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召開了十八大,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學習貫徹十大大精神,把廣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造福於全體廣西人民,作為一名專管家電下鄉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糧食訂單補貼等惠農項目的工作人員,我要認真學習十八大精神,掌握十八大精神的深刻內涵,自覺把思想統一到十八大精神上來,把它作為指導思想和工作指針,落實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去,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助推壯鄉趕超跨越。
一、認真學習,充分認識惠民政策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黨和政府推出家電下鄉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糧食訂單補貼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不僅改善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而且促進了經濟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有效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後,全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我們廣西要趕超跨越,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惠民政策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極大地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進一步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發揮聰明才智,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積極投身到小康社會建設中,取得紮實成績。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從講政治、講大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充分認識惠民政策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全面做好惠民政策各項落實工作,讓人民群眾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促進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以人為本,增強落實惠民政策的使命感
落實惠民政策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途徑,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趕超跨越,推動科學發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當前,我們廣西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既是發展機遇期,又是矛盾的凸顯期。在這個階段,群眾的利益問題日益突出,改善民生、維護民利的任務尤為迫切。只有始終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真正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轉化為工作的具體行動,我們才能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公僕意識,增強落實惠民政策的使命感,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讓惠民政策象溫暖的春風飄拂到農民群眾的身上,象滋潤的春雨流淌進農民群眾的心裡,促進社會的進一步和諧與穩定,為各項建設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加強宣傳,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
惠民政策主要涉及農民群眾,以往惠民政策落實遇到很多問題,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很多農民群眾外出打工,長時間不在家,對村裡正在執行的相關惠民政策不知情。二是對惠民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範圍欠廣,造成農民群眾對惠民政策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三是部分鄉村幹部對惠民政策把握不準確,在執行中存在偏差,以致落實惠民政策沒有完全到位。為此,要大力加強宣傳惠民政策,組織村幹部集體學習各項惠民政策,理解和掌握惠民政策的精神實質和具體操作,做到執行惠民政策無偏差,把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讓農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惠民政策。要開闢宣傳欄,以海報、板報等形式廣泛刊登惠民政策,以宣傳單的形式發放到每家每戶,讓農民群眾自己閱讀,了解惠民政策的具體內容。要利用學生放假、外出打工人員回家,農民群眾比較集中的機會,舉辦惠民政策講座,廣泛宣傳惠民政策。通過加強宣傳,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每個農民群眾知道惠民政策,懂得惠民政策,運用惠民政策,這樣既為落實惠民政策打下堅實基礎,又為執行惠民政策提供監督,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惠民政策應有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提高惠民資金利用率
要進一步發揮惠民政策的作用,提高農民群眾的滿意度,要加大惠民資金投入,提高惠民資金利用率。我們要適當提高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的標準,建立農資價格、農產品價格與綜合補貼的聯動機制,逐步擴大糧食補貼的規模,不斷提高標準,縮小農民群眾與其他勞動人員之間的差距。對惠民資金使用,要進行合理的安排、有詳細的記錄,加強資金審核,防止資金浪費的現象發生。實施惠民政策,首先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做好資金預算,在實施過程中對於每項工作要有明確的記錄,對於資金的審批必須要有相關的負責人簽字,並作為年終審核的依據。惠民資金髮放過程中,要增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使財政、資金髮放機構以及相應的服務部門實現聯網操作,切實減少各個部門反覆校對的工作量,切實減少錯誤產生的機率,從而降低惠民資金髮放成本。要加強鄉鎮農民補貼服務網點建設,增加服務渠道,降低農民群眾領取補貼資金的成本。
五、健全制度,規範惠民政策的落實程序
以往惠民政策落實中,由於沒有健全工作制度,以致程序不規範,人為因素多,造成農民群眾意見大,給落實惠民政策打了折扣。因此,要真正落實惠民政策,必須健全工作機制,規範工作程序,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把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讓農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黨和政府的優惠。在落實惠民政策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並及時進行糾正,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為以後惠民政策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典範,形成保證惠民政策落實的一個長效機制。在村裡要成立一個資料管理室,對相關惠民政策落實進行統一管理、檢查,使得村幹部能夠承擔責任,按規則辦事,保證每個環節都符合制度的要求,真正達到為民服務的目的。惠民政策的申請、調查審核、公示以及發放等環節都要公開透明化,方便農民群眾監督,確保惠民政策順暢運行,取得良好成效。
六、強化監督,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
惠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讓農民群眾獲得實惠,增加農民群眾收益,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強化監督,確保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好。要單獨成立一個監督部門,全面監督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實施惠民政策單位的工作情況,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公開、公平、公正,依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惠民資金亂用、冒領等現象。要加大評審考核力度,把惠民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與每位幹部的工作成績相聯繫,並以此作為晉升考核的依據。要增設惠民政策查詢點和監督專線,公開監督電話,增強政策的公開透明性,接受農民群眾的監督,讓農民群眾親自評判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的好壞。通過強化監督,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
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助推壯鄉趕超跨越,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紮實工作,進一步把惠民政策落實好,努力取得優異成績,提高農民群眾對落實惠民政策的滿意度,把農民群眾享受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喜悅之情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投入到火熱的建設事業中,讓壯鄉插上騰飛的翅膀,不斷趕超跨越,取得一個又一個新勝利,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征途上,實現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壯麗藍圖。
一、認真學習,充分認識惠民政策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黨和政府推出家電下鄉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糧食訂單補貼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不僅改善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而且促進了經濟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有效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後,全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我們廣西要趕超跨越,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惠民政策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極大地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進一步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發揮聰明才智,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積極投身到小康社會建設中,取得紮實成績。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從講政治、講大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充分認識惠民政策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全面做好惠民政策各項落實工作,讓人民群眾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促進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以人為本,增強落實惠民政策的使命感
落實惠民政策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途徑,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趕超跨越,推動科學發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當前,我們廣西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既是發展機遇期,又是矛盾的凸顯期。在這個階段,群眾的利益問題日益突出,改善民生、維護民利的任務尤為迫切。只有始終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真正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轉化為工作的具體行動,我們才能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和公僕意識,增強落實惠民政策的使命感,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讓惠民政策象溫暖的春風飄拂到農民群眾的身上,象滋潤的春雨流淌進農民群眾的心裡,促進社會的進一步和諧與穩定,為各項建設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三、加強宣傳,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
惠民政策主要涉及農民群眾,以往惠民政策落實遇到很多問題,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很多農民群眾外出打工,長時間不在家,對村裡正在執行的相關惠民政策不知情。二是對惠民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範圍欠廣,造成農民群眾對惠民政策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三是部分鄉村幹部對惠民政策把握不準確,在執行中存在偏差,以致落實惠民政策沒有完全到位。為此,要大力加強宣傳惠民政策,組織村幹部集體學習各項惠民政策,理解和掌握惠民政策的精神實質和具體操作,做到執行惠民政策無偏差,把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讓農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惠民政策。要開闢宣傳欄,以海報、板報等形式廣泛刊登惠民政策,以宣傳單的形式發放到每家每戶,讓農民群眾自己閱讀,了解惠民政策的具體內容。要利用學生放假、外出打工人員回家,農民群眾比較集中的機會,舉辦惠民政策講座,廣泛宣傳惠民政策。通過加強宣傳,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每個農民群眾知道惠民政策,懂得惠民政策,運用惠民政策,這樣既為落實惠民政策打下堅實基礎,又為執行惠民政策提供監督,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充分發揮惠民政策應有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提高惠民資金利用率
要進一步發揮惠民政策的作用,提高農民群眾的滿意度,要加大惠民資金投入,提高惠民資金利用率。我們要適當提高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的標準,建立農資價格、農產品價格與綜合補貼的聯動機制,逐步擴大糧食補貼的規模,不斷提高標準,縮小農民群眾與其他勞動人員之間的差距。對惠民資金使用,要進行合理的安排、有詳細的記錄,加強資金審核,防止資金浪費的現象發生。實施惠民政策,首先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做好資金預算,在實施過程中對於每項工作要有明確的記錄,對於資金的審批必須要有相關的負責人簽字,並作為年終審核的依據。惠民資金髮放過程中,要增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使財政、資金髮放機構以及相應的服務部門實現聯網操作,切實減少各個部門反覆校對的工作量,切實減少錯誤產生的機率,從而降低惠民資金髮放成本。要加強鄉鎮農民補貼服務網點建設,增加服務渠道,降低農民群眾領取補貼資金的成本。
五、健全制度,規範惠民政策的落實程序
以往惠民政策落實中,由於沒有健全工作制度,以致程序不規範,人為因素多,造成農民群眾意見大,給落實惠民政策打了折扣。因此,要真正落實惠民政策,必須健全工作機制,規範工作程序,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把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讓農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黨和政府的優惠。在落實惠民政策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並及時進行糾正,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為以後惠民政策的實施提供一個良好的典範,形成保證惠民政策落實的一個長效機制。在村裡要成立一個資料管理室,對相關惠民政策落實進行統一管理、檢查,使得村幹部能夠承擔責任,按規則辦事,保證每個環節都符合制度的要求,真正達到為民服務的目的。惠民政策的申請、調查審核、公示以及發放等環節都要公開透明化,方便農民群眾監督,確保惠民政策順暢運行,取得良好成效。
六、強化監督,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
惠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讓農民群眾獲得實惠,增加農民群眾收益,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強化監督,確保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好。要單獨成立一個監督部門,全面監督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實施惠民政策單位的工作情況,確保惠民政策落實公開、公平、公正,依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惠民資金亂用、冒領等現象。要加大評審考核力度,把惠民政策的具體落實情況與每位幹部的工作成績相聯繫,並以此作為晉升考核的依據。要增設惠民政策查詢點和監督專線,公開監督電話,增強政策的公開透明性,接受農民群眾的監督,讓農民群眾親自評判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的好壞。通過強化監督,全面落實好惠民政策。
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助推壯鄉趕超跨越,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紮實工作,進一步把惠民政策落實好,努力取得優異成績,提高農民群眾對落實惠民政策的滿意度,把農民群眾享受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喜悅之情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投入到火熱的建設事業中,讓壯鄉插上騰飛的翅膀,不斷趕超跨越,取得一個又一個新勝利,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征途上,實現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壯麗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