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黨政主要領導到一般的普通幹部、從文風到會風、從大吃大喝到文明餐桌,處處無不清風拂面,八項規定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聚焦「四風」突出問題,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規定和有力舉措,黨員領導幹部的作風問題明顯好轉,八項規定持續得到貫徹落實。但是,一些部門和少數幹部企圖規避「八項規定」,在作風問題上也出現了的新的變異、花樣,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給新時期紀檢監督查處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以基層為視點,就當前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中存在問題、表現形式進行了探析,並提出治理對策措施。
一、當前規避中央八項規定的主要表現
隨著糾正「四風」不斷深入、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各類規避中央八項規定的行為呈現出手段隱蔽、形式多樣、查處困難等特點。
(一)公款消費由明轉暗。一是轉戰公款吃喝地點。「明吃」不敢就「暗吃」,為逃避公眾視線,吃喝地點由賓館、飯店轉移到偏僻食館、鄉村農家樂、單位食堂,賭酒拱豬、賭博打牌由公開場合改為私人家庭、隱蔽小包廂等;更有甚者指定地點消費,與餐館老闆拉攏關係,讓老闆幫忙放哨,充當「看護員」。二是給奢侈品穿上「隱形外衣」。在普通礦泉水瓶里裝茅台、五糧液等高檔酒,把山珍海味說成「家常菜」掩人耳目。三是公款支付曲線報賬。對一次性產生的大額、超額接待費採取「少吃多餐」的形式分開、分批報銷,或者是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將餐票弄成燃油費、辦公用品、慰問困難群眾、活動開支等,以取得「正當理由」實報實銷。大大增加了查處難度。
(二)公車私用繞道而行。一是不嚴格執行公車標識制度,對公車標識使用活套,根據情況「可上可下」、「可公可私」,逃避社會監督。二是公車跑偏現象存在。接送孩子將車輛停放在偏僻角落、學校附近單位,外出吃喝遊玩外採取「送到就回、吃完再接」的假把式,車輪上的腐敗難以剎住。
(三)公款送禮花樣繁多。八項規定出台至今,仍有少數單位和領導認為該送的還是要送,該打點的還是要打點,在送禮的方式上下足功夫。有的節日不送節後送,節後不送伺機送;有的「大禮」不搞一次送,積少成多分批送;有的認為直接送現金目標太大,就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暗中送。可謂用足心計,形式多樣,手段非常隱蔽、高明。
(四)公款旅遊掛羊頭賣狗肉。借培訓、考察、參觀、學習之名安排幹部職工公款旅遊,表面工作做得扎紮實實,各種培訓材料一有盡有,實則培訓3天,旅遊4天,把培訓和旅遊當做一對「孿生兄弟」。有的領導甚至覺得八項規定出台後,幹部職工的福利太少、待遇太差,就以學習為藉口,分批安排幹部職工外出培訓參觀,一切費用實報實銷。
(五)辦公用房換湯不換藥。一種是「改名不換姓」,在超標辦公用房增加多個辦公牌子,表面看上去是「多功能一體室」,實則「一人享用辦公室」;另一種是「增姓不增名」,就是在超標辦公用房內多擺放幾張辦桌、增加幾名「編外人員」,攤低面積,混淆視線,矇騙過關。
(六)大操大辦弄虛作假。為規避婚喪喜慶事宜禁令規定,有的填報桌數演雙簧,上報一個數,實際操辦一個數,將壽宴、婚宴、喜宴分批、分名義、分地點大操大辦遮人眼目。有的變換宴請招式,娃娃滿歲、喬遷新居、老人過壽通過口頭、電話等方式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作客,雖不公開送禮,但紅包照收。
(七)曲解規定推脫責任。有的領導曲解規定用意,處處以八項規定作「擋箭牌」,推脫責任,忽悠下屬,為自己開脫責任找藉口。遇事以規定不允許為由,敷衍了事,簡化過程,滿足於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習慣於依葫蘆畫瓢,「沒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經驗,有了經驗等等看」,樂於「無為而治」,抱有「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消極心態,工作成效不明顯。
出現以上問題,其原因在於:一是思想認識不深刻,缺乏政治敏感性。二是執行紀律不嚴,存在僥倖心理。三是制度和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四是特權思想嚴重。
二、治理的措施建議
(一)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教育是基礎。在教育內容上,要強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的教育,強化法治觀念和道德觀的教育,不斷提高各級幹部的宗旨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政治敏銳性,從思想上築牢不願碰、不敢碰的思想防線。在教育對象上,要突出黨政領導幹部這個重點,充分發揮領導這個「龍頭」的導向作用、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形成作風建設群眾看幹部、幹部看領導,基層看機關的局面。在教育方式上,要實行紀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正面教育反兩典型教育相結合,經常教育和專項教育相結合,形成立體式、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格局。
(二)在組織領導上下功夫。認真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落實黨風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的工作要求,各負其責,種好「責任田」,管好「自家人」。各級黨組織要把作風建設作為重要政治責任狠抓落實,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自覺擔負起宣傳教育的責任、組織領導的責任、監督檢查的責任、率先垂範的責任,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就是失職的意識,從思想上、行動上解決好不願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問題,做到經常抓、長期抓,時刻增強「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的嚴肅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三轉」要求,聚焦中心任務,堅守責任擔當,明確職責定位,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主責部門,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在落實監督責任時,要敢於鐵面執紀,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堅決查處違反黨紀的行為,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始終保持震懾的高壓態勢。
(三)在健全機制上下功夫。一是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認真按照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工作要求,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對一些操作性不強、缺乏剛性約束的制度進行完善修改,特別是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督保障等制度,能量化的最大限度量化,能固化的要明確界限,儘可能減少人為的操作性,使制度真正成為管人、管事、管錢、管權的「尺子」。二是健全完善各項公開制度。堅持把領導幹部報告個人執行八項規定情況作為領導班子、組織生活會、述職述廉和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實現常態化管理。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乾部作風紀律的考評機制。實現對幹部八小時外監督的常態化,將領導幹部「生活圈」、「社交圈」和生活作風等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考核、考察、選拔幹部的重要依據。
(四)在監督檢查上下功夫。一要加強黨內監督。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等黨內監督制度,加大對黨員幹部作風狀況和日常監督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關鍵環節的監管,前移監督關口,及時發現和糾正黨員幹部作風方面的問題。二要拓寬監督渠道。將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媒體監督、作風監督員監督與群眾監督等有效結合起來,藉助五級聯動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具備保密、便捷、快速、有賞的群眾性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網絡,切實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增強監督的合力和實效。三要加大查處力度。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的要求和紀委「一案雙查」制度,對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造成管轄範圍內出現頂風違紀問題的黨委和有關領導,嚴肅追責問責。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頂風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對違反規定並在群眾中反映強烈、社會上影響極壞的堅決實名曝光,充分發揮辦案治本功能,加強警示教育。
一、當前規避中央八項規定的主要表現
隨著糾正「四風」不斷深入、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各類規避中央八項規定的行為呈現出手段隱蔽、形式多樣、查處困難等特點。
(一)公款消費由明轉暗。一是轉戰公款吃喝地點。「明吃」不敢就「暗吃」,為逃避公眾視線,吃喝地點由賓館、飯店轉移到偏僻食館、鄉村農家樂、單位食堂,賭酒拱豬、賭博打牌由公開場合改為私人家庭、隱蔽小包廂等;更有甚者指定地點消費,與餐館老闆拉攏關係,讓老闆幫忙放哨,充當「看護員」。二是給奢侈品穿上「隱形外衣」。在普通礦泉水瓶里裝茅台、五糧液等高檔酒,把山珍海味說成「家常菜」掩人耳目。三是公款支付曲線報賬。對一次性產生的大額、超額接待費採取「少吃多餐」的形式分開、分批報銷,或者是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將餐票弄成燃油費、辦公用品、慰問困難群眾、活動開支等,以取得「正當理由」實報實銷。大大增加了查處難度。
(二)公車私用繞道而行。一是不嚴格執行公車標識制度,對公車標識使用活套,根據情況「可上可下」、「可公可私」,逃避社會監督。二是公車跑偏現象存在。接送孩子將車輛停放在偏僻角落、學校附近單位,外出吃喝遊玩外採取「送到就回、吃完再接」的假把式,車輪上的腐敗難以剎住。
(三)公款送禮花樣繁多。八項規定出台至今,仍有少數單位和領導認為該送的還是要送,該打點的還是要打點,在送禮的方式上下足功夫。有的節日不送節後送,節後不送伺機送;有的「大禮」不搞一次送,積少成多分批送;有的認為直接送現金目標太大,就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暗中送。可謂用足心計,形式多樣,手段非常隱蔽、高明。
(四)公款旅遊掛羊頭賣狗肉。借培訓、考察、參觀、學習之名安排幹部職工公款旅遊,表面工作做得扎紮實實,各種培訓材料一有盡有,實則培訓3天,旅遊4天,把培訓和旅遊當做一對「孿生兄弟」。有的領導甚至覺得八項規定出台後,幹部職工的福利太少、待遇太差,就以學習為藉口,分批安排幹部職工外出培訓參觀,一切費用實報實銷。
(五)辦公用房換湯不換藥。一種是「改名不換姓」,在超標辦公用房增加多個辦公牌子,表面看上去是「多功能一體室」,實則「一人享用辦公室」;另一種是「增姓不增名」,就是在超標辦公用房內多擺放幾張辦桌、增加幾名「編外人員」,攤低面積,混淆視線,矇騙過關。
(六)大操大辦弄虛作假。為規避婚喪喜慶事宜禁令規定,有的填報桌數演雙簧,上報一個數,實際操辦一個數,將壽宴、婚宴、喜宴分批、分名義、分地點大操大辦遮人眼目。有的變換宴請招式,娃娃滿歲、喬遷新居、老人過壽通過口頭、電話等方式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作客,雖不公開送禮,但紅包照收。
(七)曲解規定推脫責任。有的領導曲解規定用意,處處以八項規定作「擋箭牌」,推脫責任,忽悠下屬,為自己開脫責任找藉口。遇事以規定不允許為由,敷衍了事,簡化過程,滿足於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習慣於依葫蘆畫瓢,「沒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經驗,有了經驗等等看」,樂於「無為而治」,抱有「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消極心態,工作成效不明顯。
出現以上問題,其原因在於:一是思想認識不深刻,缺乏政治敏感性。二是執行紀律不嚴,存在僥倖心理。三是制度和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四是特權思想嚴重。
二、治理的措施建議
(一)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教育是基礎。在教育內容上,要強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的教育,強化法治觀念和道德觀的教育,不斷提高各級幹部的宗旨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政治敏銳性,從思想上築牢不願碰、不敢碰的思想防線。在教育對象上,要突出黨政領導幹部這個重點,充分發揮領導這個「龍頭」的導向作用、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形成作風建設群眾看幹部、幹部看領導,基層看機關的局面。在教育方式上,要實行紀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正面教育反兩典型教育相結合,經常教育和專項教育相結合,形成立體式、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格局。
(二)在組織領導上下功夫。認真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落實黨風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的工作要求,各負其責,種好「責任田」,管好「自家人」。各級黨組織要把作風建設作為重要政治責任狠抓落實,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自覺擔負起宣傳教育的責任、組織領導的責任、監督檢查的責任、率先垂範的責任,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就是失職的意識,從思想上、行動上解決好不願管、不敢管、不會管的問題,做到經常抓、長期抓,時刻增強「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的嚴肅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三轉」要求,聚焦中心任務,堅守責任擔當,明確職責定位,把不該管的工作交還主責部門,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在落實監督責任時,要敢於鐵面執紀,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堅決查處違反黨紀的行為,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究一起,始終保持震懾的高壓態勢。
(三)在健全機制上下功夫。一是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認真按照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的工作要求,抓住制度建設這個重點,對一些操作性不強、缺乏剛性約束的制度進行完善修改,特別是公務接待、財務預算和審計、考核問責、監督保障等制度,能量化的最大限度量化,能固化的要明確界限,儘可能減少人為的操作性,使制度真正成為管人、管事、管錢、管權的「尺子」。二是健全完善各項公開制度。堅持把領導幹部報告個人執行八項規定情況作為領導班子、組織生活會、述職述廉和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實現常態化管理。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乾部作風紀律的考評機制。實現對幹部八小時外監督的常態化,將領導幹部「生活圈」、「社交圈」和生活作風等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考核、考察、選拔幹部的重要依據。
(四)在監督檢查上下功夫。一要加強黨內監督。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等黨內監督制度,加大對黨員幹部作風狀況和日常監督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強關鍵環節的監管,前移監督關口,及時發現和糾正黨員幹部作風方面的問題。二要拓寬監督渠道。將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媒體監督、作風監督員監督與群眾監督等有效結合起來,藉助五級聯動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具備保密、便捷、快速、有賞的群眾性手段,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網絡,切實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增強監督的合力和實效。三要加大查處力度。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的要求和紀委「一案雙查」制度,對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得力,造成管轄範圍內出現頂風違紀問題的黨委和有關領導,嚴肅追責問責。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頂風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對違反規定並在群眾中反映強烈、社會上影響極壞的堅決實名曝光,充分發揮辦案治本功能,加強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