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則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規規定,結合我車間實際,及時、穩妥地開展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救援、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做到事故事實清楚,責任認定準確,善後處理得當。
二、組織分工
為健全車輛交通事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指揮機構,成立「車輛交通事故處置工作小組」,全面負責車輛交通事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由工隊長任組長,副工隊長任副組長,各班組長任成員。
三、處置預案
1、預案的啟動。
車間所屬車輛一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本預案即正式啟動。
2、事故報告。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當地110報警,並向車間主任和段主管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車輛、乘客及駕駛人員的基本情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已經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受傷情況。
(4)有關部門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的有關情況。
(5)事故性質的初步判斷。
3、事故現場應急救援。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報告後,車間負責人應立即向段領導報告,並立即趕往事故現場,會同工作小組其他成員,協助公安交警等部門組織調集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對有關責任人採取相應的監控措施,並做好善後接待安排、聯絡溝通等後勤保障和協調工作。
4、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
車間主任負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事故調查期間,有關人員必須隨時接受詢問、調查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不得擅離職守。
事故調查處理的主要內容:
(1)查明事故經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
(2)查明事故原因,認定事故性質。
(3)分析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建議。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範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建議。
四、有關要求
1、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組織嚴密,指揮有序,穩妥得當。
2、要及時準確報告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為應急救援工作贏得時間,並採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事態。
3、要加強與公安交巡警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後工作。
4、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現場人員要及時搶救傷員,注意保護現場。不得隱瞞不報、緩報、謊報事故情況。
5、有關人員在事故應急救援、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中要服從安排、聽從指揮,積極配合。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規規定,結合我車間實際,及時、穩妥地開展道路交通事故的應急救援、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做到事故事實清楚,責任認定準確,善後處理得當。
二、組織分工
為健全車輛交通事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指揮機構,成立「車輛交通事故處置工作小組」,全面負責車輛交通事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由工隊長任組長,副工隊長任副組長,各班組長任成員。
三、處置預案
1、預案的啟動。
車間所屬車輛一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本預案即正式啟動。
2、事故報告。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當地110報警,並向車間主任和段主管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車輛、乘客及駕駛人員的基本情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已經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受傷情況。
(4)有關部門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的有關情況。
(5)事故性質的初步判斷。
3、事故現場應急救援。
接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報告後,車間負責人應立即向段領導報告,並立即趕往事故現場,會同工作小組其他成員,協助公安交警等部門組織調集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對有關責任人採取相應的監控措施,並做好善後接待安排、聯絡溝通等後勤保障和協調工作。
4、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
車間主任負責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事故調查期間,有關人員必須隨時接受詢問、調查並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不得擅離職守。
事故調查處理的主要內容:
(1)查明事故經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
(2)查明事故原因,認定事故性質。
(3)分析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建議。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範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建議。
四、有關要求
1、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組織嚴密,指揮有序,穩妥得當。
2、要及時準確報告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為應急救援工作贏得時間,並採取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事態。
3、要加強與公安交巡警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全力配合做好事故處理和善後工作。
4、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現場人員要及時搶救傷員,注意保護現場。不得隱瞞不報、緩報、謊報事故情況。
5、有關人員在事故應急救援、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中要服從安排、聽從指揮,積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