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裡,八十年代。一小伙子與親表弟去大河裡爆魚,結果表弟丟雷管慢了點,手被爆沒有了,姑父姑母要求娶了表妹,結果還真結婚了。只因小伙接替父親吃國家糧。
我們從不談愛,因為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是需要付出的,我把一切關係都看成勞務關係,天天把愛掛在嘴上的人,都是一毛不拔的人,女人的青春非常短暫,一個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時候。
女人各方面讓這個男人感覺到舒適,男人在物質上是需要多給予一點的,因為兩個人青春的價碼和周期是不同的,而不是冠於愛之名,要求平等,無法平等。
但如果這個女人他沒有付出什麼,沒有做出情緒價值的給予、肉體價值的貢獻,那可以中斷這段勞務關係。
我們衡量任何關係都很有止損點,可以前期讓點利,給點試用期,但你把我這當食堂,天天來白嫖,覺得自己很牛逼,不付錢不付出,趁早滾。
當然其他的這些付出都沒有錢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賺取真金白銀才是最難、最耗精力的事情,其他的都很容易買到,不管是你買春也好,買衣服也好。
玩戶外野釣,想爆護,靈活的思維+做足準備工作,才有機會。當然你說今天運氣好,下竿就是「鈍口」,拋第一竿就是「大貨接口」,開場就是「大師」,也不是不可能,一句話——野釣,屁股坐對了,剩下的就是「體力活」
(爆護可不得拉到手軟嗎)。
獲取出魚的位置是王道:
①釣友那打探,有優質的釣魚圈子,好釣位的鎖定,可能只要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就可以獲取。
②自己去踩點,沒事去河邊轉轉,那邊出魚不出魚,一眼去看個「真相」。釣友告訴你的不一定真,你看到的「爆護」好位置,確定性強。
③養窩,有資源好的地方,別著急忙慌釣,花點時間養個窩子出來,儘量和「老釣位」錯開,儘量自己開開闢新釣位。每個釣魚人都要有自信,要相信——「今天我釣了,這個釣位以後就是後來者的老釣位」
④釣魚人都「偵察兵」,選擇資源好的釣位,要有判斷能力,並迅速根據所見,制定出野釣策略,這一點我攤開來說:
看到魚大~針對性的安排大魚線組,鈎號鈎形。魚小~針對性的準備釣小魚的裝備。魚情快竿子用硬一點。魚情一般,竿子軟點而做好耐心守釣的心理預期…。
總結強調:
野釣,資源為王,找魚釣是第一位。
爆護,摒棄幻想,堅持多釣是王道。
腐敗,說去說來,就是三招,一是制度讓其不能腐,二是教育讓其不想腐,三是法律讓其不敢腐。實踐下來,一是制度漏洞還有,短時間很難完全堵住。二是教育不靈光,社會風氣目前如此。第三條應該最管用,效果卻不最佳。因為,犯罪成本太低。即使出了事,進去我一個,受益一大家。一些老虎貪污了幾個億,卻照樣活下來,不過是換一地點,換一種方式生活而已。槍聲不響,貪官不慌。正因此,理應從第三條入手,加大法律懲處,才能擊中要害!解放初期,劉青山、張子善地位多高,貢獻多大?殺一儆百,說斃就斃!國人震懾,立竿見影,管了多年!這個例子,有說服力!老頭慷慨激昂,眾人面面相覷,沒有說話,走了。(文章來自碼字的老詹)
親戚之間能不聯繫就不聯繫。能不來往就不來往。親戚家有事,不通知就裝不知道,過後也不打聽。除了父母想你過的好,別人都是你窮了瞧不起,富了嫉妒恨,少摻和那些人際關係,過好自己的生活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