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福寺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早期建築,為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四十三米,底面直徑十一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體逐層疊澀內收,略呈優美的拋物紅形。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用青石築砌,塔身外壁鑲嵌50多類磚雕像,人物造型有唐代遺風,塔內分七層,盤旋而上,可至塔頂,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2、瓦崗寨遺址。
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的根據地。瓦崗北與黃河的白馬渡口臨近,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於攻守,是軍事戰略要地,農民起義軍為自衛和聚集力量,在瓦崗築了一個土圍子稱瓦崗寨。
3、.民俗博物院。
國家2a級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婚俗廳、紡織廳、生產廳、生活廳、民間工藝廳五個展廳和文源。
4、歐陽書院。
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5、森林公園。
華北地區唯一以平原森林為特色的森林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早期建築,為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四十三米,底面直徑十一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體逐層疊澀內收,略呈優美的拋物紅形。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用青石築砌,塔身外壁鑲嵌50多類磚雕像,人物造型有唐代遺風,塔內分七層,盤旋而上,可至塔頂,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2、瓦崗寨遺址。
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的根據地。瓦崗北與黃河的白馬渡口臨近,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於攻守,是軍事戰略要地,農民起義軍為自衛和聚集力量,在瓦崗築了一個土圍子稱瓦崗寨。
3、.民俗博物院。
國家2a級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婚俗廳、紡織廳、生產廳、生活廳、民間工藝廳五個展廳和文源。
4、歐陽書院。
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全國四大書院之一。
5、森林公園。
華北地區唯一以平原森林為特色的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