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覺醒年代》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熱播。劇中,演員張桐憑藉其扮演的李大釗一角受到關注,不少觀眾表示,他雖然不是最「形似」的,但演出了李大釗先生的「魂」。
出道近20年,張桐先後出演過《亮劍》《中國近衛軍》《鐵梨花》等影視作品。再次扮演革命者角色,張桐坦言:「這次的表演經歷讓我震撼,革命先驅的信仰激勵著我們前進。」。
「啃一啃這塊硬骨頭」。
當《覺醒年代》的製片方向張桐發出飾演李大釗的邀請時,張桐的內心很糾結。他回憶:「我第一時間從心裡冒出來的想法是:不想演。這裡面包含了敬畏,也有對自己的沒把握。」在他看來,扮演李大釗這樣的歷史人物,既要符合史實,又要演得真實、生動、鮮活,難度太大了。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嘗試「啃一啃這塊硬骨頭」,最終,他決定接下邀約。
「我是抱著敬畏之心和謙虛之心來詮釋這個角色的。把自己的靈魂敞開,去迎接另一個靈魂的到來。」張桐說,表演過程中,他給自己找到了兩個支點,「我覺得李大釗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非常鮮明,那就是要為國家和民族去拼搏、去犧牲。同時,他在面對工人兄弟和農民兄弟時,心是無私敞開的。立場鮮明、善良無私的主體人格,是我走近李大釗的兩個支點。」。
劇中有一場戲,用寫意的鏡頭展現李大釗攀爬長城,象徵他在革命中不斷摸索前行。拍這場戲的那天,劇組選擇了一段野長城,所有人都扛著設備堅持爬完了。「風很大,日頭也曬,過程很艱苦,大家都想到了紅軍長征。」張桐回憶說,「雖然艱苦,但我一路看到很多灌木穿過石頭縫長了出來,當時心中就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的民族和我們的歷史。站在長城極目遠眺,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那一刻,我好像與李大釗先生融為一體了。」。
「兢兢業業打磨技藝」。
張桐本科就讀於南開大學計算機專業,後來選擇去法國里昂藝術戲劇學院攻讀碩士,從此正式踏入演藝行業。他說,自己小時候有兩個夢想,一是當警察,二是當明星。他承認,年輕的自己曾經「心氣兒高」,但在他遠赴法國學藝術的兩年里,「現實社會給我上了一課,發現做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這一「課」,他至今仍在受用,聯繫到實際工作中,便是「踏踏實實投入每一個角色」。
《亮劍》里的魏和尚、《鐵梨花》里的牛旦、《紅槐花》里的程牛兒……雖然過去演的不全是男主角,但張桐對每一個角色都秉承「真誠、投入、謙虛」的態度。「老師曾教我們,要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演戲。作為『80後』演員,我覺得自己更應該肩負起這份傳承的責任,承上啟下,兢兢業業地打磨技藝。」張桐說。
出道近20年,張桐先後出演過《亮劍》《中國近衛軍》《鐵梨花》等影視作品。再次扮演革命者角色,張桐坦言:「這次的表演經歷讓我震撼,革命先驅的信仰激勵著我們前進。」。
「啃一啃這塊硬骨頭」。
當《覺醒年代》的製片方向張桐發出飾演李大釗的邀請時,張桐的內心很糾結。他回憶:「我第一時間從心裡冒出來的想法是:不想演。這裡面包含了敬畏,也有對自己的沒把握。」在他看來,扮演李大釗這樣的歷史人物,既要符合史實,又要演得真實、生動、鮮活,難度太大了。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嘗試「啃一啃這塊硬骨頭」,最終,他決定接下邀約。
「我是抱著敬畏之心和謙虛之心來詮釋這個角色的。把自己的靈魂敞開,去迎接另一個靈魂的到來。」張桐說,表演過程中,他給自己找到了兩個支點,「我覺得李大釗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非常鮮明,那就是要為國家和民族去拼搏、去犧牲。同時,他在面對工人兄弟和農民兄弟時,心是無私敞開的。立場鮮明、善良無私的主體人格,是我走近李大釗的兩個支點。」。
劇中有一場戲,用寫意的鏡頭展現李大釗攀爬長城,象徵他在革命中不斷摸索前行。拍這場戲的那天,劇組選擇了一段野長城,所有人都扛著設備堅持爬完了。「風很大,日頭也曬,過程很艱苦,大家都想到了紅軍長征。」張桐回憶說,「雖然艱苦,但我一路看到很多灌木穿過石頭縫長了出來,當時心中就仿佛感受到了我們的民族和我們的歷史。站在長城極目遠眺,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那一刻,我好像與李大釗先生融為一體了。」。
「兢兢業業打磨技藝」。
張桐本科就讀於南開大學計算機專業,後來選擇去法國里昂藝術戲劇學院攻讀碩士,從此正式踏入演藝行業。他說,自己小時候有兩個夢想,一是當警察,二是當明星。他承認,年輕的自己曾經「心氣兒高」,但在他遠赴法國學藝術的兩年里,「現實社會給我上了一課,發現做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這一「課」,他至今仍在受用,聯繫到實際工作中,便是「踏踏實實投入每一個角色」。
《亮劍》里的魏和尚、《鐵梨花》里的牛旦、《紅槐花》里的程牛兒……雖然過去演的不全是男主角,但張桐對每一個角色都秉承「真誠、投入、謙虛」的態度。「老師曾教我們,要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演戲。作為『80後』演員,我覺得自己更應該肩負起這份傳承的責任,承上啟下,兢兢業業地打磨技藝。」張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