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上半年,團縣委認真貫徹省市縣兩辦綜治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縣綜治工作總體部署要求,全面部署落實,緊緊圍繞建設平安這一總體目標,認真抓好綜合治理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落實責任和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有效維護了社會的穩定,為推動我縣平安建設和綜治工作深入開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
20xx年初,團縣委按照《xx縣20xx年度縣直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和《xx縣20xx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點》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明確團縣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副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對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及時了解和把握縣綜治委對共青團參與綜治工作和創建活動的要求,主動與團內外的相關部門聯繫,共同協調實施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創建活動。
二、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抵禦能力
夯實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思想道德基礎是實現黨的育人宗旨,確保黨的事業蒸蒸日上與社會和諧進步的首要前提。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研究當代青少年的特點和思想教育的規律,積極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方法,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堅持「教育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教育青少年自覺遵紀守法,全面提升青少年防禦抵抗能力。
1、以活動為載體,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緊緊抓住「五四」、「七一」、「十一」、少先隊建隊日等重大紀念日等契機,深入廣泛的開展各項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以各種團、隊活動的開展,潛移默化地幫助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為規範,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月,團縣委組織開展了「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學習黨的基本知識,了解黨的革命歷史與豐功偉績,增進對黨、團、隊組織關係的認識,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以紀念「五四」運動92周年為契機,團縣委下發了《關於開展紀念「五四」運動92周年系列活動的通知》,在全縣團員青年中掀起了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的熱潮。
2、以學校為重點,加強青少年法制和自護教育。以基層團組織為主體,在青少年學生中廣泛開展了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充分發揮縣預防辦職能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xx省實施辦法》,積極參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構築一道預防違法犯罪的思想防線。在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日活動,請來法律專家,為學生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幫助廣大青少年逐步養成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習慣,並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開展防地震、防踏踩、防火災疏散應急演練,提高了青少年在遭遇災害狀況下緊急逃生的技能。3月,xx縣實驗小學的學生走進縣消防中隊,通過聽消防官兵介紹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看展板學習火場逃生知識、緊急疏散應注意的事項,觀摩消防隊員操作液壓救援工具,現場使用滅火器進行消防演練等活動,增強了消防安全意識。此外,還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定期聘請專家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促進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青少年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我保護能力。
三、開展綜合治理,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條件。工作中,團縣委十分注重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改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並以此作為為優化我縣發展環境作貢獻的重要切入點。
1、持續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營造維護青少年權益的良好氛圍。目前,全縣有市級「青少年維權崗」4個,省級「青少年維權崗」1個。在縣公安局建立「青少年維權崗」,繼續深化「安全學校」和「護學崗」創建活動,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縣法院「青少年維權崗」對每一名未成年犯,因人施教,因案施教,對症下藥,感化未成年犯,挽救未成年人。
2、大力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把凈化社會環境作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針對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混亂的狀況,把開展集中整治行動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嚴查到底。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強化對網吧的監督與管理,倡導文明上網。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重點對無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黑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入、存在安全隱患等三個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二是積極凈化青少年文化市場。今年7月份,認真組織配合相關部門清理查繳容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亂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以及宣揚邪教、偽科學、恐怖、暴力的出版物和淫穢色情出版物,對校園及周邊的出版物經營單位重點整頓,嚴厲查處向學生兜售各種有害非法出版物的行為。
三是深入開展「四無」社區創建,動員各社區積極參與爭創活動,進一步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四、發揮服務職能,做好青少年幫教幫扶工作
無論是從青少年自身發展著眼,還是從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考慮,都需要給青少年弱勢群體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始終以做好對青少年弱勢群體的教育、服務和管理為理念,充分發揮服務青年職能,切實開展幫將幫扶工作。
1、加強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幫扶工作。積極聯合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教和矯治工作,教育轉化有不良行為和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幫教青少年刑釋解教人員,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為他們提供法律幫助。一是建立完善少年犯回訪幫教工作機制。探索開展了「四訪」教育活動,通過「庭前訪」、「判後訪」、「服刑期訪」、「釋放後訪」,教育和挽救違法少年,使他們走上新岸。二是做好社區內青少年管理。建立了回鄉釋解青年檔案,每回來一個就聯繫幫教小組進行幫教,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家庭情況,制訂可行的安置方案,協調有關部門在一些方面給予傾斜,及時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2、加強閒散青少年和家庭困難青少年的幫教幫扶工作。通過摸底排查、建檔立卡等措施,摸清底數、家庭情況、心理特徵、目前狀況等,做到生活上解困,學習上幫助,行為上糾偏,就業上扶持,使幫教幫扶對象得到實際幫助。關愛進城務工青年,積極開展針對進城務工青年的培訓、醫療救助活動,年初至今累計培訓400餘名。大學新生助學活動是團縣委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一。團縣委不斷完善受助學生檔案,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擴大助學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20xx年以來,xx團縣委共爭取到希望工程項目8個,合計資金10萬元,給希望小學建起了體育園地、美術教室、音樂教室。
3、加強「留守孩」的關愛管理工作。加大同學校的橫向聯繫,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開通了學生管理專線電話,建立了家、校聯繫檔案,學生成長檔案,建立了委託監護人制度。一是依託法律專業人士、青少年工作者、「五老」人士、自願為青少年服務的社區青年等綜合力量,採取跟蹤教育、管理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思想包袱、就業難題;二是加強家長與子女的溝通,在學校開設「親情電話」,並要求留守孩子尤其是「學困生」家長找到學校某教師做自己孩子的委託監護人,並在政教處簽訂協議,對高中轉校生簽訂「借讀」協議;三是突出教育管理工作,實行「留守生」普查登記,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留守生」談心制度,經常性的對「留守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極大地填補了留守孩子的管理真空。
五、廣泛組織動員,積極參與社會平安建設
堅持黨建帶團建,切實加強社區共青團和少先隊的組織建設,把進城務工青年、待業青年、下崗青年和新經濟組織員工等游離於共青團傳統組織體系之外的群體組織起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使團組織成為動員和組織青少年參與平安建設和綜合治理的組織依託。
1、深化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以團建為基礎、以陣地為依託,組織和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青年文明號的建設和服務。通過開展「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行動」、青年文明號助學等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加強信用教育,投身信用實踐,倡導社會新風尚。
2、積極參與群防群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廣大青少年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在維護社會治安的實踐中經受鍛鍊,爭當維護。
社會穩定的先鋒。
3、大力實施青年志願者行動。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著力激發和引導青年、社區居民參與志願服務的熱情,健全社區志願服務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不斷深化服務文明縣城創建、愛心助成長等志願服務活動,活躍社區青年工作,和諧社區人際關係,服務社區建設發展。
20xx年上半年,團縣委圍繞綜合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團縣委將繼續在縣委和縣綜治委的領導下,按照全縣綜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的目標任務,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參與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構建和諧xx、創建平安xx作出新的貢獻。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
20xx年初,團縣委按照《xx縣20xx年度縣直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和《xx縣20xx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點》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明確團縣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副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對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及時了解和把握縣綜治委對共青團參與綜治工作和創建活動的要求,主動與團內外的相關部門聯繫,共同協調實施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創建活動。
二、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抵禦能力
夯實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思想道德基礎是實現黨的育人宗旨,確保黨的事業蒸蒸日上與社會和諧進步的首要前提。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研究當代青少年的特點和思想教育的規律,積極探索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方法,通過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堅持「教育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教育青少年自覺遵紀守法,全面提升青少年防禦抵抗能力。
1、以活動為載體,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緊緊抓住「五四」、「七一」、「十一」、少先隊建隊日等重大紀念日等契機,深入廣泛的開展各項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以各種團、隊活動的開展,潛移默化地幫助青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為規範,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3月,團縣委組織開展了「紅領巾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學習黨的基本知識,了解黨的革命歷史與豐功偉績,增進對黨、團、隊組織關係的認識,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以紀念「五四」運動92周年為契機,團縣委下發了《關於開展紀念「五四」運動92周年系列活動的通知》,在全縣團員青年中掀起了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的熱潮。
2、以學校為重點,加強青少年法制和自護教育。以基層團組織為主體,在青少年學生中廣泛開展了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充分發揮縣預防辦職能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xx省實施辦法》,積極參與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構築一道預防違法犯罪的思想防線。在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日活動,請來法律專家,為學生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幫助廣大青少年逐步養成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習慣,並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開展防地震、防踏踩、防火災疏散應急演練,提高了青少年在遭遇災害狀況下緊急逃生的技能。3月,xx縣實驗小學的學生走進縣消防中隊,通過聽消防官兵介紹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看展板學習火場逃生知識、緊急疏散應注意的事項,觀摩消防隊員操作液壓救援工具,現場使用滅火器進行消防演練等活動,增強了消防安全意識。此外,還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定期聘請專家進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促進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青少年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我保護能力。
三、開展綜合治理,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條件。工作中,團縣委十分注重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改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並以此作為為優化我縣發展環境作貢獻的重要切入點。
1、持續開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進一步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營造維護青少年權益的良好氛圍。目前,全縣有市級「青少年維權崗」4個,省級「青少年維權崗」1個。在縣公安局建立「青少年維權崗」,繼續深化「安全學校」和「護學崗」創建活動,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縣法院「青少年維權崗」對每一名未成年犯,因人施教,因案施教,對症下藥,感化未成年犯,挽救未成年人。
2、大力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把凈化社會環境作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來抓。針對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混亂的狀況,把開展集中整治行動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嚴查到底。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強化對網吧的監督與管理,倡導文明上網。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重點對無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黑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進入、存在安全隱患等三個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二是積極凈化青少年文化市場。今年7月份,認真組織配合相關部門清理查繳容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亂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以及宣揚邪教、偽科學、恐怖、暴力的出版物和淫穢色情出版物,對校園及周邊的出版物經營單位重點整頓,嚴厲查處向學生兜售各種有害非法出版物的行為。
三是深入開展「四無」社區創建,動員各社區積極參與爭創活動,進一步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四、發揮服務職能,做好青少年幫教幫扶工作
無論是從青少年自身發展著眼,還是從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考慮,都需要給青少年弱勢群體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始終以做好對青少年弱勢群體的教育、服務和管理為理念,充分發揮服務青年職能,切實開展幫將幫扶工作。
1、加強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幫扶工作。積極聯合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教和矯治工作,教育轉化有不良行為和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幫教青少年刑釋解教人員,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為他們提供法律幫助。一是建立完善少年犯回訪幫教工作機制。探索開展了「四訪」教育活動,通過「庭前訪」、「判後訪」、「服刑期訪」、「釋放後訪」,教育和挽救違法少年,使他們走上新岸。二是做好社區內青少年管理。建立了回鄉釋解青年檔案,每回來一個就聯繫幫教小組進行幫教,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家庭情況,制訂可行的安置方案,協調有關部門在一些方面給予傾斜,及時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2、加強閒散青少年和家庭困難青少年的幫教幫扶工作。通過摸底排查、建檔立卡等措施,摸清底數、家庭情況、心理特徵、目前狀況等,做到生活上解困,學習上幫助,行為上糾偏,就業上扶持,使幫教幫扶對象得到實際幫助。關愛進城務工青年,積極開展針對進城務工青年的培訓、醫療救助活動,年初至今累計培訓400餘名。大學新生助學活動是團縣委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之一。團縣委不斷完善受助學生檔案,多方籌措資金,進一步擴大助學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20xx年以來,xx團縣委共爭取到希望工程項目8個,合計資金10萬元,給希望小學建起了體育園地、美術教室、音樂教室。
3、加強「留守孩」的關愛管理工作。加大同學校的橫向聯繫,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開通了學生管理專線電話,建立了家、校聯繫檔案,學生成長檔案,建立了委託監護人制度。一是依託法律專業人士、青少年工作者、「五老」人士、自願為青少年服務的社區青年等綜合力量,採取跟蹤教育、管理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思想包袱、就業難題;二是加強家長與子女的溝通,在學校開設「親情電話」,並要求留守孩子尤其是「學困生」家長找到學校某教師做自己孩子的委託監護人,並在政教處簽訂協議,對高中轉校生簽訂「借讀」協議;三是突出教育管理工作,實行「留守生」普查登記,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留守生」談心制度,經常性的對「留守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極大地填補了留守孩子的管理真空。
五、廣泛組織動員,積極參與社會平安建設
堅持黨建帶團建,切實加強社區共青團和少先隊的組織建設,把進城務工青年、待業青年、下崗青年和新經濟組織員工等游離於共青團傳統組織體系之外的群體組織起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使團組織成為動員和組織青少年參與平安建設和綜合治理的組織依託。
1、深化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以團建為基礎、以陣地為依託,組織和動員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青年文明號的建設和服務。通過開展「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行動」、青年文明號助學等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加強信用教育,投身信用實踐,倡導社會新風尚。
2、積極參與群防群治。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廣大青少年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在維護社會治安的實踐中經受鍛鍊,爭當維護。
社會穩定的先鋒。
3、大力實施青年志願者行動。緊緊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著力激發和引導青年、社區居民參與志願服務的熱情,健全社區志願服務的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不斷深化服務文明縣城創建、愛心助成長等志願服務活動,活躍社區青年工作,和諧社區人際關係,服務社區建設發展。
20xx年上半年,團縣委圍繞綜合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團縣委將繼續在縣委和縣綜治委的領導下,按照全縣綜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的目標任務,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參與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構建和諧xx、創建平安xx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