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生於1968年5月,現年46歲,199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志曾任過村治安主任、村委主任。自1998年12月擔任村支部書記至今。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位村級父母官,同志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來,他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踐行基層黨員先進性,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受到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實現了村莊經濟和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連續多年被鄉里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2012年黨支部榮獲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一、建班子,密切幹群關係
原村幹部由於思想不純,作風不正,工作不實,群眾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群眾之間的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群眾與群眾之間,群眾與幹部之間,幹部與幹部之間矛盾十分突出,各類打架鬥毆事件經常發生。同志接任村支部書記後常說:「當幹部要干就干出個樣子來,為村民服務,只有這樣村民才能支持我們工作」。村村兩委在他的帶領下,互相支持,把「兩委」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團結有力的好班子,一心促經濟發展,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調解糾紛到謀劃發展,帶領群眾致富。事事他都親歷親為,以身作則,重塑了基層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新形象,贏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二、抓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村原來交通閉塞,受出行難、灌溉條件差等基礎條件的限制,導致群眾致富難,經濟發展慢。關注民生,大力發展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同志工作的一個核心理念,幾年中,他對村級基礎設施進行建改。改變村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眾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條幹凈整潔的水泥路成為村兩委的共識,但是資金方面實在是困難太大,直至2008年5月同志克服各種困難,多方籌集資金,硬化了村內主幹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寫了群眾走泥巴路的歷史,為了達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還經常組織黨員幹部對村內道路定時清掃維護,徹底改善了廣大群眾的生活環境。
村兩委幹部在的帶領,抓住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這一關鍵,跑資金,上項目,充分利用國家南水北調項目,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下大力氣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修復和新打機井63眼,整修田間道路3000多米,地下管線4000多米,使全村2200畝耕地達到了「田成方、渠成網、旱能澆、澇能排」,為農業高產穩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優環境,建設文明和諧新農村
按照「依託縣城、對接縣城、融入縣城」的指導思想,村村兩委在支部書記領導下拓寬思路,順利完成平安大道段、人民路東延征地工作,改變了村離城區近,但交通條件閉塞的狀況。總投資9000萬元、占地13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村整村搬遷項目,也順利展開,目前14棟樓計6萬平方米正在建設,用於村整村搬遷安置用房。項目建成後,將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的居住條件,讓群眾也搬進適宜人居的文明和諧新社區。
特殊的環境造就了樸實耿直的稟性。他一心為公無私利,言辭不多幹勁大。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他的領導下村無綜治案件,社會事業進步很大。人民安居樂業,農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然而他並沒有滿足,書記表示:「自己做的工作還很不夠,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將誠心誠意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以實際行動帶領村的群眾奔向小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位村級父母官,同志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來,他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踐行基層黨員先進性,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受到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實現了村莊經濟和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連續多年被鄉里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2012年黨支部榮獲市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一、建班子,密切幹群關係
原村幹部由於思想不純,作風不正,工作不實,群眾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群眾之間的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群眾與群眾之間,群眾與幹部之間,幹部與幹部之間矛盾十分突出,各類打架鬥毆事件經常發生。同志接任村支部書記後常說:「當幹部要干就干出個樣子來,為村民服務,只有這樣村民才能支持我們工作」。村村兩委在他的帶領下,互相支持,把「兩委」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團結有力的好班子,一心促經濟發展,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調解糾紛到謀劃發展,帶領群眾致富。事事他都親歷親為,以身作則,重塑了基層幹部在人民群眾中的新形象,贏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和諧融洽。
二、抓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
村原來交通閉塞,受出行難、灌溉條件差等基礎條件的限制,導致群眾致富難,經濟發展慢。關注民生,大力發展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同志工作的一個核心理念,幾年中,他對村級基礎設施進行建改。改變村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眾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條幹凈整潔的水泥路成為村兩委的共識,但是資金方面實在是困難太大,直至2008年5月同志克服各種困難,多方籌集資金,硬化了村內主幹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寫了群眾走泥巴路的歷史,為了達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還經常組織黨員幹部對村內道路定時清掃維護,徹底改善了廣大群眾的生活環境。
村兩委幹部在的帶領,抓住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這一關鍵,跑資金,上項目,充分利用國家南水北調項目,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下大力氣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修復和新打機井63眼,整修田間道路3000多米,地下管線4000多米,使全村2200畝耕地達到了「田成方、渠成網、旱能澆、澇能排」,為農業高產穩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優環境,建設文明和諧新農村
按照「依託縣城、對接縣城、融入縣城」的指導思想,村村兩委在支部書記領導下拓寬思路,順利完成平安大道段、人民路東延征地工作,改變了村離城區近,但交通條件閉塞的狀況。總投資9000萬元、占地13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村整村搬遷項目,也順利展開,目前14棟樓計6萬平方米正在建設,用於村整村搬遷安置用房。項目建成後,將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的居住條件,讓群眾也搬進適宜人居的文明和諧新社區。
特殊的環境造就了樸實耿直的稟性。他一心為公無私利,言辭不多幹勁大。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他的領導下村無綜治案件,社會事業進步很大。人民安居樂業,農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然而他並沒有滿足,書記表示:「自己做的工作還很不夠,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我將誠心誠意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以實際行動帶領村的群眾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