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基層治理缺乏足夠的政治指引、組織保障和社會支持,黑惡勢力就可能乘虛而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關鍵之舉,務必把這個基礎夯實築牢。廣東嚴防黑惡勢力侵蝕基層政權,把清理黑惡勢力和清除黑惡滋生土壤結合起來,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
嶺南入秋,涼意漸濃。廣州市黃埔區劉村,8000多名本地戶籍人口和3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得和諧安寧。
然而就在幾年前,劉村存在著一個成員眾多、犯罪手段惡劣、社會危害嚴重的農村涉黑犯罪集團,而這個黑惡勢力的老大,竟然是一名基層幹部——劉村社區居委會原黨委書記劉永添。
今年8月,這股黑惡勢力被繩之以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等罪名,判處主犯劉永添有期徒刑二十年;其他53名團伙成員分別被判處二十年至兩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消息傳來,劉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案件塵埃落定,但留給人們的思考遠未結束。很多黑惡勢力起於基層,長於村社,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息息相關。掃黑除惡聚焦「治本」,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大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積極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社區黨委書記淪為「黑老大」被繩之以法,涉案被告人54名。
「在蘿崗區(現為黃埔區)劉村地區,存在一個以劉氏家族成員為首的涉黑犯罪團伙;團伙老大,還是當地社區居委會的黨委書記。」時鐘倒回3年前,接到群眾舉報,廣州警方立即組織精幹警力成立「2·25」反黑專案組,聯合相關警種和當地公安分局,對劉氏家族團伙開展了全面偵查,一個特大涉黑犯罪集團的整體脈絡逐步清晰。
劉村的劉氏涉黑團伙以劉永添及其弟劉永東、劉永森三兄弟為首,自2004年左右開始逐步形成。該團伙成立了建築材料供應公司,並糾集當地遊手好閒分子為打手,要麼通過暴力手段爭搶劉村當地的工程由自己承包,要麼以占「乾股」的形式坐享其成;更強行壟斷當地建築工地的原材料供應,如有人不服,便威脅恐嚇,尋釁滋事,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查明案情後,警方抽調300多名警力,編成50個小組同時出擊,一舉抓獲劉氏涉黑團伙成員41名,繳獲作案工具及贓物一大批,凍結資金1700多萬元,扣押保時捷、奔馳、寶馬等車輛11輛。
經審理,這個以基層黨組織書記為「黑老大」的涉黑犯罪團伙被繩之以法。8月15日,廣州中院公布的二審判決書長達167頁、9萬多字;而劉案被告人54名的「規模」,也刷新了該市兩級法院審理的涉黑案件紀錄。
一些黑惡勢力向基層黨組織滲透,加強源頭治理刻不容緩。
如果基層治理缺乏足夠的政治指引、組織保障和社會支持,黑惡勢力就可能乘虛而入。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深入,當地有關部門發現,這並非孤立的現象。
今年3月,廣東梅州警方摧毀一個以該市梅江區三角鎮上坪村原黨支部書記梁某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扣押非法所得3000餘萬元,凍結涉案資金600餘萬元。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面臨的新特點之一,是一些黑惡勢力向基層黨組織滲透,有的頭目直接控制村居「兩委」,有的則把「馬仔」扶持成「兩委」幹部,實現控制基層村居土地、項目、資源的目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關鍵之舉」。為此,廣東省各級組織部門都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擺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位置。
「2·25」專案破獲以來,在黃埔區紀(工)委監委的支持下,劉村社區堅持「一案雙查」,全面落實黨風責任制,對違規違紀黨員處理絕不手軟。其中,對涉案的18名黨員作開除黨籍處理,並在社區內通報,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據黃埔區東區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使劉村脫胎換骨,街道搭建起「五級聯動」治理格局,通過選派社區第一書記,高標準、嚴要求組織選舉,使劉村配齊配強了基層組織。重新搭建完成的黨委班子平均年齡38.6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有4人。新組建的社區黨委逐步完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等制度,深化駐點直聯工作,重點解決因股份分紅、征地補償等引發的村民上訪事件,積極推進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了基層群眾的好評。
「掃黑除惡要治本,必須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統領作用,把清理黑惡勢力和清除黑惡滋生土壤結合起來,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陳曉運說。
打贏掃黑除惡這場硬仗,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
「我倡議大家同黨委和政府一道,參與到『掃黑除惡』鬥爭中來,積極提供線索、配合調查……」9月19日下午,在廣州市花都區資政大夫祠,一場「掃黑除惡宣講」活動引發當地群眾的廣泛關注,檢察官以案說法,鄉賢代表發出全民合力剷除黑惡勢力的倡議。省、市相關單位領導,以及各鎮街、成員單位負責人、村(居)民代表等400多人參加活動。
「要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這場硬仗,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對此,正在廣東開展督導的中央掃黑除惡第八督導組成員、公安部督察專員張俊兵表示。
「防止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必須先把基層組織建設好,堡壘作用發揮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陳曉運建議。
為獲得農村群眾的支持和廣泛參與,花都區在專項行動中,舉行宣講活動50多場,直接受眾1萬多人。同時,在各村推進修編村規民約,將掃黑除惡融入其中,通過村民自治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倡導社會正氣。
來自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的老書記徐就邦說:「我們都是最基層的普通百姓,對黑惡勢力的危害體會最深,但以前都敢怒而不敢言,現在不一樣了,和他們鬥爭也有了底氣。」一位村民坦言,以後他將積極提供線索、配合調查,讓黑惡勢力在基層再無容身之所。
嶺南入秋,涼意漸濃。廣州市黃埔區劉村,8000多名本地戶籍人口和3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得和諧安寧。
然而就在幾年前,劉村存在著一個成員眾多、犯罪手段惡劣、社會危害嚴重的農村涉黑犯罪集團,而這個黑惡勢力的老大,竟然是一名基層幹部——劉村社區居委會原黨委書記劉永添。
今年8月,這股黑惡勢力被繩之以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等罪名,判處主犯劉永添有期徒刑二十年;其他53名團伙成員分別被判處二十年至兩年不等的有期徒刑。消息傳來,劉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案件塵埃落定,但留給人們的思考遠未結束。很多黑惡勢力起於基層,長於村社,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息息相關。掃黑除惡聚焦「治本」,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大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積極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社區黨委書記淪為「黑老大」被繩之以法,涉案被告人54名。
「在蘿崗區(現為黃埔區)劉村地區,存在一個以劉氏家族成員為首的涉黑犯罪團伙;團伙老大,還是當地社區居委會的黨委書記。」時鐘倒回3年前,接到群眾舉報,廣州警方立即組織精幹警力成立「2·25」反黑專案組,聯合相關警種和當地公安分局,對劉氏家族團伙開展了全面偵查,一個特大涉黑犯罪集團的整體脈絡逐步清晰。
劉村的劉氏涉黑團伙以劉永添及其弟劉永東、劉永森三兄弟為首,自2004年左右開始逐步形成。該團伙成立了建築材料供應公司,並糾集當地遊手好閒分子為打手,要麼通過暴力手段爭搶劉村當地的工程由自己承包,要麼以占「乾股」的形式坐享其成;更強行壟斷當地建築工地的原材料供應,如有人不服,便威脅恐嚇,尋釁滋事,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查明案情後,警方抽調300多名警力,編成50個小組同時出擊,一舉抓獲劉氏涉黑團伙成員41名,繳獲作案工具及贓物一大批,凍結資金1700多萬元,扣押保時捷、奔馳、寶馬等車輛11輛。
經審理,這個以基層黨組織書記為「黑老大」的涉黑犯罪團伙被繩之以法。8月15日,廣州中院公布的二審判決書長達167頁、9萬多字;而劉案被告人54名的「規模」,也刷新了該市兩級法院審理的涉黑案件紀錄。
一些黑惡勢力向基層黨組織滲透,加強源頭治理刻不容緩。
如果基層治理缺乏足夠的政治指引、組織保障和社會支持,黑惡勢力就可能乘虛而入。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深入,當地有關部門發現,這並非孤立的現象。
今年3月,廣東梅州警方摧毀一個以該市梅江區三角鎮上坪村原黨支部書記梁某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扣押非法所得3000餘萬元,凍結涉案資金600餘萬元。
當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面臨的新特點之一,是一些黑惡勢力向基層黨組織滲透,有的頭目直接控制村居「兩委」,有的則把「馬仔」扶持成「兩委」幹部,實現控制基層村居土地、項目、資源的目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是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關鍵之舉」。為此,廣東省各級組織部門都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擺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位置。
「2·25」專案破獲以來,在黃埔區紀(工)委監委的支持下,劉村社區堅持「一案雙查」,全面落實黨風責任制,對違規違紀黨員處理絕不手軟。其中,對涉案的18名黨員作開除黨籍處理,並在社區內通報,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據黃埔區東區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使劉村脫胎換骨,街道搭建起「五級聯動」治理格局,通過選派社區第一書記,高標準、嚴要求組織選舉,使劉村配齊配強了基層組織。重新搭建完成的黨委班子平均年齡38.6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有4人。新組建的社區黨委逐步完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等制度,深化駐點直聯工作,重點解決因股份分紅、征地補償等引發的村民上訪事件,積極推進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了基層群眾的好評。
「掃黑除惡要治本,必須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統領作用,把清理黑惡勢力和清除黑惡滋生土壤結合起來,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陳曉運說。
打贏掃黑除惡這場硬仗,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
「我倡議大家同黨委和政府一道,參與到『掃黑除惡』鬥爭中來,積極提供線索、配合調查……」9月19日下午,在廣州市花都區資政大夫祠,一場「掃黑除惡宣講」活動引發當地群眾的廣泛關注,檢察官以案說法,鄉賢代表發出全民合力剷除黑惡勢力的倡議。省、市相關單位領導,以及各鎮街、成員單位負責人、村(居)民代表等400多人參加活動。
「要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這場硬仗,必須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對此,正在廣東開展督導的中央掃黑除惡第八督導組成員、公安部督察專員張俊兵表示。
「防止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必須先把基層組織建設好,堡壘作用發揮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陳曉運建議。
為獲得農村群眾的支持和廣泛參與,花都區在專項行動中,舉行宣講活動50多場,直接受眾1萬多人。同時,在各村推進修編村規民約,將掃黑除惡融入其中,通過村民自治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倡導社會正氣。
來自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的老書記徐就邦說:「我們都是最基層的普通百姓,對黑惡勢力的危害體會最深,但以前都敢怒而不敢言,現在不一樣了,和他們鬥爭也有了底氣。」一位村民坦言,以後他將積極提供線索、配合調查,讓黑惡勢力在基層再無容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