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是關係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布局,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xx鎮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關係到全鎮能否從根本上解決鎮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此,結合xx鎮實際,在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
一、基本情況。
xx鎮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位於淮河中游南岸、大通區東北部,素有淮南市「東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64.6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轄11個行政村:xx村、外窯村、窯河村、方樓村、雲南崗村、紅光村、馬廟村、馬崗村、余巷村、張郢村、泉源村;1個社區:xx社區。xx鎮是一個千年古鎮,歷史悠久,為盛唐」七大瓷都」之一,以」秦墟」、」古瓷」並稱,是中外馳名的古」壽州窯」發源地,現存古壽州窯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xx鎮境內有安徽xx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四軍紀念林及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的洞山觀音寺等景點,已成為淮南周邊乃至皖北地區著名的「旅遊名片」,逐步形成了以xx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生態游」和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重點的「紅色游」兩大旅遊帶。xx鎮與懷遠、鳳陽、定遠三縣交界,境內有206國道、淮南東站及窯河航道,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二、調研問題。
為把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包村幹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調查研究,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彙報、與農戶面對面溝通等方式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調研結果顯著,我們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瓶頸因素。
(一)鄉村規劃不全。各村建築物規劃不健全、功能不齊全。農村公路、物流、供氣、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未實現全覆蓋。農村醫療和教育水平,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等設施相對落後。產地批發市場、產銷對接、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滯後,物流經營成本高。農村垃圾收集收運和污水處理能力有限,先進技術要素向鄉村擴散滲透力不強。
(二)土地集約化利用低、強制化手段不足。長期以來土地資源的粗放低效利用,耕作制度被忽視,農業的結構不合理。由於生產資料不斷上漲,農業成本大大增加,而農業產品的收購價格較低,種地經濟效益不高,出現了撂荒、休閒農作。水資源缺乏同樣是影響xx鎮土地利用的最大障礙,乾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供給的主要制約因素。天然雨水不足,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也不十分豐富。同時存在耕地保護考核體系還不夠完善,對開墾耕地的後續管理缺少必要的措施。
(三)農村產業原始化生產,缺少深加工、市場、下游產業鏈配套。由於經濟發展落後,觀念傳統,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影響,依然保留著傳統的耕種方式,事事都要靠人力,生產力較為低下。沒有強大的產業基礎,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農村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集中度低,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不健全。產業項目缺少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產業體系的配套,無法滿足其生存和發展需要。
(四)缺少集中統一農業生產,規劃資金缺口大。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和中國傳統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單打獨鬥的思想觀念急需轉變,農村地塊小、分散,難以機械化耕作,規整土地資金缺口大;對於統一集中的農業生產,政府服務、生產標準、銷售渠道,還亟待提高配套、做得更好。鄉村振興,短板就是農村基礎設施。xx鎮規劃沿高塘湖修建聯通各村的環湖路,但鄉村建設資金需求缺口巨大,政府財力難以支撐,而社會資本參與動力不足;絕大部分村集體收入較低,缺乏主導鄉村振興的基本能力。
三、工作打算。
(一)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深刻領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大部署,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糧食生產,抓好農作物及退耕林木病蟲害預測及防治工作,確保連片農作物及退耕林木沒有大面積病蟲害發生;抓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秋種優良品種引進推廣和市場信息提供,引導農戶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組織生產,促進全鎮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抓好鄉村產業布點規劃,支持休閒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現代化生豬生態養殖為契機,做優做強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實施綠色增效示範行動,大力推進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實施綠色農產品品牌創建工程,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生產。
(二)推動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大整合力度,盤活村級「三資」,多措並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消除集體營收5萬元以下薄弱村。在穩定糧食總產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加快示範園建設。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新增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繼續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動農田水利事業再上新台階,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全面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做好土地流轉工作,提高土地產出率,妥善做好禁養區規模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工作。加快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益,努力打造一批生態農產品xx品牌。
(三)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刻認識優先發展「三農」工作在新發展階段的極端重要性,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及時完成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持續推進美麗xx建設,改善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分步分區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推進環高塘湖沿岸整體規劃,加快實施煙汕線206國道降坡等重點項目。全面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提升,加強對第三方物業公司的監督,包括日常巡查、檢修、水費收繳等工作,以及成立專業應急搶修隊伍,確保農村飲水管道、水錶受損有隊伍、有保障資金。加快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燃氣進鄉村工程,完成自來水管網及水錶入戶工程。加大各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堅決整治中心街周邊車亂停、攤亂擺、線亂拉等頑疾。堅定不移推進「兩治三改」,確保完成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整治。堅決落實國土衛片整治專項工作。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嚴重危房動態「清零」。加大耕地拋荒治理力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持續治理農村人居環境,加大改廁力度。創新鄉村治理,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重而道遠,我們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必將認真遵照上級的指示和安排,大範圍改革,大踏步邁進,奮力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xx建設新征程,全面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這個戰略目標。
一、基本情況。
xx鎮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位於淮河中游南岸、大通區東北部,素有淮南市「東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64.6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轄11個行政村:xx村、外窯村、窯河村、方樓村、雲南崗村、紅光村、馬廟村、馬崗村、余巷村、張郢村、泉源村;1個社區:xx社區。xx鎮是一個千年古鎮,歷史悠久,為盛唐」七大瓷都」之一,以」秦墟」、」古瓷」並稱,是中外馳名的古」壽州窯」發源地,現存古壽州窯遺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xx鎮境內有安徽xx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四軍紀念林及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的洞山觀音寺等景點,已成為淮南周邊乃至皖北地區著名的「旅遊名片」,逐步形成了以xx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生態游」和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重點的「紅色游」兩大旅遊帶。xx鎮與懷遠、鳳陽、定遠三縣交界,境內有206國道、淮南東站及窯河航道,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二、調研問題。
為把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包村幹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調查研究,採取召開座談會、聽取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彙報、與農戶面對面溝通等方式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調研結果顯著,我們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瓶頸因素。
(一)鄉村規劃不全。各村建築物規劃不健全、功能不齊全。農村公路、物流、供氣、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未實現全覆蓋。農村醫療和教育水平,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等設施相對落後。產地批發市場、產銷對接、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滯後,物流經營成本高。農村垃圾收集收運和污水處理能力有限,先進技術要素向鄉村擴散滲透力不強。
(二)土地集約化利用低、強制化手段不足。長期以來土地資源的粗放低效利用,耕作制度被忽視,農業的結構不合理。由於生產資料不斷上漲,農業成本大大增加,而農業產品的收購價格較低,種地經濟效益不高,出現了撂荒、休閒農作。水資源缺乏同樣是影響xx鎮土地利用的最大障礙,乾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供給的主要制約因素。天然雨水不足,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也不十分豐富。同時存在耕地保護考核體系還不夠完善,對開墾耕地的後續管理缺少必要的措施。
(三)農村產業原始化生產,缺少深加工、市場、下游產業鏈配套。由於經濟發展落後,觀念傳統,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影響,依然保留著傳統的耕種方式,事事都要靠人力,生產力較為低下。沒有強大的產業基礎,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農村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集中度低,產業體系和產業鏈條不健全。產業項目缺少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產業體系的配套,無法滿足其生存和發展需要。
(四)缺少集中統一農業生產,規劃資金缺口大。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和中國傳統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單打獨鬥的思想觀念急需轉變,農村地塊小、分散,難以機械化耕作,規整土地資金缺口大;對於統一集中的農業生產,政府服務、生產標準、銷售渠道,還亟待提高配套、做得更好。鄉村振興,短板就是農村基礎設施。xx鎮規劃沿高塘湖修建聯通各村的環湖路,但鄉村建設資金需求缺口巨大,政府財力難以支撐,而社會資本參與動力不足;絕大部分村集體收入較低,缺乏主導鄉村振興的基本能力。
三、工作打算。
(一)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深刻領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重大部署,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糧食生產,抓好農作物及退耕林木病蟲害預測及防治工作,確保連片農作物及退耕林木沒有大面積病蟲害發生;抓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秋種優良品種引進推廣和市場信息提供,引導農戶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組織生產,促進全鎮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抓好鄉村產業布點規劃,支持休閒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發展,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現代化生豬生態養殖為契機,做優做強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實施綠色增效示範行動,大力推進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實施綠色農產品品牌創建工程,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生產。
(二)推動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大整合力度,盤活村級「三資」,多措並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消除集體營收5萬元以下薄弱村。在穩定糧食總產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加快示範園建設。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新增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繼續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動農田水利事業再上新台階,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全面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做好土地流轉工作,提高土地產出率,妥善做好禁養區規模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工作。加快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益,努力打造一批生態農產品xx品牌。
(三)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刻認識優先發展「三農」工作在新發展階段的極端重要性,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及時完成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持續推進美麗xx建設,改善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分步分區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推進環高塘湖沿岸整體規劃,加快實施煙汕線206國道降坡等重點項目。全面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提升,加強對第三方物業公司的監督,包括日常巡查、檢修、水費收繳等工作,以及成立專業應急搶修隊伍,確保農村飲水管道、水錶受損有隊伍、有保障資金。加快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燃氣進鄉村工程,完成自來水管網及水錶入戶工程。加大各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堅決整治中心街周邊車亂停、攤亂擺、線亂拉等頑疾。堅定不移推進「兩治三改」,確保完成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整治。堅決落實國土衛片整治專項工作。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嚴重危房動態「清零」。加大耕地拋荒治理力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持續治理農村人居環境,加大改廁力度。創新鄉村治理,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重而道遠,我們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必將認真遵照上級的指示和安排,大範圍改革,大踏步邁進,奮力開啟新階段現代化美好xx建設新征程,全面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這個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