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基層廣大黨員幹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夜以繼日、事無巨細,真正走到群眾身邊,堅定站在防控一線,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的一線高高飄揚。戰「疫」還在繼續,基層要戴好三隻「口罩」,才能打敗疫情這個魔鬼。
強化政治擔當,基層要戴上具有良好作風的「思想口罩」。面對疫情,基層各級黨員幹部要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政治覺悟,繃緊思想認識的弦,把堅決遏制疫情作為考驗工作作風的「試金石」。為此,許多基層黨員幹部自覺取消春節休假,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主動申請到一線,日行萬步到群眾身邊摸排走訪,因為敲了無數家住戶而淤青破皮的手,幫居民購買生活用品而變身「外賣小哥」,還有人積勞成疾,不幸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無數的黨員幹部在防疫一線踐行初心和使命。但是,也存在黨員幹部違反疫情防控工作紀律、防控疫情履職不力的現象。因此,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讓黨員幹部從思想上清晰認識疫情防控的嚴峻複雜形勢,以紮實過硬的工作作風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政治任務。
注重組織優勢,基層要戴好具有細緻管理的「行動口罩」。面對對春節返鄉人員多、防護意識弱、醫療條件不足,基層工作人員不足、防護設施缺乏、工作量巨大等問題,基層防疫實在是難!這就考驗基層能否轉「危」為「機」,拿出「硬核舉措」,看住門、守住路、管住人,進行科學防控。大數據開拓排查新思路,「土味」宣傳深入人心,網上政務「足不出戶」,簡訊微信釋放防疫大力量……基層要堅持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發揮群防群控的優勢,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在職黨員要主動到社區報道,街鎮黨員幹部要協助村社區入網格入戶巡查宣傳,協調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檢查,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行地毯式追蹤、網格化管理,用實際行動成為群眾生命的守護者。
匯聚群眾力量,基層要戴好具有主動防疫的「心理口罩」。疫情蔓延的不止是病毒,還有各種負面情緒。有人盲目悲觀,不信任官媒信息;有人過度樂觀,不願自我防護,照樣我行我素出門串門,吃嘛嘛香;有人陷入恐慌,忍不住從社交媒體上刷新搜索各種防疫信息,甚至出現了緊張、體溫升高的情況;有人陷入負面信息不可自拔,盲目瘋搶板藍根、雙黃連蔬菜、大米……人心不慌,制度不亂,疫情防控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心靈減壓」,需要社會的關心與支持,需要足夠的防護物資;基層黨員幹部一線宣傳排查,需要家人的支持,一頓香噴噴的飯菜,一通鼓勵的電話;被確診或隔離人員,需要更多的傾聽和關懷;宅家群眾需要自我調節,看書、做手工、親子活動、網絡聚會等增強愉悅感。基層也要及時發布確診患者活動軌跡,動員居民、志願者、非公企業等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傳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引導群眾樂觀自律防疫。
強化政治擔當,基層要戴上具有良好作風的「思想口罩」。面對疫情,基層各級黨員幹部要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政治覺悟,繃緊思想認識的弦,把堅決遏制疫情作為考驗工作作風的「試金石」。為此,許多基層黨員幹部自覺取消春節休假,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主動申請到一線,日行萬步到群眾身邊摸排走訪,因為敲了無數家住戶而淤青破皮的手,幫居民購買生活用品而變身「外賣小哥」,還有人積勞成疾,不幸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無數的黨員幹部在防疫一線踐行初心和使命。但是,也存在黨員幹部違反疫情防控工作紀律、防控疫情履職不力的現象。因此,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讓黨員幹部從思想上清晰認識疫情防控的嚴峻複雜形勢,以紮實過硬的工作作風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政治任務。
注重組織優勢,基層要戴好具有細緻管理的「行動口罩」。面對對春節返鄉人員多、防護意識弱、醫療條件不足,基層工作人員不足、防護設施缺乏、工作量巨大等問題,基層防疫實在是難!這就考驗基層能否轉「危」為「機」,拿出「硬核舉措」,看住門、守住路、管住人,進行科學防控。大數據開拓排查新思路,「土味」宣傳深入人心,網上政務「足不出戶」,簡訊微信釋放防疫大力量……基層要堅持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發揮群防群控的優勢,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在職黨員要主動到社區報道,街鎮黨員幹部要協助村社區入網格入戶巡查宣傳,協調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檢查,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行地毯式追蹤、網格化管理,用實際行動成為群眾生命的守護者。
匯聚群眾力量,基層要戴好具有主動防疫的「心理口罩」。疫情蔓延的不止是病毒,還有各種負面情緒。有人盲目悲觀,不信任官媒信息;有人過度樂觀,不願自我防護,照樣我行我素出門串門,吃嘛嘛香;有人陷入恐慌,忍不住從社交媒體上刷新搜索各種防疫信息,甚至出現了緊張、體溫升高的情況;有人陷入負面信息不可自拔,盲目瘋搶板藍根、雙黃連蔬菜、大米……人心不慌,制度不亂,疫情防控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心靈減壓」,需要社會的關心與支持,需要足夠的防護物資;基層黨員幹部一線宣傳排查,需要家人的支持,一頓香噴噴的飯菜,一通鼓勵的電話;被確診或隔離人員,需要更多的傾聽和關懷;宅家群眾需要自我調節,看書、做手工、親子活動、網絡聚會等增強愉悅感。基層也要及時發布確診患者活動軌跡,動員居民、志願者、非公企業等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傳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引導群眾樂觀自律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