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也叫鬼節,我的家鄉對於這一個節日可是很有講究的。
在離中元節還有幾天的時候,我們就輪流開始了這個節日,我們那的風俗是在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拿上炮竹,香,以及錢紙到一個特定的地點準備接祖。
在我們開始這一步驟的時候,家裡面的大廳里,以及大門外面都已經搬上了桌上,在桌子上都擺好了吃食。等到鞭炮聲響起,這也就意味著家裡的祖先被我們迎接了回來。
在當天裡,我們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晚上的時候最好不要外出,不能將一些不吉利的話,同樣態度也要擺端正,不可以吊兒郎當的等等。
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好早餐,將早餐端在餐桌上,我們必須等到先祖們用完後才可以去吃,至於怎麼去判斷,我們就是根據上菜的時間,以及飯菜在桌子上擺放的時間來判斷?
這段時間裡,我們要保持香火不斷,蠟燭要亮。以前我也挺迷糊的,為什麼一定要點蠟燭,後來一些長輩們告訴我,蠟燭的光,是為了照亮先祖們的路?
我們這個接祖的活動是前一天傍晚的時候開始,後一天同樣傍晚時分結束。結束的時候同樣需要炮竹,需要迎接時一致的用品,只不過,炮竹的方向變了,接的時候從外往內放,送的時候從內外放。
中元節雖說是一個鬼節,但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懷緬的節日,在這一天裡是我們表達對仙逝先祖的一種懷念,也可以說是一種尊敬。我越長大就越能聽到一些雜說,很多人對於這麼一個節日的活動似乎都認為是一種迷信的行為,這未免太在乎這個節日表面上的含義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節日?節日本身的意義又在何處?其實不過是人類一顆思念、一顆懷源的心罷了?
在離中元節還有幾天的時候,我們就輪流開始了這個節日,我們那的風俗是在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拿上炮竹,香,以及錢紙到一個特定的地點準備接祖。
在我們開始這一步驟的時候,家裡面的大廳里,以及大門外面都已經搬上了桌上,在桌子上都擺好了吃食。等到鞭炮聲響起,這也就意味著家裡的祖先被我們迎接了回來。
在當天裡,我們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晚上的時候最好不要外出,不能將一些不吉利的話,同樣態度也要擺端正,不可以吊兒郎當的等等。
在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好早餐,將早餐端在餐桌上,我們必須等到先祖們用完後才可以去吃,至於怎麼去判斷,我們就是根據上菜的時間,以及飯菜在桌子上擺放的時間來判斷?
這段時間裡,我們要保持香火不斷,蠟燭要亮。以前我也挺迷糊的,為什麼一定要點蠟燭,後來一些長輩們告訴我,蠟燭的光,是為了照亮先祖們的路?
我們這個接祖的活動是前一天傍晚的時候開始,後一天同樣傍晚時分結束。結束的時候同樣需要炮竹,需要迎接時一致的用品,只不過,炮竹的方向變了,接的時候從外往內放,送的時候從內外放。
中元節雖說是一個鬼節,但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懷緬的節日,在這一天裡是我們表達對仙逝先祖的一種懷念,也可以說是一種尊敬。我越長大就越能聽到一些雜說,很多人對於這麼一個節日的活動似乎都認為是一種迷信的行為,這未免太在乎這個節日表面上的含義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節日?節日本身的意義又在何處?其實不過是人類一顆思念、一顆懷源的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