滿60周歲、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不劃分農村和城鎮戶籍,不強制繳納或補繳養老保險費,直接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按月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q:新農合對農村貧困人口有啥優惠政策。
a:(一)門診報銷政策:貧困人口門診看病一般診療費基本醫保報銷,取消個人分擔部分,對於門診慢病補償,貧困人口門診慢病報銷年度封頂線提高20%,Ⅰ類病種限額3萬元,補助比例80%;Ⅱ類病種限額為0.36萬元,補助比例80%;Ⅲ類病種限額0.24萬元,補助比例80%;Ⅳ類病種限額0.12萬元,限額內直接報銷。(二)住院報銷政策:貧困人口患者在鎮衛生院、縣級醫院住院不交押金,住院報銷比例在現有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10個百分點,貧困人口住院新農合報銷封頂線15萬元。
q:醫保扶貧「三重保障」是什麼?
a:醫保扶貧「三重保障」是指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大病保險保障、醫療救助保障。「三重保障」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報銷順序按照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含補充醫療保障)依次進行。①新農合。貧困人口參合資助方面,五保戶貧困戶全額資助;低保貧困戶有全額也有定額資助,由縣區確定;一般貧困戶實行定額資助。②大病保險。經新農合基本報銷後自付合規費用達5000元以上的住院貧困患者,實行分段按比例補償,補償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補償標準:即:0.5萬元(不含)至5萬元(含)補償65%,5萬元(不含)至10萬元(含)補償75%,10萬元(不含)以上補償80%(最高不超過80%)。③醫療救助政策。「五保戶」住院全額報銷;「低保戶」住院經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金額按7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3萬元;低收入貧困戶住院經新農合報銷、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金額按5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2萬元;其他貧困戶按3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救助1.5萬元。
q:針對貧困人口大病保險有什麼傾斜政策?
a:大病保險起付線由原來的1萬元降至5千元。
q:標準化村衛生室的標準是什麼?
a:建設規模不少於60平方米;村衛生室設有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藥房,且「四室分離」;村衛生室原則上配備1名或1名以上有資質的鄉村醫生,不具備醫生配備條件的,由鎮(辦)衛生院選派醫生定點服務。經縣級衛健局認定,相鄰兩個貧困行政村,總人口不超過1000 人,服務半徑不足5公里的,原則上聯合設置衛生室;距離鎮(辦)中心醫院5公里以內貧困村(行政村),原則上可以不設村級衛生室,由鎮(辦)衛生院代為服務。
q:農村危房的標準是什麼?補助標準是什麼?
a:農村危房大體分為a、b、c、d四類,目前重點扶持的是局部危險房屋級別的c類和屬於整體危房的d類。具體由住建部門。
q:農村危房的標準是什麼?補助標準是什麼?
a:農村危房大體分為a、b、c、d四類,目前重點扶持的是局部危險房屋級別的c類和屬於整體危房的d類。具體由住建部門鑑定。
補助標準是:c級危房補助標準每戶1.5萬元左右;d級危房補助標準每戶不低於2.58萬元。
q:農村危房如何改造。
a:c級危房採用局部修繕和加固方式改造,d級危房應拆除重建。
a:縣貧困發生率=全縣當年年末剩餘貧困人口數÷全縣農村戶籍人口數(2014年末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確認數據)×100%;村貧困發生率=全村年末剩餘貧困人口數÷全村當年年末總人口數×100%。
q:「建檔立卡戶」與「貧困戶」有什麼區別?
a:「建檔立卡戶」包括建檔立卡系統中未脫貧戶、已脫貧戶、返貧戶、新識別戶。「貧困戶」不包括「建檔立卡戶」中的已脫貧戶。
q:產業脫貧的內涵是什麼?
a:產業脫貧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槓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一種變「輸血」為「造血」的脫貧方式。
q:什麼是農民專業合作社?
a: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
q:什麼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a: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村民自治組織監督下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主要負責管理和運營集體資產,收益歸村集體組織成員共享。由縣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登記,在村兩委監督下,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監事會或監督小組,建立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負責村級集體資產的清理登記、投資運營和收益分配工作。
q:什麼是易地扶貧搬遷?
a:易地扶貧搬遷是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願」原則,將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搬遷到生存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並通過產業、就業、培訓、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系列幫扶措施,使其擺脫貧困現狀、實現穩定脫貧的綜合性扶貧方式。
q:易地扶貧搬遷的適用對象是哪些。
a: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q: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都需要簽訂哪三項協議。
a:搬遷對象確定後,要與移民辦簽訂三項協議:搬遷安置協議、就業脫貧協議、舊宅騰退協議。
q: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有都哪些。
a:(1)集中安置:在安康市中心城市、縣城、建制鎮、中心村內集中安置點進行安置。集中安置率必須在80%以上。(2)分散安置:指經鎮(辦)政府和縣(區)住建、國土、移民等部門許可後,在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區域自建安置房。也可通過合戶或投親靠友購房安置,分散安置率控制在20%以內。(3)「交鑰匙」工程: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的農村特困戶,由政府統一建房或與鎮村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結合進行安置,實現住房兜底保障。
q: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的面積有何要求。
a: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住房面積嚴格執行以戶為單位,人均最大不超過25㎡,人均最小不能低於10㎡。
q: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如何籌集?補助標準是什麼?
a:一是集中安置:按每人2.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按工期兌付到建設單位、搬遷戶確認;自籌資金人均不超2500元且每戶不超1萬元。二是分散安置:按每人1.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原則上驗收入住後兌付到個人一折通賬戶,自籌資金人均不超2500元且每戶不超1萬元。三是「交鑰匙」工程:按每人2.5萬元補助,補助資金直接兌付到建設單位、搬遷戶確認,群眾免費入住。四是搬遷群眾舊宅基地騰退復墾後,人均享受1萬元的舊宅基地騰退獎補資金,建房資金不足的可納入建房補助,也可直接兌現到戶。
q:搬遷後有什麼政策保障?
a:一是一搬遷後,按照「搬出地管理林和地、遷入地管理房和人」的原則,搬遷戶戶籍遷轉採取自願,原籍耕地、林地經營權保持不變,同等享受遷入地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保障政策。二是按照「一戶一基、占新騰舊」的要求,易地扶貧搬遷戶遷入新居後,原房屋要在6個月內拆除,舊宅基地要實施騰退復墾。三是搬遷後縣區扶貧部門要根據搬遷群眾的實際情況,疊加其它幾個一批的脫貧措施,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實現穩定脫貧。
q:教育支持脫貧扶持對象有哪些。
a: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戶家中在校貧困學生。
q:針對貧困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a:貧困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有5大類:一是學前教育「一免一補」;二是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三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四是中職教育「一免一助一補」;五是高等教育資助。
q:什麼是學前教育「一免一補」?
a:免保教費、補助生活費。享受對象:學前三年農村戶籍幼兒、城鎮低保家庭幼兒。補助標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016年及以後年度已脫貧、未脫貧、返貧,下同)每生每年1000元,非建檔立卡貧困學生800元。幼兒園按補助標準抵扣伙食費。
q:什麼是義務教育「兩免一補」?
a:普惠: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國家教科書費;特惠: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標準每生每年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將非寄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生活費補助範圍,標準每生每年小學500元、初中625元。
q:什麼是高中教育「一免一助」?
a:普惠:免除普通高中學生學費,對在公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免收學費,對在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按照同類公辦普通高中的收費標準減免學費。特惠:對貧困學生髮放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平均為2000元/生·年(貧困1500元/生·年;特困2500元/生·年)。
q:什麼是中職教育「一免一助一補」?
a:中職免學費:對在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免收學費,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學費高出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標準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中職國家助學金:一、二年級國家集中連片特困縣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學生、涉農專業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000元。中職扶貧助學補助:陝西省戶籍新入學且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建檔立卡家庭中職學生,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
q:什麼是高等教育資助?
a: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本專科生每人每年辦理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辦理最高不超過12000元的貸款。高校國家助學金:特別困難學生每生每年3500元,一般困難學生每生每年2500元。陝西省高校精準資助政策(與高校國家助學金不重複享受):在陝西省地方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家庭的大學本專科學生,每生每年發放6000元的助學金生活補助。高職扶貧助學補助:具有陝西省戶籍新入學且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建檔立卡家庭的高職學生,每人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
q:「雨露計劃」補助對象及標準。
a: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院校教育的,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其家庭每年均可申請扶貧助學補助資金。學生無論在何地就讀,其家庭均應在戶籍所在縣(區)扶貧部門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標準申請扶貧助學補助,所需資金從財政扶貧資金中列支。補助資金應通過一卡通(一折通)直接補給貧困家庭。接受技工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符合條件的可由各技工院校申報,享受技工院校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
q:生態補償扶持對象是哪些人。
a:生態補償的主要措施是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其扶持對象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q:生態護林員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a:按上級下撥的補助資金總量和各縣區實際聘用護林員人數確定每人年工資標準。即按月500元工資標準以「惠農一卡通」兌付基本工資。績效工資1000元,按每半年一次績效考核發放。共計每人每年工資標準為7000元。
q:建檔立卡貧困戶個人可以享受的就業扶貧政策有哪些。
a:一是轉移就業交通補貼;二是自主創業補貼;三是技能培訓補貼;四是貧困高校生就業創業補貼;五是公益性崗位安置。
q: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基地享受政策有哪些。
a: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半年以上的,享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崗位補貼;新社區工廠吸納貧困勞動力人數不低於其員工總數10%的,享受場地租賃費、水電費補貼,補貼期限為3年;新社區工廠投產即可按規定享受"以工代訓"培訓補貼;就業扶貧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享受每人500元的獎補性職業介紹補貼。
q: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是什麼?
a:轉移就業交通是實現轉移就業的貧困勞動力,享受不超過500元的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q:技能培訓補貼是什麼?
a:免費參加技能培訓;免費進行職業技能;參加80課時以上免費就業創業培訓的,每人每天給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費補貼。
q: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的就業培訓政策有哪些。
a:一是開展勞務技能培訓。二是積極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三是積極開展創業就業培訓。
q:農村低保對象審定條件是什麼?
a: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符合當地低保規定條件的家庭。分檔補差(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享受一檔低保標準340元/人·月;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001-2500元享受二檔低保標準250元/人·月;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501-3990元享受三檔低保標準175元/人·月)。
q: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是多少。
a:農村低保採取分檔補差的方式進行補助,原則是低保家庭核對的收入加上政府補差(低保金)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
q:什麼樣情況可發放臨時救助,臨時救助的標準是多少,由誰發放?
a: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因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家庭成員身患疾病維持基本醫療、接受非義務階段教育等原因,導致生活必需支出費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縣級政府規定的因其他困難,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困難,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可申請臨時救助。補助標準:原則上按當地1至6個月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550元/人•月)由縣區民政局確定。小額的臨時救助可在鎮辦申請發放;大額的臨時救助由縣區民政局審批發放。
q:哪些人可列入農村「五保」對象。
a:持有農村戶口的老年人、殘疾人或者未滿16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可申請農村特困人員(五保)待遇。
q:「五保」人員補助標準是多少。
a:農村特困人員分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兩種情況,集中供養基本生活費5800元/人·年,分散供養養基本生活費5300元/人·年。
q:按規定,到多大年齡可開始領取高齡補貼。
a:凡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申請享受高齡補貼。
q:高齡補貼標準是多少。
a:高齡補貼具體標準分四檔,其中:年滿70—79周歲的老年人50元/人·月;年滿80—89周歲的老年人100元/人·月;年滿90—99周歲的老年人200元/人·月;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300元/人·月。
q:殘疾補助共分幾類。
a:殘疾補助共分兩大類。分別是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q: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是多少。
a: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對未滿18周歲(不含18周歲)的困難殘疾人100/人·月;18周歲以上(含18周歲)的困難殘疾人60/人·月。
q: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是多少。
a: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按殘疾級別分二個檔次。一級殘疾人每人每月120元;二級殘疾人每人每月80元。
q:哪些殘疾人可以享受殘疾人補貼。
a:具有安康市戶籍並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中生活困難的貧困殘疾人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已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2.屬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一、二、三級殘疾人。
q:社保補助標準是多少。
a: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除寧陝全部按照143元人·月外,其他縣區60-69歲103元/人·月,70-79歲113元/人·月,80-89歲123元/人·月,90-99歲以上133元/人·月,100歲以上143元/人·月。從2018年1月起,對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農村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由政府每年為其繳納50元保費;2018年11月12日至今年12月31日,對年滿60周歲、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不劃分農村和城鎮戶籍,不強制繳納或補繳養老保險費,直接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按月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q:新農合對農村貧困人口有啥優惠政策。
a:(一)門診報銷政策:貧困人口門診看病一般診療費基本醫保報銷,取消個人分擔部分,對於門診慢病補償,貧困人口門診慢病報銷年度封頂線提高20%,Ⅰ類病種限額3萬元,補助比例80%;Ⅱ類病種限額為0.36萬元,補助比例80%;Ⅲ類病種限額0.24萬元,補助比例80%;Ⅳ類病種限額0.12萬元,限額內直接報銷。(二)住院報銷政策:貧困人口患者在鎮衛生院、縣級醫院住院不交押金,住院報銷比例在現有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10個百分點,貧困人口住院新農合報銷封頂線15萬元。
q:醫保扶貧「三重保障」是什麼?
a:醫保扶貧「三重保障」是指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大病保險保障、醫療救助保障。「三重保障」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報銷順序按照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含補充醫療保障)依次進行。①新農合。貧困人口參合資助方面,五保戶貧困戶全額資助;低保貧困戶有全額也有定額資助,由縣區確定;一般貧困戶實行定額資助。②大病保險。經新農合基本報銷後自付合規費用達5000元以上的住院貧困患者,實行分段按比例補償,補償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補償標準:即:0.5萬元(不含)至5萬元(含)補償65%,5萬元(不含)至10萬元(含)補償75%,10萬元(不含)以上補償80%(最高不超過80%)。③醫療救助政策。「五保戶」住院全額報銷;「低保戶」住院經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金額按7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3萬元;低收入貧困戶住院經新農合報銷、大病保險報銷後剩餘金額按5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2萬元;其他貧困戶按30%比例救助,每人每年救助1.5萬元。
q:針對貧困人口大病保險有什麼傾斜政策?
a:大病保險起付線由原來的1萬元降至5千元。
q:標準化村衛生室的標準是什麼?
a:建設規模不少於60平方米;村衛生室設有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藥房,且「四室分離」;村衛生室原則上配備1名或1名以上有資質的鄉村醫生,不具備醫生配備條件的,由鎮(辦)衛生院選派醫生定點服務。經縣級衛健局認定,相鄰兩個貧困行政村,總人口不超過1000 人,服務半徑不足5公里的,原則上聯合設置衛生室;距離鎮(辦)中心醫院5公里以內貧困村(行政村),原則上可以不設村級衛生室,由鎮(辦)衛生院代為服務。
q:農村危房的標準是什麼?補助標準是什麼?
a:農村危房大體分為a、b、c、d四類,目前重點扶持的是局部危險房屋級別的c類和屬於整體危房的d類。具體由住建部門。
q:農村危房的標準是什麼?補助標準是什麼?
a:農村危房大體分為a、b、c、d四類,目前重點扶持的是局部危險房屋級別的c類和屬於整體危房的d類。具體由住建部門鑑定。
補助標準是:c級危房補助標準每戶1.5萬元左右;d級危房補助標準每戶不低於2.58萬元。
q:農村危房如何改造。
a:c級危房採用局部修繕和加固方式改造,d級危房應拆除重建。
1.扶貧對象具體包括哪些。
答:(1)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2)貧困戶。
2.貧困戶分為哪幾類。
答:(1)一般貧困戶;(2)低保貧困戶;(3)特困供養貧困戶。
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計算。
答: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
4.什麼是不能精準別識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四有人員」?
答:(1)有小轎車的家庭;(2)有商品房的家庭;(3)有國家公職人員的家庭;(4)有工商註冊登記的家庭。
5.如何精準識別貧困戶。
答:(1)入戶調查農戶年度總收入、年人均純收入情況。
(2)看農戶是否達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醫療、保障義務教育、保障安全住房」的要求。
(3)結合精準扶貧「四看法」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對農戶進行綜合評估。
6.「三率一度」的測算方法是什麼?
答:(1)綜合貧困發生率(﹤3%),指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錯退人口、漏評人口三項之和,占申請退出貧困縣的2014年農村戶籍人口的比重。
(2)貧困人口漏評率(錯評率)(﹤2%)=調查核實的漏評人口數÷抽查村未建檔立卡的農業戶籍人口數×100%。
(3)脫貧人口錯退率(﹤2%)=抽樣錯退人口數÷抽查脫貧人口數×100%。
(4)群眾認可度(≥90%)=調查戶中認可人數÷調查總人數×100%。
7.貧困戶退出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貧困戶退出必須達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其中任何一項不達標,都不能退出。
8.一達標是指什麼?
答:是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公布的扶貧標準線。
9.兩不愁是指什麼?
答:兩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
(1)不愁吃包含吃飯不愁、飲水不愁。
①吃飯不愁。農戶不缺糧、能吃飽。
②飲水不愁。一是水量。人均日用水量35升。二是水質。集中供水的,水質應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放寬限值規定;分散供水的,採取望、聞、問、嘗等方法,水中無肉眼可見雜質、無異色異味、長期飲用無不良反應。三是用水方便程度。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入戶的均為達標;供水未入戶的,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或往返水平距離不超過1公里、垂直距離不超過100米為達標。四是供水保證率。集中且連續供水的為達標;分散供水的,缺水時間連續不超過30天。
(2)不愁穿。有換季衣服,夏天有單衣,冬天有棉衣。有換洗衣服,有禦寒被褥。
10.三保障是指什麼?
答:三保障是指安全住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有保障。
(1)安全住房有保障。
①安全住房。
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退出房屋有安全鑑定。就地脫貧的,房屋經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或專業機構評(鑒)定為a級或b級的為安全住房,不需改造。
②農村危房改造。
經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或專業機構評(鑒)定為c級或d級的為危房,必須進行加固維修或拆除重建改造。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的,改造後的房屋必須達到《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術導則》的安全性要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出具住房安全性評定結果,評定結果可以根據專業機構鑑定報告、竣工驗收意見等材料作為依據。
③易地扶貧搬遷。
採取集中安置的,安置住房質量合格且具備入住條件,以與農戶簽了協議、分了房屋並實際搬遷入住為達標。城鎮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平方米,農村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搬遷後續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搬得出、穩得住、不反彈。
(2)義務教育有保障。
農村貧困家庭適齡子女依法接受義務教育,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輟學。對確因智障等原因不適宜就學的,不作為義務教育無保障;對不能到校就讀、需要專人護理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需有保障義務教育的相關措施和記錄。
(3)基本醫療有保障。
按照國家要求,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全覆蓋。落實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個人繳費部分財政補貼政策,落實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出院結賬單「一單清」等措施。有慢性病的,落實慢性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
(4)兜底脫貧人口也必須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條件。
11.貧困村退出基本標準是什麼?
答:貧困發生率3%以下。
12.貧困縣退出基本標準是什麼?
答:定量:綜合貧困發生率低於3%。同時,漏評率、錯退率須低於2%,群眾認可度須高於90%。
定性:脫貧攻堅工作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後續幫扶及脫貧成果鞏固提升長效機制的建立等情況。
13.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的對象是哪些。
答:(1)就讀普通高中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2)就讀中職學校一至二年級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3)就讀普通高校本專科(高職)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14.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中(中職),可以享受哪些教育資助政策。
答:(1)普通高中——「兩助三免(補)」:
①國家助學金(1000—3000元/生·年)。
②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③免(補助)學費(根據學校類別進行減免760—2000元/生·年);
④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
⑤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
(2) 中職學校——「兩助三免(補)」:
①一、二年級國家助學金(2000元/生·年)。
②一、二年級學生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③三年免學費(2000元/生·年)。
④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
⑤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
15.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校本專科(高職)院校,可以享受哪些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
答:兩助一免(補):
(1)國家助學金(平均3000元/生·年)。
(2)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3)免(補助)學費(本科學生標準為3830元/生·年,專科高職學生標準為3500元/生·年)。
16.貧困人口21種大病集中專項救治政策有哪些。
答: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政策。繼續落實《貴州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黔衛計發〔2017〕5號)、《貴州省「光明扶貧工程」工作》(黔衛計發〔2018〕31號)和《關於進一步做好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黔衛健函〔2019〕66 號)等文件要求,對貧困人口罹患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淋巴病、白內障、肝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骨肉瘤、急性心肌梗死、地中海貧血、血友病、先天性唇齶裂、尿道下裂、塵肺、神經母細胞瘤等21種疾病患者按照「四定兩加強」措施開展分病種、分批次救治,因客觀原因不需治療的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行規範化管理,做到應治盡治。
17.什麼是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政策?
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手續時,無須繳納住院押金,與醫院簽訂《先看病後付費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即可住院,出院時只結算個人自付費用,「健康扶貧醫療保障救助政策」補償資金先由醫院墊付,醫院定期和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墊付的補助資金,避免貧困群眾多部門來回跑路。出院結賬單要體現醫療總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救助報銷金額和個人自付金額等明細,實現「一單清」。
18.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是怎樣實施的。
答:(1)精準執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按照自願原則,家庭醫生團隊以戶為單位,做到應簽盡簽;對不願接受簽約服務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好宣傳引導的同時建立台賬詳細記錄相關情況。
(2)切實提高家庭醫生履約服務質量。家庭醫生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好健康評估,全面摸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健康狀況和疾病救治需求,建立工作檯賬,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重點加強對已簽約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範管理服務,對其他疾病給予相應的轉診服務和管理服務。
(3)服務形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採取團隊服務形式,實行「1+1+1+1」模式,即1名臨床醫生、1名公衛醫生、1名護理人員和1名鄉村醫生等組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
(4)服務內容: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
(5)服務費標準:人均補助8元,其中: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承擔5元,醫保基金承擔3元。
(6)優惠政策:簽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簽約機構可享受「三優三免」優惠服務。「三優」即經家庭醫生轉往上級醫院,優先預約專家門診,優先安排輔助檢查,優先安排住院服務;「三免」即看病免收一般診療費個人承擔部分,免費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的14大項服務,免費獲得一份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7)統一製作「健康袋」:在簽約居民家中做到「五有三明白」:「五有」即有一份完整協議書、有一張慢病卡(慢病人)、有一份健康宣傳資料、有一份優惠政策宣傳資料,看病住院有一份完整結算票據;「三明白」即:明白家庭醫生是誰、明白已經得到簽約服務及規範管理、明白看病住院應享受優惠政策。
19.健康扶貧「三個三」任務包括哪些。
答:全部完成健康扶貧「三個三」任務。醫療服務機構「三建成」,即每個貧困縣建成1所縣級公立醫院;每個鄉鎮建成1所政府辦的衛生院;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衛生室。醫療服務人員「三合格」,即每個縣醫院每個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即每個貧困縣有一家縣醫院(中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每個鄉鎮衛生院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中關於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和能力建設等標準;每個村衛生室達到《村衛生室管理辦法(2014年)》要求)。
20.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四有兩落實一服務」包括哪些。
答:確保全州所有村衛生室必須達到「四有兩落實一服務」 即:有服務陣地(村衛生室業務用房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做到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四室」分開)、有人員、有設備、有基本藥物,落實村醫報酬、落實村醫培訓全覆蓋,規範村醫開展診療服務和公衛服務。
21.整縣脫貧摘帽健康扶貧考核評估指標有哪些。
答:(1)三個一批行動:將罹患21種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治盡治。按照「四定兩加強」的要求進行救治,拒絕規範治療的,採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性病全部家庭簽約管理,重點是高血壓等4個疾病的規範化管理和健康服務。
(2)便民措施: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出院一站式即時結報。(3)解決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加強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配備合格醫務人員,消除鄉村兩級機構人員「空白點」,做到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
22.哪些是社會保障兜底的對象。
答:(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以及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在當地持續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
(2)特困戶(特困戶家庭)家庭: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持有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人員。
(3)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本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23.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托養補助的對象及標準是多少。
答:(1)對象:具有貴州省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殘疾人。
(2)標準: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每人每月80元,托養補助每人每年50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每人每月40元。
24.農村孤兒的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是多少。
答:(1)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1000元。
(2)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1500元。
25.哪些情形不能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
(1)擁有安全住房的。
(2)無房戶。
(3)同一戶籍內,其他家庭人員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
(4)已列入或已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
(5)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
(6)已經遺棄的危房。
26.農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積的標準是多少。
答:(1)改造房屋的建築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但1人戶不低於20平方米、2人戶不低於30平方米、3人戶不低於40平方米。
(2)3人以上戶人均建築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但不得低於13平方米。
27.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改戶4類重點對象:一級危房每戶補助35000元,二級危房每戶補助15000元,三級危房每戶補助10000元。
(2)非4類重點對象: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市、縣兩級統籌組織實施。
28.易地扶貧搬遷的條件是什麼?
答:(1)前提條件。
易地扶貧搬遷的前提條件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2)遷出地區域條件。
①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其中重點是深度貧困村。
②生態環境脆弱,屬於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③屬於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或處於其他限制或不宜開發的區域。
④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城(集)鎮和縣級以上交通幹道偏遠,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落後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遠高於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⑤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域。
(3)搬遷家庭條件。
搬遷對象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住房條件相對較差,願參加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②受教育程度低,或勞動能力弱,或家庭農業生產資源相對較少,靠就地就近從事農業生產仍不能有效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③願意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避讓地質災害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按國土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途徑統籌解決)。
④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的50戶以下且貧困發生率在50%以上的自然村寨。
⑤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鰥寡孤獨殘等特困戶。
29.易地扶貧搬遷有哪些安置方式。
答:(1)城鎮化集中安置;(2)跨縣市安置。
30.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設標準及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建設標準: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平方米。
(2)補助標準:
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非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1.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人均獎勵1.5萬元。
②鰥寡孤獨殘(「三無人員」)等特困戶先由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民政供養服務機構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
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投資概算按人均2萬元控制。
31.易地扶貧搬遷後舊房如何處理。
答:(1)搬遷後,搬遷戶要按照簽訂的搬遷及舊房拆除復墾協議拆除舊房,由政府組織宅基地復墾,其後形成的土地分類確權頒證給搬遷戶。
(2)舊房拆除過渡期不超過一年。
32.目前造林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人工造林補助為500元/畝;(2)封山育林補助為100元/畝。
33.目前退耕還林還草補助的標準是多少。
答:(1)2017年開始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600元,分三次下達:第一年900元/畝(其中種苗造林費400元/畝),第三年300元/畝,第五年400元/畝。
(2)退耕還草補助800元/畝,分兩次下達:第一年500元/畝(其中種苗草費120元),第三年300元/畝。
34.利用扶貧資金資助不需要實行招標投標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什麼?
答:利用扶貧資金在貧困村實施的200萬元以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可以不實行招標投標。但要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和項目審批部門備案且在本村範圍內公示。
35.農村公路「建養一體化」服務項目工作模式是什麼?
答: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由社會資本的法人承擔項目的資金籌集、總承包施工及交工驗收後5年的養護服務工作。
36.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有哪些要求。
答:(1)30戶以上村民組通組公路路基寬度不得小於4.5米、路面寬度不得小於3.5米,錯車道每公里不得少於3處。
(2)路面優先採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得小於15厘米,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25。
(3)路面採用瀝青表處的,厚度不得小於4厘米。
(4)在陡坡、急彎、臨水臨崖等危險路段,要同步規劃建設安防設施。
(5)具備條件的路段,可配套建設觀景台等服務設施。
37.貴州省脫貧攻堅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中藥材。
38.貴州省將重點培育哪些中藥材優勢品種。
答:貴州省將重點培育20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天麻、半夏、太子參、丹參、燈盞細辛、何首烏、苦參、桔梗、薏苡、黨參、靈芝、矮杆銀杏、刺梨、艾納香、吉祥草、頭花蓼、石斛、龍膽草、苦蕎、黃精。其中黔東南州重點培育5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太子參、鈎藤、白及、烏杆天麻、茯苓。
39.黔東南州已經出台了哪些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政策,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1)已經出台的產業政策:
①黔東南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②黔東南州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③黔東南州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④黔東南州發展花卉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⑤黔東南州發展三穗鴨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⑥黔東南州發展香豬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⑦黔東南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
⑧黔東南州藍莓產業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⑨黔東南州中藥材產業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⑩黔東南州發展油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⑪黔東南州烤煙產業助農增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⑫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2)重點發展的產業:食用菌、蔬菜、茶葉、花卉、三穗鴨、香豬、稻漁綜合種養、藍莓、中藥材、油茶、烤煙、林下經濟。
40.黔東南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減四增」重點培育哪些產業。
答:減少低附加值的玉米種植。重點培育增加藍莓、酸食產品原料、花卉、中藥材四大產業。
41.哪些可以作為扶貧項目的實施主體。
答:(1)項目申報單位。
(2)村民委員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3)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專業大戶。
42.扶貧項目應當如何驗收及管護。
答:(1)扶貧項目驗收。
①扶貧項目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託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竣工項目進行驗收;②驗收應當邀請受益貧困戶代表參加。
(2)扶貧項目驗收後的管護。
①建立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和相關權利義務;②各類資產權益依法受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非法占用或者變賣扶貧項目設施、設備和資產。
37.貴州省脫貧攻堅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中藥材。
38.貴州省將重點培育哪些中藥材優勢品種。
答:貴州省將重點培育20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天麻、半夏、太子參、丹參、燈盞細辛、何首烏、苦參、桔梗、薏苡、黨參、靈芝、矮杆銀杏、刺梨、艾納香、吉祥草、頭花蓼、石斛、龍膽草、苦蕎、黃精。其中黔東南州重點培育5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太子參、鈎藤、白及、烏杆天麻、茯苓。
39.黔東南州已經出台了哪些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政策,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1)已經出台的產業政策:
①黔東南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②黔東南州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③黔東南州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④黔東南州發展花卉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⑤黔東南州發展三穗鴨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⑥黔東南州發展香豬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⑦黔東南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
⑧黔東南州藍莓產業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⑨黔東南州中藥材產業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⑩黔東南州發展油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⑪黔東南州烤煙產業助農增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⑫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2)重點發展的產業:食用菌、蔬菜、茶葉、花卉、三穗鴨、香豬、稻漁綜合種養、藍莓、中藥材、油茶、烤煙、林下經濟。
40.黔東南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減四增」重點培育哪些產業。
答:減少低附加值的玉米種植。重點培育增加藍莓、酸食產品原料、花卉、中藥材四大產業。
41.哪些可以作為扶貧項目的實施主體。
答:(1)項目申報單位。
(2)村民委員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3)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專業大戶。
42.扶貧項目應當如何驗收及管護。
答:(1)扶貧項目驗收。
①扶貧項目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託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竣工項目進行驗收;②驗收應當邀請受益貧困戶代表參加。
(2)扶貧項目驗收後的管護。
①建立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和相關權利義務;②各類資產權益依法受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非法占用或者變賣扶貧項目設施、設備和資產。
43.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含項目管理費)不得用於哪些方面。
答:(1)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
(2)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
(3)各類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4)彌補企業虧損。
(5)修建樓堂館所及貧困農場、林場棚戶改造以外的職工住宅。
(6)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
(7)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
(8)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扶貧。
(9)其他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支出。
44.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審批制度是什麼?
答:國家和省級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所支持的項目,按照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的原則,審批權原則下放到縣,由縣因地制宜安排項目。
45.精準扶貧 「扶貧小額信貸」的方式是什麼?
答:為符合貸款條件的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期內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實行利率優惠,貸款利率比照同期基準利率執行。
46.精準扶貧 「扶貧小額信貸」的用途是什麼?
答:(1)主要用於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光伏發電、鄉村旅遊等生產經營項目或支持貧困戶帶資入股參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
(2)不得用於子女上學、看病、還債等非生產性支出和賭博、放高利貸等違法活動。
47.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1)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的單位和個人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免徵增值稅。
(2)農產品應當是列入《農業產品徵稅範圍注釋》(財稅字〔1995〕52號)的初級農業產品。
48.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事個體經營的,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答:2019年1月1日至今年12月31日,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36個月,下同)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在今年12月31日未享受滿3年的,可繼續享受至3年期滿為止。
49.2017年8月貴州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後,省政府辦公廳頒布了哪些主要規範性文件。
答:(1)《貴州省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2)《貴州省發展冷鏈物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3)《貴州省發展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4)《貴州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5)《貴州省發展生態家禽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6)《貴州省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7)《貴州省發展「一縣一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8)《貴州省精準推進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促進就業脫貧工作方案》。
(9)《貴州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機制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0)《貴州省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1)《貴州省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2)《貴州省發展農業大數據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14)《貴州省發展中藥材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5)《省人民政府關於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助力脫貧攻堅的意見》。
(16)《貴州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2017—2019年)》。
50.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哪些政策舉措。
答:(1)財政支持;(2)金融支持;(3)土地使用政策。
51.少數民族特別貧困村優先安排哪些項目。
答:(1)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
(2)優先安排扶貧生態移民。
(3)優先安排特色產業發展。
(4)優先安排技能培訓。
(5)優先安排電子商務發展。
(6)優先安排基層組織建設。
52.駐村工作隊的「五個全程」參與是什麼?
答:(1)全程參與項目申報。
(2)全程指導項目實施。
(3)全程加強項目監管。
(4)全程督促項目評估。
(5)全程參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和扶貧項目錄入。
53.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答:(1)宣傳黨的方針政策。
(2)幫助建強基層組織。
(3)幫助推動經濟發展。
(4)助推進精準扶貧。
(5)幫助提升治理水平。
(6)幫助為民辦事服務。
54.州縣兩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主要考核權重及指標內容是什麼?
答:(1)減貧成效:考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量減少、貧困縣退出、貧困村出列、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2)精準識別:考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退出精準度。
(3)精準幫扶:考核群眾對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幫扶工作的滿意度。
(4)扶貧資金:依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核辦法,重點考核扶貧資金安排、使用、監管和成效。
55.州縣兩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的方式是什麼?
答:(1)自查自評;(2)交叉考核;(3)第三方評估;(4)明察暗訪。
答:(1)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2)貧困戶。
2.貧困戶分為哪幾類。
答:(1)一般貧困戶;(2)低保貧困戶;(3)特困供養貧困戶。
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計算。
答: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
4.什麼是不能精準別識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四有人員」?
答:(1)有小轎車的家庭;(2)有商品房的家庭;(3)有國家公職人員的家庭;(4)有工商註冊登記的家庭。
5.如何精準識別貧困戶。
答:(1)入戶調查農戶年度總收入、年人均純收入情況。
(2)看農戶是否達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基本醫療、保障義務教育、保障安全住房」的要求。
(3)結合精準扶貧「四看法」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對農戶進行綜合評估。
6.「三率一度」的測算方法是什麼?
答:(1)綜合貧困發生率(﹤3%),指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錯退人口、漏評人口三項之和,占申請退出貧困縣的2014年農村戶籍人口的比重。
(2)貧困人口漏評率(錯評率)(﹤2%)=調查核實的漏評人口數÷抽查村未建檔立卡的農業戶籍人口數×100%。
(3)脫貧人口錯退率(﹤2%)=抽樣錯退人口數÷抽查脫貧人口數×100%。
(4)群眾認可度(≥90%)=調查戶中認可人數÷調查總人數×100%。
7.貧困戶退出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貧困戶退出必須達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其中任何一項不達標,都不能退出。
8.一達標是指什麼?
答:是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公布的扶貧標準線。
9.兩不愁是指什麼?
答:兩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
(1)不愁吃包含吃飯不愁、飲水不愁。
①吃飯不愁。農戶不缺糧、能吃飽。
②飲水不愁。一是水量。人均日用水量35升。二是水質。集中供水的,水質應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放寬限值規定;分散供水的,採取望、聞、問、嘗等方法,水中無肉眼可見雜質、無異色異味、長期飲用無不良反應。三是用水方便程度。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入戶的均為達標;供水未入戶的,人力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或往返水平距離不超過1公里、垂直距離不超過100米為達標。四是供水保證率。集中且連續供水的為達標;分散供水的,缺水時間連續不超過30天。
(2)不愁穿。有換季衣服,夏天有單衣,冬天有棉衣。有換洗衣服,有禦寒被褥。
10.三保障是指什麼?
答:三保障是指安全住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有保障。
(1)安全住房有保障。
①安全住房。
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退出房屋有安全鑑定。就地脫貧的,房屋經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或專業機構評(鑒)定為a級或b級的為安全住房,不需改造。
②農村危房改造。
經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或專業機構評(鑒)定為c級或d級的為危房,必須進行加固維修或拆除重建改造。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的,改造後的房屋必須達到《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術導則》的安全性要求,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出具住房安全性評定結果,評定結果可以根據專業機構鑑定報告、竣工驗收意見等材料作為依據。
③易地扶貧搬遷。
採取集中安置的,安置住房質量合格且具備入住條件,以與農戶簽了協議、分了房屋並實際搬遷入住為達標。城鎮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平方米,農村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搬遷後續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搬得出、穩得住、不反彈。
(2)義務教育有保障。
農村貧困家庭適齡子女依法接受義務教育,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輟學。對確因智障等原因不適宜就學的,不作為義務教育無保障;對不能到校就讀、需要專人護理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需有保障義務教育的相關措施和記錄。
(3)基本醫療有保障。
按照國家要求,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全覆蓋。落實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個人繳費部分財政補貼政策,落實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出院結賬單「一單清」等措施。有慢性病的,落實慢性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
(4)兜底脫貧人口也必須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條件。
11.貧困村退出基本標準是什麼?
答:貧困發生率3%以下。
12.貧困縣退出基本標準是什麼?
答:定量:綜合貧困發生率低於3%。同時,漏評率、錯退率須低於2%,群眾認可度須高於90%。
定性:脫貧攻堅工作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後續幫扶及脫貧成果鞏固提升長效機制的建立等情況。
13.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的對象是哪些。
答:(1)就讀普通高中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2)就讀中職學校一至二年級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3)就讀普通高校本專科(高職)具有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的貴州省農村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14.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中(中職),可以享受哪些教育資助政策。
答:(1)普通高中——「兩助三免(補)」:
①國家助學金(1000—3000元/生·年)。
②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③免(補助)學費(根據學校類別進行減免760—2000元/生·年);
④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
⑤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
(2) 中職學校——「兩助三免(補)」:
①一、二年級國家助學金(2000元/生·年)。
②一、二年級學生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③三年免學費(2000元/生·年)。
④免(補助)教科書費(400元/生·年)。
⑤免(補助)住宿費(500元/生·年)。
15.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就讀普通高校本專科(高職)院校,可以享受哪些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
答:兩助一免(補):
(1)國家助學金(平均3000元/生·年)。
(2)扶貧專項助學金(1000元/生·年)。
(3)免(補助)學費(本科學生標準為3830元/生·年,專科高職學生標準為3500元/生·年)。
16.貧困人口21種大病集中專項救治政策有哪些。
答:全面落實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政策。繼續落實《貴州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工作》(黔衛計發〔2017〕5號)、《貴州省「光明扶貧工程」工作》(黔衛計發〔2018〕31號)和《關於進一步做好大病專項救治工作的通知》(黔衛健函〔2019〕66 號)等文件要求,對貧困人口罹患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淋巴病、白內障、肝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骨肉瘤、急性心肌梗死、地中海貧血、血友病、先天性唇齶裂、尿道下裂、塵肺、神經母細胞瘤等21種疾病患者按照「四定兩加強」措施開展分病種、分批次救治,因客觀原因不需治療的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行規範化管理,做到應治盡治。
17.什麼是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政策?
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手續時,無須繳納住院押金,與醫院簽訂《先看病後付費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即可住院,出院時只結算個人自付費用,「健康扶貧醫療保障救助政策」補償資金先由醫院墊付,醫院定期和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墊付的補助資金,避免貧困群眾多部門來回跑路。出院結賬單要體現醫療總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救助報銷金額和個人自付金額等明細,實現「一單清」。
18.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是怎樣實施的。
答:(1)精準執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按照自願原則,家庭醫生團隊以戶為單位,做到應簽盡簽;對不願接受簽約服務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好宣傳引導的同時建立台賬詳細記錄相關情況。
(2)切實提高家庭醫生履約服務質量。家庭醫生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做好健康評估,全面摸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健康狀況和疾病救治需求,建立工作檯賬,採取針對性措施,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重點加強對已簽約貧困人口中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病患者的規範管理服務,對其他疾病給予相應的轉診服務和管理服務。
(3)服務形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採取團隊服務形式,實行「1+1+1+1」模式,即1名臨床醫生、1名公衛醫生、1名護理人員和1名鄉村醫生等組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
(4)服務內容: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管理服務。
(5)服務費標準:人均補助8元,其中: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承擔5元,醫保基金承擔3元。
(6)優惠政策:簽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簽約機構可享受「三優三免」優惠服務。「三優」即經家庭醫生轉往上級醫院,優先預約專家門診,優先安排輔助檢查,優先安排住院服務;「三免」即看病免收一般診療費個人承擔部分,免費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的14大項服務,免費獲得一份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7)統一製作「健康袋」:在簽約居民家中做到「五有三明白」:「五有」即有一份完整協議書、有一張慢病卡(慢病人)、有一份健康宣傳資料、有一份優惠政策宣傳資料,看病住院有一份完整結算票據;「三明白」即:明白家庭醫生是誰、明白已經得到簽約服務及規範管理、明白看病住院應享受優惠政策。
19.健康扶貧「三個三」任務包括哪些。
答:全部完成健康扶貧「三個三」任務。醫療服務機構「三建成」,即每個貧困縣建成1所縣級公立醫院;每個鄉鎮建成1所政府辦的衛生院;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衛生室。醫療服務人員「三合格」,即每個縣醫院每個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即每個貧困縣有一家縣醫院(中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每個鄉鎮衛生院達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中關於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和能力建設等標準;每個村衛生室達到《村衛生室管理辦法(2014年)》要求)。
20.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四有兩落實一服務」包括哪些。
答:確保全州所有村衛生室必須達到「四有兩落實一服務」 即:有服務陣地(村衛生室業務用房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做到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四室」分開)、有人員、有設備、有基本藥物,落實村醫報酬、落實村醫培訓全覆蓋,規範村醫開展診療服務和公衛服務。
21.整縣脫貧摘帽健康扶貧考核評估指標有哪些。
答:(1)三個一批行動:將罹患21種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治盡治。按照「四定兩加強」的要求進行救治,拒絕規範治療的,採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性病全部家庭簽約管理,重點是高血壓等4個疾病的規範化管理和健康服務。
(2)便民措施: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出院一站式即時結報。(3)解決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加強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配備合格醫務人員,消除鄉村兩級機構人員「空白點」,做到貧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醫生。
22.哪些是社會保障兜底的對象。
答:(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以及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在當地持續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
(2)特困戶(特困戶家庭)家庭: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持有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人員。
(3)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本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23.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托養補助的對象及標準是多少。
答:(1)對象:具有貴州省戶籍,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殘疾人。
(2)標準: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每人每月80元,托養補助每人每年50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每人每月40元。
24.農村孤兒的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是多少。
答:(1)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1000元。
(2)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1500元。
25.哪些情形不能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
(1)擁有安全住房的。
(2)無房戶。
(3)同一戶籍內,其他家庭人員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
(4)已列入或已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
(5)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的。
(6)已經遺棄的危房。
26.農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積的標準是多少。
答:(1)改造房屋的建築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但1人戶不低於20平方米、2人戶不低於30平方米、3人戶不低於40平方米。
(2)3人以上戶人均建築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但不得低於13平方米。
27.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改戶4類重點對象:一級危房每戶補助35000元,二級危房每戶補助15000元,三級危房每戶補助10000元。
(2)非4類重點對象: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市、縣兩級統籌組織實施。
28.易地扶貧搬遷的條件是什麼?
答:(1)前提條件。
易地扶貧搬遷的前提條件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2)遷出地區域條件。
①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其中重點是深度貧困村。
②生態環境脆弱,屬於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③屬於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或處於其他限制或不宜開發的區域。
④地理位置距離中心城(集)鎮和縣級以上交通幹道偏遠,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落後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遠高於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⑤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域。
(3)搬遷家庭條件。
搬遷對象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住房條件相對較差,願參加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②受教育程度低,或勞動能力弱,或家庭農業生產資源相對較少,靠就地就近從事農業生產仍不能有效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③願意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避讓地質災害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遷按國土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途徑統籌解決)。
④滿足遷出地區域條件的50戶以下且貧困發生率在50%以上的自然村寨。
⑤需要易地扶貧搬遷的鰥寡孤獨殘等特困戶。
29.易地扶貧搬遷有哪些安置方式。
答:(1)城鎮化集中安置;(2)跨縣市安置。
30.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設標準及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建設標準: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0平方米。
(2)補助標準:
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非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1.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人均獎勵1.5萬元。
②鰥寡孤獨殘(「三無人員」)等特困戶先由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民政供養服務機構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
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投資概算按人均2萬元控制。
31.易地扶貧搬遷後舊房如何處理。
答:(1)搬遷後,搬遷戶要按照簽訂的搬遷及舊房拆除復墾協議拆除舊房,由政府組織宅基地復墾,其後形成的土地分類確權頒證給搬遷戶。
(2)舊房拆除過渡期不超過一年。
32.目前造林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1)人工造林補助為500元/畝;(2)封山育林補助為100元/畝。
33.目前退耕還林還草補助的標準是多少。
答:(1)2017年開始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600元,分三次下達:第一年900元/畝(其中種苗造林費400元/畝),第三年300元/畝,第五年400元/畝。
(2)退耕還草補助800元/畝,分兩次下達:第一年500元/畝(其中種苗草費120元),第三年300元/畝。
34.利用扶貧資金資助不需要實行招標投標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什麼?
答:利用扶貧資金在貧困村實施的200萬元以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可以不實行招標投標。但要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和項目審批部門備案且在本村範圍內公示。
35.農村公路「建養一體化」服務項目工作模式是什麼?
答: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由社會資本的法人承擔項目的資金籌集、總承包施工及交工驗收後5年的養護服務工作。
36.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有哪些要求。
答:(1)30戶以上村民組通組公路路基寬度不得小於4.5米、路面寬度不得小於3.5米,錯車道每公里不得少於3處。
(2)路面優先採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得小於15厘米,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25。
(3)路面採用瀝青表處的,厚度不得小於4厘米。
(4)在陡坡、急彎、臨水臨崖等危險路段,要同步規劃建設安防設施。
(5)具備條件的路段,可配套建設觀景台等服務設施。
37.貴州省脫貧攻堅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中藥材。
38.貴州省將重點培育哪些中藥材優勢品種。
答:貴州省將重點培育20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天麻、半夏、太子參、丹參、燈盞細辛、何首烏、苦參、桔梗、薏苡、黨參、靈芝、矮杆銀杏、刺梨、艾納香、吉祥草、頭花蓼、石斛、龍膽草、苦蕎、黃精。其中黔東南州重點培育5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太子參、鈎藤、白及、烏杆天麻、茯苓。
39.黔東南州已經出台了哪些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政策,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1)已經出台的產業政策:
①黔東南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②黔東南州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③黔東南州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④黔東南州發展花卉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⑤黔東南州發展三穗鴨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⑥黔東南州發展香豬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⑦黔東南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
⑧黔東南州藍莓產業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⑨黔東南州中藥材產業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⑩黔東南州發展油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⑪黔東南州烤煙產業助農增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⑫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2)重點發展的產業:食用菌、蔬菜、茶葉、花卉、三穗鴨、香豬、稻漁綜合種養、藍莓、中藥材、油茶、烤煙、林下經濟。
40.黔東南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減四增」重點培育哪些產業。
答:減少低附加值的玉米種植。重點培育增加藍莓、酸食產品原料、花卉、中藥材四大產業。
41.哪些可以作為扶貧項目的實施主體。
答:(1)項目申報單位。
(2)村民委員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3)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專業大戶。
42.扶貧項目應當如何驗收及管護。
答:(1)扶貧項目驗收。
①扶貧項目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託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竣工項目進行驗收;②驗收應當邀請受益貧困戶代表參加。
(2)扶貧項目驗收後的管護。
①建立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和相關權利義務;②各類資產權益依法受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非法占用或者變賣扶貧項目設施、設備和資產。
37.貴州省脫貧攻堅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中藥材。
38.貴州省將重點培育哪些中藥材優勢品種。
答:貴州省將重點培育20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天麻、半夏、太子參、丹參、燈盞細辛、何首烏、苦參、桔梗、薏苡、黨參、靈芝、矮杆銀杏、刺梨、艾納香、吉祥草、頭花蓼、石斛、龍膽草、苦蕎、黃精。其中黔東南州重點培育5個中藥材優勢品種,即太子參、鈎藤、白及、烏杆天麻、茯苓。
39.黔東南州已經出台了哪些脫貧攻堅重點產業政策,重點發展哪些產業。
答:(1)已經出台的產業政策:
①黔東南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②黔東南州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③黔東南州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④黔東南州發展花卉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⑤黔東南州發展三穗鴨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⑥黔東南州發展香豬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⑦黔東南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
⑧黔東南州藍莓產業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⑨黔東南州中藥材產業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⑩黔東南州發展油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⑪黔東南州烤煙產業助農增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⑫黔東南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今年)。
(2)重點發展的產業:食用菌、蔬菜、茶葉、花卉、三穗鴨、香豬、稻漁綜合種養、藍莓、中藥材、油茶、烤煙、林下經濟。
40.黔東南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減四增」重點培育哪些產業。
答:減少低附加值的玉米種植。重點培育增加藍莓、酸食產品原料、花卉、中藥材四大產業。
41.哪些可以作為扶貧項目的實施主體。
答:(1)項目申報單位。
(2)村民委員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3)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專業大戶。
42.扶貧項目應當如何驗收及管護。
答:(1)扶貧項目驗收。
①扶貧項目管理部門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託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竣工項目進行驗收;②驗收應當邀請受益貧困戶代表參加。
(2)扶貧項目驗收後的管護。
①建立管護制度,明確管護責任和相關權利義務;②各類資產權益依法受到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非法占用或者變賣扶貧項目設施、設備和資產。
43.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含項目管理費)不得用於哪些方面。
答:(1)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
(2)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
(3)各類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
(4)彌補企業虧損。
(5)修建樓堂館所及貧困農場、林場棚戶改造以外的職工住宅。
(6)彌補預算支出缺口和償還債務。
(7)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
(8)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扶貧。
(9)其他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支出。
44.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審批制度是什麼?
答:國家和省級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所支持的項目,按照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的原則,審批權原則下放到縣,由縣因地制宜安排項目。
45.精準扶貧 「扶貧小額信貸」的方式是什麼?
答:為符合貸款條件的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期內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實行利率優惠,貸款利率比照同期基準利率執行。
46.精準扶貧 「扶貧小額信貸」的用途是什麼?
答:(1)主要用於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光伏發電、鄉村旅遊等生產經營項目或支持貧困戶帶資入股參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
(2)不得用於子女上學、看病、還債等非生產性支出和賭博、放高利貸等違法活動。
47.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1)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的單位和個人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免徵增值稅。
(2)農產品應當是列入《農業產品徵稅範圍注釋》(財稅字〔1995〕52號)的初級農業產品。
48.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事個體經營的,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答:2019年1月1日至今年12月31日,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36個月,下同)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在今年12月31日未享受滿3年的,可繼續享受至3年期滿為止。
49.2017年8月貴州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後,省政府辦公廳頒布了哪些主要規範性文件。
答:(1)《貴州省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2)《貴州省發展冷鏈物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3)《貴州省發展旅遊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4)《貴州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5)《貴州省發展生態家禽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6)《貴州省發展蔬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7)《貴州省發展「一縣一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8)《貴州省精準推進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促進就業脫貧工作方案》。
(9)《貴州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機制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0)《貴州省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1)《貴州省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2)《貴州省發展農業大數據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3)《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14)《貴州省發展中藥材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15)《省人民政府關於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助力脫貧攻堅的意見》。
(16)《貴州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2017—2019年)》。
50.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哪些政策舉措。
答:(1)財政支持;(2)金融支持;(3)土地使用政策。
51.少數民族特別貧困村優先安排哪些項目。
答:(1)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建設。
(2)優先安排扶貧生態移民。
(3)優先安排特色產業發展。
(4)優先安排技能培訓。
(5)優先安排電子商務發展。
(6)優先安排基層組織建設。
52.駐村工作隊的「五個全程」參與是什麼?
答:(1)全程參與項目申報。
(2)全程指導項目實施。
(3)全程加強項目監管。
(4)全程督促項目評估。
(5)全程參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和扶貧項目錄入。
53.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答:(1)宣傳黨的方針政策。
(2)幫助建強基層組織。
(3)幫助推動經濟發展。
(4)助推進精準扶貧。
(5)幫助提升治理水平。
(6)幫助為民辦事服務。
54.州縣兩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主要考核權重及指標內容是什麼?
答:(1)減貧成效:考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量減少、貧困縣退出、貧困村出列、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2)精準識別:考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退出精準度。
(3)精準幫扶:考核群眾對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幫扶工作的滿意度。
(4)扶貧資金:依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績效考核辦法,重點考核扶貧資金安排、使用、監管和成效。
55.州縣兩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的方式是什麼?
答:(1)自查自評;(2)交叉考核;(3)第三方評估;(4)明察暗訪。
1.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一個目標」是指。
答: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2.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兩個確保」是指。
答: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
3.「三個格外」是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各類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
4.「四個切實」是指。
答: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5.「五個一批」是指。
答: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6.「六個精準」內容是什麼?
答: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xxx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7.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是什麼?
答:到20**年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8.黨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基本方略是什麼?
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9.黨中央提出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是什麼?
答: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
10.黨中央要求扶貧工作五級書記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級。
答:省、市、縣、鄉、村。
11.黨中央提出的深度貧困特徵是什麼?
答:「兩高、一低、一差、三重」。「兩高」即貧困人口占比高、貧困發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礎設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
12.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是如何提出的。
答: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xxx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要求。20**年10月,黨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共享發展。20**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全面部署,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13.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好哪4個問題。
答: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這4個問題?
14.貫徹精準扶貧要求的「四個明確」是什麼?
答: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
15.每年的「扶貧日」是哪一天。
答:經國務院批准,從20**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20**年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
16.「兩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麼?
答: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17.「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的內容是什麼?
答:三落實:即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三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三保障: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
18.「四個不摘」指的是什麼?
答: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19.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xxx時作出「八個著力」重要指示,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第一,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第二,著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第三,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第四,著力推進扶貧開發,儘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第五,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第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第七,著力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八,著力改進幹部作風,提高黨和政府公信力。
20.深度貧困地區的「三區三州」是指哪裡。
答:三區:xxx、四省藏區(xxx省、xxx省、xxx省、xxx省)、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州:xxx涼山州、xxx怒江州、xxx臨夏州。
21.xxx的「兩州一縣」是指哪裡。
答:臨夏州、甘南州和天祝縣。
22.貧困戶致貧原因有哪幾個類型。
答:致貧原因包括因病、因殘、因災、因學、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和其它等。
23.國家貧困線標準(貧困戶識別標準)是什麼?
答:20**年底建檔立卡工作開展以來,以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為識別標準,20**年為2800元,20**年為2855元,2016、20**年為2952元,2018、20**年為2995元。
24.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識別程序是什麼?
答: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程序是指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的貧困人口識別程序。一核,入戶核實農戶收支狀況;二看,詳細查看家庭生產和生活條件;三比,綜合比較農戶收入、住房、財產狀況;四評議,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形成建檔立卡初選名單,依次開展村民小組、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五公示,即對評議後的建檔立卡名單在本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報鄉鎮審核後分別在該行政村和鄉鎮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公示,無異議報縣區複審後在縣區和鄉鎮進行兩次公告,最後由農戶、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鄉鎮、縣區五級確認。
25.不能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七種情況是什麼?
答:(1)家庭成員(父母子女關係、養父母養子女關係)或法定贍養人、撫養人中有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由財政統發工資且在編的,或在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工作相對穩定、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軍烈屬除外)的。(2)家中有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文書、副支書、副主任的。(3)家庭擁有5萬元以上消費型小轎車、大型農用車、大型農機具或工程機械的。(4)在城鎮購買商品房、商鋪(因易地扶貧搬遷和災後重建等原因在城鎮、園區購入安置性房產的除外)的。(5)家庭成員擁有企業或股份,實際出資並分紅的(因農村「三變」改革而增加的農戶財產性收入以及小商店、小賣部、小商小販等用於維持家庭生計的除外)。(6)家庭為當地種養業大戶或家庭成員長期從事各類工程承包、發包等盈利性活動的,長期雇用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7)為享受精準扶貧政策,不如實提供家庭收入和資產情況,經核實屬故意隱瞞或放棄、轉移財產的。對雖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原因,生活仍處在貧困狀態,經評議確認,鄉(鎮)政府及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核實無誤並經縣(市、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後,識別納入建檔立卡範圍。
26.貧困人口退出驗收收入標準是多少。
答:省定退出驗收收入標準20**年為3500元,20**年為3700元,20**年為3500元,20**年為3800元。
27.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兩摸底」指。
答:兩摸底,指對「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兩類對象進行摸底。邊緣戶:對非建檔立卡人口中,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且存在因學、因病、因災等潛在致貧風險的,認定為邊緣戶,存在「七不准」情況之一的農戶,原則上不能認定為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對已脫貧人口中,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且存在因學、因病、因災、產業失敗、就業不穩等潛在返貧風險的,標識為脫貧監測戶。
28.什麼是教育扶貧?
答:指國家教育部門為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和受教育程度,所採取的一系列傾斜和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六項:營養膳食補助、「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貼、助學貸款和助學金等學生資助、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以及務工培訓。
29.什麼是「兩免一補」?
答:為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除學雜費;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髮放生活補助,從20**年秋學期起,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戶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範圍。
30.什麼是「雨露計劃」?
答:根據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職業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需要,按照國務院扶貧辦要求,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含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職業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統籌安排財政扶貧資金,按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標準進行補助。
31.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無輟學學生指的是什麼?
答:全村常住人口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沒有輟學學生(因病休學和因殘疾、智障而不能上學、輟學、休學的除外)。對輕度殘疾、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就讀要求的,優先安排在就近的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不能到校就讀、需要專人護理的,確定送教教師,採取送教進社區、進兒童福利機構、進家庭的方式實施義務教育。
32.基本醫療有保障。
答: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1)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因參軍、就學、務工、婚姻等原因在異地已經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當年繳費期結束後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生兒及因服刑、死亡、失聯等原因無法參保的不計算在內。(2)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傾斜政策。(3)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照「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的救治原則,加強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配備合格醫務人員,消除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空白點」,實現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制度保障。
33.什麼是健康扶貧?
答:指通過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實施疾病分類救治、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手段,讓貧困人口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
34.村衛生室的標準是什麼?
答:每個行政村有1所衛生室。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行政村衛生室面積達到60平方米,「四室」分開(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不承擔預防接種任務的衛生室可不設公共衛生室);常住人口800人以下的行政村有村衛生室(常住人口300人以下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衛生室,加掛牌子);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單獨設置的行政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聯合設置的行政村和臨時醫療點有固定的合格鄉村醫生服務。
35.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標準是什麼?
答:農村住房安全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貧困戶原有主要居住用房(自建房)經鑑定達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鑑定技術導則(試行)》中「a、b」級標準的,視為住房安全,並由縣級建設部門或專業鑑定機構出具鑑定報告,縣級建設部門出具住房安全達標認定書。貧困戶原有主要居住用房鑑定為「c、d」級的,應列人國家危房改造計劃並完成改造,改造後的房屋應到達《農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設要求(試行)》確定的標準並通過縣級建設部門組織的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後,由縣級住建部門出具竣工和住房安全達標認定書。c級危房應進行修繕加固,d級危房必須拆除重建。農村危房改造4類重點補助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含優撫對象及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家庭)、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按照「兩州一縣」、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及其他縣(市、區)三個層面實行差異化補助標準。我區20**年執行標準:①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補助4萬元,其中,財政資金3萬元,幫扶單位1萬元。②低保戶(含優撫對象及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家庭),戶均補助3萬元。③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戶均補助4萬元。④其他農戶,財政資金戶均補助2萬元。
答:補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2.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兩個確保」是指。
答: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
3.「三個格外」是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各類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
4.「四個切實」是指。
答: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5.「五個一批」是指。
答: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6.「六個精準」內容是什麼?
答: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xxx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7.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是什麼?
答:到20**年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8.黨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基本方略是什麼?
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9.黨中央提出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是什麼?
答: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
10.黨中央要求扶貧工作五級書記一起抓,指的是哪五級。
答:省、市、縣、鄉、村。
11.黨中央提出的深度貧困特徵是什麼?
答:「兩高、一低、一差、三重」。「兩高」即貧困人口占比高、貧困發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礎設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
12.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是如何提出的。
答: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xxx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要求。20**年10月,黨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共享發展。20**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全面部署,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13.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不斷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解決好哪4個問題。
答: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這4個問題?
14.貫徹精準扶貧要求的「四個明確」是什麼?
答: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
15.每年的「扶貧日」是哪一天。
答:經國務院批准,從20**年起,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20**年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
16.「兩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麼?
答: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17.「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的內容是什麼?
答:三落實:即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三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三保障: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
18.「四個不摘」指的是什麼?
答: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19.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xxx時作出「八個著力」重要指示,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第一,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第二,著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第三,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第四,著力推進扶貧開發,儘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第五,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第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第七,著力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八,著力改進幹部作風,提高黨和政府公信力。
20.深度貧困地區的「三區三州」是指哪裡。
答:三區:xxx、四省藏區(xxx省、xxx省、xxx省、xxx省)、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州:xxx涼山州、xxx怒江州、xxx臨夏州。
21.xxx的「兩州一縣」是指哪裡。
答:臨夏州、甘南州和天祝縣。
22.貧困戶致貧原因有哪幾個類型。
答:致貧原因包括因病、因殘、因災、因學、缺技術、缺勞力、缺資金、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和其它等。
23.國家貧困線標準(貧困戶識別標準)是什麼?
答:20**年底建檔立卡工作開展以來,以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為識別標準,20**年為2800元,20**年為2855元,2016、20**年為2952元,2018、20**年為2995元。
24.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識別程序是什麼?
答: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程序是指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的貧困人口識別程序。一核,入戶核實農戶收支狀況;二看,詳細查看家庭生產和生活條件;三比,綜合比較農戶收入、住房、財產狀況;四評議,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形成建檔立卡初選名單,依次開展村民小組、村兩委和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五公示,即對評議後的建檔立卡名單在本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報鄉鎮審核後分別在該行政村和鄉鎮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公示,無異議報縣區複審後在縣區和鄉鎮進行兩次公告,最後由農戶、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鄉鎮、縣區五級確認。
25.不能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七種情況是什麼?
答:(1)家庭成員(父母子女關係、養父母養子女關係)或法定贍養人、撫養人中有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由財政統發工資且在編的,或在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工作相對穩定、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軍烈屬除外)的。(2)家中有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文書、副支書、副主任的。(3)家庭擁有5萬元以上消費型小轎車、大型農用車、大型農機具或工程機械的。(4)在城鎮購買商品房、商鋪(因易地扶貧搬遷和災後重建等原因在城鎮、園區購入安置性房產的除外)的。(5)家庭成員擁有企業或股份,實際出資並分紅的(因農村「三變」改革而增加的農戶財產性收入以及小商店、小賣部、小商小販等用於維持家庭生計的除外)。(6)家庭為當地種養業大戶或家庭成員長期從事各類工程承包、發包等盈利性活動的,長期雇用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7)為享受精準扶貧政策,不如實提供家庭收入和資產情況,經核實屬故意隱瞞或放棄、轉移財產的。對雖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原因,生活仍處在貧困狀態,經評議確認,鄉(鎮)政府及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核實無誤並經縣(市、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後,識別納入建檔立卡範圍。
26.貧困人口退出驗收收入標準是多少。
答:省定退出驗收收入標準20**年為3500元,20**年為3700元,20**年為3500元,20**年為3800元。
27.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兩摸底」指。
答:兩摸底,指對「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兩類對象進行摸底。邊緣戶:對非建檔立卡人口中,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且存在因學、因病、因災等潛在致貧風險的,認定為邊緣戶,存在「七不准」情況之一的農戶,原則上不能認定為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對已脫貧人口中,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且存在因學、因病、因災、產業失敗、就業不穩等潛在返貧風險的,標識為脫貧監測戶。
28.什麼是教育扶貧?
答:指國家教育部門為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和受教育程度,所採取的一系列傾斜和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六項:營養膳食補助、「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貼、助學貸款和助學金等學生資助、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以及務工培訓。
29.什麼是「兩免一補」?
答:為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除學雜費;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向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髮放生活補助,從20**年秋學期起,將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戶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四類家庭經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範圍。
30.什麼是「雨露計劃」?
答:根據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職業教育工作開展的實際需要,按照國務院扶貧辦要求,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含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職業教育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統籌安排財政扶貧資金,按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標準進行補助。
31.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無輟學學生指的是什麼?
答:全村常住人口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沒有輟學學生(因病休學和因殘疾、智障而不能上學、輟學、休學的除外)。對輕度殘疾、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就讀要求的,優先安排在就近的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不能到校就讀、需要專人護理的,確定送教教師,採取送教進社區、進兒童福利機構、進家庭的方式實施義務教育。
32.基本醫療有保障。
答: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1)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因參軍、就學、務工、婚姻等原因在異地已經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當年繳費期結束後新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生兒及因服刑、死亡、失聯等原因無法參保的不計算在內。(2)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傾斜政策。(3)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按照「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的救治原則,加強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配備合格醫務人員,消除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空白點」,實現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有制度保障。
33.什麼是健康扶貧?
答:指通過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實施疾病分類救治、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手段,讓貧困人口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
34.村衛生室的標準是什麼?
答:每個行政村有1所衛生室。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行政村衛生室面積達到60平方米,「四室」分開(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不承擔預防接種任務的衛生室可不設公共衛生室);常住人口800人以下的行政村有村衛生室(常住人口300人以下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衛生室,加掛牌子);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單獨設置的行政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鄉村醫生;聯合設置的行政村和臨時醫療點有固定的合格鄉村醫生服務。
35.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標準是什麼?
答:農村住房安全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貧困戶原有主要居住用房(自建房)經鑑定達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鑑定技術導則(試行)》中「a、b」級標準的,視為住房安全,並由縣級建設部門或專業鑑定機構出具鑑定報告,縣級建設部門出具住房安全達標認定書。貧困戶原有主要居住用房鑑定為「c、d」級的,應列人國家危房改造計劃並完成改造,改造後的房屋應到達《農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設要求(試行)》確定的標準並通過縣級建設部門組織的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後,由縣級住建部門出具竣工和住房安全達標認定書。c級危房應進行修繕加固,d級危房必須拆除重建。農村危房改造4類重點補助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含優撫對象及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家庭)、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按照「兩州一縣」、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及其他縣(市、區)三個層面實行差異化補助標準。我區20**年執行標準:①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補助4萬元,其中,財政資金3萬元,幫扶單位1萬元。②低保戶(含優撫對象及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家庭),戶均補助3萬元。③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戶均補助4萬元。④其他農戶,財政資金戶均補助2萬元。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