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不斷充實和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布局,打造特色課程,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課程設置求「專」。在主體班次專門設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單元,完善形成1個半月鄉鎮黨委書記班10講、3個月進修班18講、4個半月中青班24講課程體系。採取「總—分—特」邏輯框架,「總」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分」將「8個明確」和「14個堅持」有機融合,「特」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重點內容。舉辦「習近平總書記成長之路系列報告」。打造推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微課30講》。
教材建設求「質」。與復旦大學聯合,選編充分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立場觀點方法的經典論述、篇目,編輯出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選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篇目選編》等教材。與省委政策研究室聯合,編寫《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類編印《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等學習參考資料。
教學改革求「深」。實行擇優競課機制,堅持「凡課必競、質量至上」原則,優中選優確定主體班次課程。健全教學評價機制,將「用學術講政治」要求分值占比提高到60%。創新學員學習指導機制,落實導師跟班制、課題研究導師制、「三帶來」問題研究導師制、經典著作研讀導師制,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組織開展「用學術講政治」示範課評選活動,從17門參評課程中通過競課方式產生優秀課6門,再評選出示範課3門。設立首批8個教研專項工作室。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師資培訓班。推動教學方式方法創新,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情景模擬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的課程比重超過30%。
實踐鍛鍊求「實」。加強教學基地建設,開發建設一批具有山東特色、符合黨員幹部需要的現場教學點。在西校區打造「四五」烈士黨性教育基地。分別與省法院、省地震局、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達成戰略合作,建設法治共享教學實踐基地、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區等現場教學和實訓演練基地。建立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青島國際院士港、費縣「三同」教育、平邑黨性教育等現場教學基地。依託校園網全媒體資源雲平台,開辦「網上黨校」「種金頂學術雲講堂」。開展「學習之路」主題教育,組織學員到梁家河、正定、寧德、浙江等地進行現場教學。
課程設置求「專」。在主體班次專門設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單元,完善形成1個半月鄉鎮黨委書記班10講、3個月進修班18講、4個半月中青班24講課程體系。採取「總—分—特」邏輯框架,「總」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分」將「8個明確」和「14個堅持」有機融合,「特」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重點內容。舉辦「習近平總書記成長之路系列報告」。打造推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微課30講》。
教材建設求「質」。與復旦大學聯合,選編充分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立場觀點方法的經典論述、篇目,編輯出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選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典篇目選編》等教材。與省委政策研究室聯合,編寫《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類編印《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等學習參考資料。
教學改革求「深」。實行擇優競課機制,堅持「凡課必競、質量至上」原則,優中選優確定主體班次課程。健全教學評價機制,將「用學術講政治」要求分值占比提高到60%。創新學員學習指導機制,落實導師跟班制、課題研究導師制、「三帶來」問題研究導師制、經典著作研讀導師制,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組織開展「用學術講政治」示範課評選活動,從17門參評課程中通過競課方式產生優秀課6門,再評選出示範課3門。設立首批8個教研專項工作室。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師資培訓班。推動教學方式方法創新,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情景模擬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的課程比重超過30%。
實踐鍛鍊求「實」。加強教學基地建設,開發建設一批具有山東特色、符合黨員幹部需要的現場教學點。在西校區打造「四五」烈士黨性教育基地。分別與省法院、省地震局、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達成戰略合作,建設法治共享教學實踐基地、省防震減災科技園區等現場教學和實訓演練基地。建立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青島國際院士港、費縣「三同」教育、平邑黨性教育等現場教學基地。依託校園網全媒體資源雲平台,開辦「網上黨校」「種金頂學術雲講堂」。開展「學習之路」主題教育,組織學員到梁家河、正定、寧德、浙江等地進行現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