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喬大戶和西門慶陰差陽錯結了親家,西門慶單方面認為喬家只是有錢的普通人家,和自己門不當戶不對,一開始還有些悶悶不樂,後來打聽到喬家有一門做皇親的喬五太太,聽說了結親的事,好不歡喜,到李瓶兒生日的時候也要來走走,甚至還已經送了禮物過來。西門慶知道喬家有個皇親,家裡又有堆積如山的禮物,心裡的落差總算有個補償,每日也開心起來了。
於是走來上房,與吳月娘、大妗子、李瓶兒商議怎麼邀請喬大戶一家,才算得體不失禮數。大妗子畢竟還是老薑夠辣,立馬就提出一個合理的建議:請一個媒人,作為兩家往來的中間人。中國古代,除了男女婚姻之間需要門當戶對,媒妁之約之外,上流人家的禮儀往來,往往也少不了媒婆在中間進行調節。於是西門慶拍板決定就請馮媽媽來當這個中間人。馮媽媽對西門慶可謂是大有幫助,從之前幫忙介紹王六兒的女兒給翟管家做小妾,到後來撮合西門慶與王六兒廝混,都是馮媽媽一手完成的,可見在業務能力上是絕對讓西門慶信得過的。除了業務能力強之外,西門慶選擇馮媽媽也是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馮媽媽幫了他這麼多,西門慶自然會照顧她的生意,當作對她的報答?
很快,西門慶就寫了八個請體貼,央人請來馮媽媽,同玳安拿著帖盒兒到喬太太、喬五太太、尚舉人等家裡,請十五日來赴李瓶兒生日宴。同時,又讓陳敬濟和賁四穿著青衣在十四日送蒸酥點心、羹果食物,連同許多衣物、一對小金手鐲、四個金寶石戒指等許多物品過去。在這裡面有一個小細節,之前在西門慶送宋蕙蓮布做衣服的時候就說過,古代的人穿衣服的顏色是和其身份地位有關聯的,紅色紫色是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穿的,其反色綠色青色則是身份地位較低,一般是下人穿的。陳敬濟是西門慶的女婿,自古以來女婿為尊,西門慶讓陳敬濟穿著綠色衣服去送禮,很明顯有失禮數。想當年,陳洪家還沒有出事的時候,西門慶可是把「八十萬禁軍楊提督的親家陳洪的兒子陳敬濟」一直掛在嘴上啊,到處宣揚我上面有人。如今陳家落難,西門慶就把本應該為尊的女婿作為下人來使用,似乎有點缺德了。不過再細細一想,書中所描述的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缺乏人情味,一切都是金錢至上,一切為權力讓道的社會。
李瓶兒生日一事,還引起了另外兩個人的爭鬥。之前我們講過,院中的李桂姐拜了吳月娘做乾娘,此後就自覺身份地位升高,比自己的同僚吳銀兒高一等,在酒會上坐在吳月娘旁邊,對吳銀兒頤指氣使,甚至還要求吳銀兒唱歌給吳月娘聽,其實也就是唱給她自己聽。這一系列舉動可把吳銀兒給氣壞了。過後,應伯爵出了一個絕妙的對策給吳銀兒來對付李桂姐,那就是讓吳銀兒拜李瓶兒為乾娘,挫一挫李桂姐的銳氣。於是借著李瓶兒生日這個絕佳的機會,吳銀兒遵照先前應伯爵教的尋靠山,拿了四盒禮,兩方銷金汗巾,一雙女鞋,送與李瓶兒上壽,順便就拜了乾女兒。吳銀兒第二天才來,看見吳銀兒早早就在這裡,悄悄地問吳月娘,才知道吳銀兒昨天就來了,而且還拜李瓶兒作乾娘了。書中用「如此這般」別有深意,語氣詞「了」也用得微妙,一方面是指月娘說得詳細,另一方面暗示月娘也有些不爽、嫉妒,意思是我剛收個乾女兒,你李瓶兒也要收個乾女兒,明擺著是與我對著干。李桂姐,聽了表面上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心裡難受得很。從那之後,吳銀兒和李桂姐兩人的積怨是越來越深,兩人之間甚至都不說話,暗暗地鬥著法?
正月十四,被邀請的眾位官太太們都準時來到西門府上,準備為李瓶兒慶賀生日,順便一起過中國傳統大節日元宵節。到這裡,書中已經是第四次寫到元宵節,佳節元宵,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題材,而作為中國第一部由文人創作的章回體小說,如此重大的節日更是不可或缺。
來參加聚會的都有誰呢?自然是有喬大戶家的女眷,此外還有夏提刑的娘子,大家都是乘大轎而來,排軍喝道,場面好不壯觀。這次聚會的主角是各家的女眷,而西門慶作為唯一一個男郎,如果也參與到裡面,似乎就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自己也算識趣,約了應伯爵、謝希大往獅子街的房子裡去了。可能是早有策劃,還帶了一架煙火,還叫了個廚子,抬了兩食盒下飯菜蔬,兩壇金華酒去。男人的聚會怎麼能少了彈唱的歌手,所以董嬌兒、韓玉釧兒也應約而至?
反而是在邀請王六兒的時候出了點狀況。本來已先使玳安到王六兒的獅子街新居去接,玳安也說得明白,「爹說請韓大嬸那裡晚夕看放煙火。」並找了藉口,「因叫了兩個唱的,沒人陪他。」我猜測是女兒嫁得不錯,又在縣城最繁華地段有了別墅,王六兒就少了積極性,笑著找藉口:「我羞刺刺,怎麼好去的,你韓大叔知道不嗔?」在玳安看來,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也沒必要裝吧!兩人正說著,就見韓道國回家了,印證玳安所言非虛,並表示西門慶也請了他,催促「你還不收拾哩!」王六兒又叮囑韓道國道:「不知多咱才散,你到那裡坐回就來罷,家裡沒人。」這番夫妻親密讓人驚悚,這是怎樣的一個變態家庭夫妻關係,作者蘭陵笑笑生寫生活又是那麼自然真實,洞察世道人心如此深刻、幽微,讓人感嘆。當代文學即使有人敢寫這種另類現象,恐怕也通不過審查關,於是乎我們的社會與人性沒有了陰暗,充滿光明的正能量?
正是:萬井人煙錦繡圍,香車寶馬鬧如雷。鰲山聳出青雲上,何處遊人不看來。
於是走來上房,與吳月娘、大妗子、李瓶兒商議怎麼邀請喬大戶一家,才算得體不失禮數。大妗子畢竟還是老薑夠辣,立馬就提出一個合理的建議:請一個媒人,作為兩家往來的中間人。中國古代,除了男女婚姻之間需要門當戶對,媒妁之約之外,上流人家的禮儀往來,往往也少不了媒婆在中間進行調節。於是西門慶拍板決定就請馮媽媽來當這個中間人。馮媽媽對西門慶可謂是大有幫助,從之前幫忙介紹王六兒的女兒給翟管家做小妾,到後來撮合西門慶與王六兒廝混,都是馮媽媽一手完成的,可見在業務能力上是絕對讓西門慶信得過的。除了業務能力強之外,西門慶選擇馮媽媽也是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馮媽媽幫了他這麼多,西門慶自然會照顧她的生意,當作對她的報答?
很快,西門慶就寫了八個請體貼,央人請來馮媽媽,同玳安拿著帖盒兒到喬太太、喬五太太、尚舉人等家裡,請十五日來赴李瓶兒生日宴。同時,又讓陳敬濟和賁四穿著青衣在十四日送蒸酥點心、羹果食物,連同許多衣物、一對小金手鐲、四個金寶石戒指等許多物品過去。在這裡面有一個小細節,之前在西門慶送宋蕙蓮布做衣服的時候就說過,古代的人穿衣服的顏色是和其身份地位有關聯的,紅色紫色是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穿的,其反色綠色青色則是身份地位較低,一般是下人穿的。陳敬濟是西門慶的女婿,自古以來女婿為尊,西門慶讓陳敬濟穿著綠色衣服去送禮,很明顯有失禮數。想當年,陳洪家還沒有出事的時候,西門慶可是把「八十萬禁軍楊提督的親家陳洪的兒子陳敬濟」一直掛在嘴上啊,到處宣揚我上面有人。如今陳家落難,西門慶就把本應該為尊的女婿作為下人來使用,似乎有點缺德了。不過再細細一想,書中所描述的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缺乏人情味,一切都是金錢至上,一切為權力讓道的社會。
李瓶兒生日一事,還引起了另外兩個人的爭鬥。之前我們講過,院中的李桂姐拜了吳月娘做乾娘,此後就自覺身份地位升高,比自己的同僚吳銀兒高一等,在酒會上坐在吳月娘旁邊,對吳銀兒頤指氣使,甚至還要求吳銀兒唱歌給吳月娘聽,其實也就是唱給她自己聽。這一系列舉動可把吳銀兒給氣壞了。過後,應伯爵出了一個絕妙的對策給吳銀兒來對付李桂姐,那就是讓吳銀兒拜李瓶兒為乾娘,挫一挫李桂姐的銳氣。於是借著李瓶兒生日這個絕佳的機會,吳銀兒遵照先前應伯爵教的尋靠山,拿了四盒禮,兩方銷金汗巾,一雙女鞋,送與李瓶兒上壽,順便就拜了乾女兒。吳銀兒第二天才來,看見吳銀兒早早就在這裡,悄悄地問吳月娘,才知道吳銀兒昨天就來了,而且還拜李瓶兒作乾娘了。書中用「如此這般」別有深意,語氣詞「了」也用得微妙,一方面是指月娘說得詳細,另一方面暗示月娘也有些不爽、嫉妒,意思是我剛收個乾女兒,你李瓶兒也要收個乾女兒,明擺著是與我對著干。李桂姐,聽了表面上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心裡難受得很。從那之後,吳銀兒和李桂姐兩人的積怨是越來越深,兩人之間甚至都不說話,暗暗地鬥著法?
正月十四,被邀請的眾位官太太們都準時來到西門府上,準備為李瓶兒慶賀生日,順便一起過中國傳統大節日元宵節。到這裡,書中已經是第四次寫到元宵節,佳節元宵,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題材,而作為中國第一部由文人創作的章回體小說,如此重大的節日更是不可或缺。
來參加聚會的都有誰呢?自然是有喬大戶家的女眷,此外還有夏提刑的娘子,大家都是乘大轎而來,排軍喝道,場面好不壯觀。這次聚會的主角是各家的女眷,而西門慶作為唯一一個男郎,如果也參與到裡面,似乎就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自己也算識趣,約了應伯爵、謝希大往獅子街的房子裡去了。可能是早有策劃,還帶了一架煙火,還叫了個廚子,抬了兩食盒下飯菜蔬,兩壇金華酒去。男人的聚會怎麼能少了彈唱的歌手,所以董嬌兒、韓玉釧兒也應約而至?
反而是在邀請王六兒的時候出了點狀況。本來已先使玳安到王六兒的獅子街新居去接,玳安也說得明白,「爹說請韓大嬸那裡晚夕看放煙火。」並找了藉口,「因叫了兩個唱的,沒人陪他。」我猜測是女兒嫁得不錯,又在縣城最繁華地段有了別墅,王六兒就少了積極性,笑著找藉口:「我羞刺刺,怎麼好去的,你韓大叔知道不嗔?」在玳安看來,這都是公開的秘密,也沒必要裝吧!兩人正說著,就見韓道國回家了,印證玳安所言非虛,並表示西門慶也請了他,催促「你還不收拾哩!」王六兒又叮囑韓道國道:「不知多咱才散,你到那裡坐回就來罷,家裡沒人。」這番夫妻親密讓人驚悚,這是怎樣的一個變態家庭夫妻關係,作者蘭陵笑笑生寫生活又是那麼自然真實,洞察世道人心如此深刻、幽微,讓人感嘆。當代文學即使有人敢寫這種另類現象,恐怕也通不過審查關,於是乎我們的社會與人性沒有了陰暗,充滿光明的正能量?
正是:萬井人煙錦繡圍,香車寶馬鬧如雷。鰲山聳出青雲上,何處遊人不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