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要求,金融系統需要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推進全行廉潔文化建設,使金融系統清保持正廉潔的狀態,正常運行。同時根據農發行總行「內控綜合治理行動」三年規劃工作部署以及地方銀保監局「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活動要求,金融系統還應築牢規範發展根基,建立規範發展長效機制。由此看出金融系統廉潔文化建設與「行業規範年」均要求我們合規、自律、堅守職責,廉潔文化建設要以「行業規範年」活動為載體,推動金融系統的全面持續高質量發展。
金融系統廉潔文化主要包含三大特徵:一是金融系統的全局性,即要在全金融系統打造良好廉潔氛圍;二是管理的權力性,即金融系統的領導幹部需要廉潔自律;三是參與的職責性,主要表現為全系統的從業人員應愛崗敬業,遵守行業紀律,履行好自身職責。
一、合規穩健經營,為金融系統發展之基
金融系統歷史上發生的違規擔保、違規借款等事件數不勝數,不僅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相關責任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嚴重損害了金融系統的社會形象,教訓極其深刻。合規管理出現問題多是由於內控機制管控及監督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高管人員審慎經營意識不強,合規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造成的。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人本身合規意識的淡薄。「清廉」者,首先要經得起誘惑。從古到今,經不起利益誘惑從而越過合規的避風塘,迷失自己的人大有人在。身處金融系統,錢袋子近在咫尺,更要常常提醒自己要懷有警戒之心,練就「火眼金睛」。我行系統內也持續性開展一系列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活動,多起鮮活的案例令人警醒。某些領導幹部身居重要崗位,但因政治意識、紀律意識淡漠,分不清「親」和「清」,被利益遮蔽了雙眼,從而知法犯法,由金融系統的監管者、管理者淪為風險製造者。作為金融系統從業人員,面對繁多的利益誘惑,要下意識在心裡給自己亮起紅燈,守住規矩的底線,以蓮為范,潔身自愛,才方得始終。
開展「行業規範年」活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而規範經營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和必然要求。如果不能把規範管理工作提升到全局的高度加以重視,就會導致基礎管理弱化、風險不斷累積,高質量發展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因此,開展「行業規範年」活動,是對制度體系的一次「大規範」,是對規範管理的一次「大排查」,是對發現問題的一次「大整改」。只有深層次查找制度的短板,找補齊制度漏洞,摸清規範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找准問題方向,抓好問題整改落實,由表及里,推進流程再造、制度創新,從根本上建立起規範經營、規範操作的長效機制。
二、打造合規氛圍,需提升自律意識
「廉潔」文化,中國自古有之。無數文人學士一腔熱血投身於官場之間,「廉潔」二字時常可流傳傳頌。中國自古封建社會中階級格外分明,「廉潔」則更側重於修己修身,依靠做官之人個人的修養和良好品德。進入當今社會,社會文明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廉」二字不再單純是「做官者」的個人追求,更是所有手握權力之人共同的責任與義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金融穩,經濟穩;經濟強,金融強」。身處金融系統,我們要守護的是國家的血脈,每一個金融從業者,都應該認清自己肩負的責任。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構建「清廉」的金融環境,每個員工的自身修養格外重要。提高金融人自我的修養,增強自律意識,打造整體合規氛圍,只有人做到「清廉」才能事「清廉」。
推進「行業規範年」,堅持以活動開展為主線,需強化「道德規範」的重要引領作用,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重視員工的職業操守建設,金融系統高管層要率先垂範,以誠立身、以信立本,提高自律能力;將作風建設與廉潔文化建設相融合,利用榜樣帶動作用,用身邊典型增強說服力,感召力,組織全行幹部職工學習,查找不足,嚴肅整改,帶動全員主動合規、自願合規,強化自律意識;堅持將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在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前期,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關於近期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通報》案件等文件,提高全員廉潔意識,自覺抵制各項誘惑,確保節假日期間風清氣正。以「行業規範年」活動為抓手,持續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讓員工時時刻刻牢記廉潔文化,做到入腦入心。
三、堅定理想信念,守住自身道德底線
做到「清廉」,就要清楚自己的職責與責任,並努力做到盡職盡責。要圍繞自身的職責為出發點,以堅守職責為準則,才能「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在今年春節之際,本應闔家團圓,但由於新冠肺炎的爆發,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奔赴一線,各行各業大批一線工作者始終堅守崗位,只為了維持全社會的正常運轉,守護全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用行動踐行「堅守」二字的含義。堅守職責便是人在社會中的立足之本。「行業規範年」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弘揚敬業精神、踐行社會責任」都被作為最重要的放在了第一項,可見其意義之大。堅守職責可以說就是金融人的初心。只有知道自己的職責並能準確識別誘惑,才能守住底線守住職業準則從而抵禦誘惑,驅趕誘惑。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我們在踏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種種複雜情況帶來的重重考驗。我們唯有以理想信念作為指引方向的燈塔,才能給我們為國家金融事業貢獻力量的道路上不迷失自我。《大學》提出「三綱領」——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說是古時語言,卻精闢入里,依舊適用於我們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崇高的信仰首先要符合「明德、親民、至善」這樣的入世美德,而實踐信仰則需要「格物致知」。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金融系統從業者,要在加強科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學會巧用知識過渡於實踐,用實踐成果來驗證知識的合理性。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總結和分析問題。「誠意、正心」說的是我們要有真心實意為人做事的態度,端正自己的思想,只有心正才能胸懷坦蕩。只有我們新一代金融青年修身修己,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在工作崗位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信仰正則人正,人正則事正,系統「清廉」方能蔚然成風。
金融系統廉潔文化主要包含三大特徵:一是金融系統的全局性,即要在全金融系統打造良好廉潔氛圍;二是管理的權力性,即金融系統的領導幹部需要廉潔自律;三是參與的職責性,主要表現為全系統的從業人員應愛崗敬業,遵守行業紀律,履行好自身職責。
一、合規穩健經營,為金融系統發展之基
金融系統歷史上發生的違規擔保、違規借款等事件數不勝數,不僅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相關責任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嚴重損害了金融系統的社會形象,教訓極其深刻。合規管理出現問題多是由於內控機制管控及監督作用發揮不夠,部分高管人員審慎經營意識不強,合規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造成的。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人本身合規意識的淡薄。「清廉」者,首先要經得起誘惑。從古到今,經不起利益誘惑從而越過合規的避風塘,迷失自己的人大有人在。身處金融系統,錢袋子近在咫尺,更要常常提醒自己要懷有警戒之心,練就「火眼金睛」。我行系統內也持續性開展一系列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活動,多起鮮活的案例令人警醒。某些領導幹部身居重要崗位,但因政治意識、紀律意識淡漠,分不清「親」和「清」,被利益遮蔽了雙眼,從而知法犯法,由金融系統的監管者、管理者淪為風險製造者。作為金融系統從業人員,面對繁多的利益誘惑,要下意識在心裡給自己亮起紅燈,守住規矩的底線,以蓮為范,潔身自愛,才方得始終。
開展「行業規範年」活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而規範經營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和必然要求。如果不能把規範管理工作提升到全局的高度加以重視,就會導致基礎管理弱化、風險不斷累積,高質量發展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因此,開展「行業規範年」活動,是對制度體系的一次「大規範」,是對規範管理的一次「大排查」,是對發現問題的一次「大整改」。只有深層次查找制度的短板,找補齊制度漏洞,摸清規範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找准問題方向,抓好問題整改落實,由表及里,推進流程再造、制度創新,從根本上建立起規範經營、規範操作的長效機制。
二、打造合規氛圍,需提升自律意識
「廉潔」文化,中國自古有之。無數文人學士一腔熱血投身於官場之間,「廉潔」二字時常可流傳傳頌。中國自古封建社會中階級格外分明,「廉潔」則更側重於修己修身,依靠做官之人個人的修養和良好品德。進入當今社會,社會文明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廉」二字不再單純是「做官者」的個人追求,更是所有手握權力之人共同的責任與義務。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金融穩,經濟穩;經濟強,金融強」。身處金融系統,我們要守護的是國家的血脈,每一個金融從業者,都應該認清自己肩負的責任。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構建「清廉」的金融環境,每個員工的自身修養格外重要。提高金融人自我的修養,增強自律意識,打造整體合規氛圍,只有人做到「清廉」才能事「清廉」。
推進「行業規範年」,堅持以活動開展為主線,需強化「道德規範」的重要引領作用,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重視員工的職業操守建設,金融系統高管層要率先垂範,以誠立身、以信立本,提高自律能力;將作風建設與廉潔文化建設相融合,利用榜樣帶動作用,用身邊典型增強說服力,感召力,組織全行幹部職工學習,查找不足,嚴肅整改,帶動全員主動合規、自願合規,強化自律意識;堅持將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在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前期,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關於近期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通報》案件等文件,提高全員廉潔意識,自覺抵制各項誘惑,確保節假日期間風清氣正。以「行業規範年」活動為抓手,持續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讓員工時時刻刻牢記廉潔文化,做到入腦入心。
三、堅定理想信念,守住自身道德底線
做到「清廉」,就要清楚自己的職責與責任,並努力做到盡職盡責。要圍繞自身的職責為出發點,以堅守職責為準則,才能「不汲汲於榮名,不戚戚於卑位」。在今年春節之際,本應闔家團圓,但由於新冠肺炎的爆發,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奔赴一線,各行各業大批一線工作者始終堅守崗位,只為了維持全社會的正常運轉,守護全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用行動踐行「堅守」二字的含義。堅守職責便是人在社會中的立足之本。「行業規範年」活動中「遵守職業道德、弘揚敬業精神、踐行社會責任」都被作為最重要的放在了第一項,可見其意義之大。堅守職責可以說就是金融人的初心。只有知道自己的職責並能準確識別誘惑,才能守住底線守住職業準則從而抵禦誘惑,驅趕誘惑。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我們在踏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種種複雜情況帶來的重重考驗。我們唯有以理想信念作為指引方向的燈塔,才能給我們為國家金融事業貢獻力量的道路上不迷失自我。《大學》提出「三綱領」——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說是古時語言,卻精闢入里,依舊適用於我們目前的生活和工作。崇高的信仰首先要符合「明德、親民、至善」這樣的入世美德,而實踐信仰則需要「格物致知」。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金融系統從業者,要在加強科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學會巧用知識過渡於實踐,用實踐成果來驗證知識的合理性。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總結和分析問題。「誠意、正心」說的是我們要有真心實意為人做事的態度,端正自己的思想,只有心正才能胸懷坦蕩。只有我們新一代金融青年修身修己,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在工作崗位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信仰正則人正,人正則事正,系統「清廉」方能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