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存在的問題
目前,機關工作作風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機關幹部工作紀律不強、工作作風不實、工作熱情不旺、工作勁頭不足、工作動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表現為典型的「動力缺乏症」:一是對工作缺乏敬業的感情。對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厭煩,責任性不強,要求不高,得過且過,應付了事,馬馬虎虎,滿足於一般性常規工作任務的完成。工作紀律散漫,上班遲到早退,無所事事,隨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時間溜之大吉,玩麻將打撲克,有的乾脆成伙結伴下去吃喝玩樂,胡搞亂來,敗壞了黨和幹部的形象;二是對事業缺乏奮鬥的熱情。習慣於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墨守成規,不是積極主動地找事做,而是消極被動地等事做,對工作沒有前瞻性,領導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動一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工作崗位當作是度日養老的港灣;三是對追求缺乏執著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戀舊病」,對事業沒有理想信念,對工作沒有目標追求,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執著追求激情。工作上滿足於完成對付的日常工作,沒有向更高目標努力奮鬥的動力,圖清閒,怕麻煩,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本位主義思想嚴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工作推諉扯皮,拖拖拉拉,應付了事;四是對基層缺乏服務的真情。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害怕觸及困難和矛盾,不願深入基層下到一線,不願調查研究,不願幫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全局觀念和服務意識,衙門作風,效率低下,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有的是把單位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對基層缺乏服務的真情實意。
二、 存在問題的原因
筆者認為機關工作作風存在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
體制機制弊端。由於機關工作人員大都是行政事業編制的吃「皇糧」人員,吃的是大鍋飯,端的是鐵飯碗,坐的鐵交椅。工作上做多做少一個樣,工資上做好做壞一個數,認為「做不做一個數,好不好十五號」,甚至是做多了還會惹來麻煩、引來是非、招來矛盾,從而產生了對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負責任思想;二是管理考核疲軟。機關工作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激勵考核制度,沒有一套「獎優罰劣,褒勤貶懶」的獎懲考核體系,沒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讓,庸者走」的機關人員流動制度。機關工作忙閒不均,苦樂不平,做事的人是少數,議論事的人是多數,工作上沒有緊迫感危機感,沒有目標追求,沒有精神寄託。有的機關人員在一個崗位十幾二十年不變,工作年年打不開局面,但仍然穩坐釣魚船,可謂是「鐵打的軍營不動的兵」,嚴重影響並挫傷了想幹事者的積極性;三是主觀思想被動。有些人長期在機關工作,過慣了按部就班的、老調重彈的穩定日子,平時不注重加強學習和世界觀的改造,養成了懶惰拖拉的工作作風,組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鬆懈,我行我素,拜金主義思想嚴重,過多地考慮計較個人得失。有的對工作心不在焉,人在曹營心在漢,上班時間擅離職守,拿國家的工資,做自己的生意,辦自己的產業,富自己的小家,影響了機關工作的秩序,敗壞了機關工作風氣。
三、幾點對策
1、突出關鍵點,從領導帶頭上加快作風轉變。
領導幹部是加強作風建設的典範和表率,其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班子、一支隊伍、一個單位。因此,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要善於發揮領導這個「龍頭」的導向作用、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努力做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典範,做勤奮好學、調查研究的典範,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典範,做堅持黨性、堅持原則的典範,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典範,形成作風建設群眾看幹部、幹部看領導,基層看機關的局面。
2、強化支撐點,從運作機制上加快作風轉變。
作風建設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長效機制,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一是作風導向機制。狠抓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倡導形成良好的文風、會風、政風和行業風氣,以此形成良好的作風導向。二是作風激勵機制。對作風建設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肯定表揚,對作風渙散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通過扶正壓邪,達到抓兩頭促中間的效果。三是作風監督機制。建立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組成的作風建設監督機構,經常開展督查,通報督查情況,實行黃牌警告和誡免談話。四是作風考核機制。將作風建設納入幹部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範圍,實行一票否決,增強虛功實做的可操作性。。
3、主攻結合點,從選人用人上加快作風轉變。
把作風建設與選人用人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嚴把「入口」關,圍繞「加快發展,轉變作風」這個主題,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進一步嚴格幹部選任標準,大膽選用善於謀劃發展的幹部,善於抓落實的幹部,能幹實事業績突出的幹部,群眾公認的幹部,使用人導向和幹事創業導向統一起來。通過創新用人標準,堵死「熬官」、「混官」、「跑官」的口子,敞開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路子。要加大幹部「出口」力度,對作風不良、群眾反映大的幹部,採取誡免談話、行政處分、黨紀追究等方式給予嚴肅處理,形成正氣上升、邪氣無存的良好用人導向。
4、立足根本點,從制度規範上加快作風轉變。
作風建設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和落實不得力。要保證機關作風的根本好轉,就必須切實抓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實。一是思想作風方面,實行思想彙報制度、個人事項申報制度和領導幹部行為監督檢舉制度等;二是在學風方面,實行在崗業務學習考試製度、集中學習制度、心得體會交流制度;三是在工作作風方面,實行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工作首問制度、考勤考核查崗制度、工作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四是在領導作風方面,實行重大事務集體討論制度、民主生活會議制度、談話誡免制度、外出報告制度;五是在生活作風方面,實行八小時以外監督舉報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及政務接待公布制度。把不斷完善制度、規範制度、落實制度作為作風建設的根本來抓,形成震懾力,推動作風建設步入正規化軌道,促進機關作風的根本好轉。。
幹部工作作風的好壞關乎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和民心向背。如果每一個幹部能隨時隨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時時刻刻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忘黨紀國法,就一定能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當前,幹部工作作風存在一些傾向性問題,部分幹部權欲重、效率低、亂作為,只有「唱功」沒有「做功」。主要表現:一是得過且過不作為。隨著幹部隊伍年輕化的步伐加快,近年來,年齡超過35歲的幹部很少能得到提拔,部分幹部由此感到仕途無望、心灰意冷,身在位而心不在位,工作上消極,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二是不擇手段亂作為。一些幹部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小集團利益和個人私利的工具,他們有選擇性地做上級或群眾交給的工作,對於不能取得利益的事,愛理不理。對於有利益的事,搶著辦,爭著做,甚至不惜違反政策,不惜損害群眾利益。三是濫造政績假作為。一些幹部不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沒有真正地了解當前需要解決什麼,群眾的困難是什麼,為了急於向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否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是否違反群眾意願,大上特上「政績工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留下一個濫攤子,留給群眾一個壞樣子。四是疲於應付無作為。一些幹部抱著「工作求穩、關係求活」的心態,對待工作謹小慎微,滿足於不出亂子。把「進步」的重點放在了處理關係上,講求左右逢源,上下溝通,成天忙碌於吃喝接待,斡旋於領導、同事之間?
當前幹部工作作風上存在的上述問題直接影響和損害黨的形象和威信,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必須採取積極有效的對策予以克服。
一、提高幹部素質,增加幹部作風建設的內在原動力。一是通過學理論,改進工作方法。抓好乾部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幹部以理明事、以事明理的水平,提高幹部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二是通過學法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是每個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有些幹部作風方面出現問題,是因為幹部不懂法,不依法,執法犯法造成。只有堅持學法依法,才不會以粗暴的態度對待群眾,才不會與群眾爭利益。三是通過學技術,增強服務本領。有一技之長的幹部,能與群眾溝通,也最受群眾歡迎。幹部學技術是時代的要求,百姓的期盼。要組織農業技術部門為鄉鎮幹部講授技術課,開展技術比武活動等,激勵幹部掌握一門以上專業技術。這樣才能增強幹部為民服務的本領,拓寬與群眾溝通的渠道。
二、健全管理機制,加大幹部作風建設的制度規範力。不斷完善制度和持之以恆地落實制度,是長期持久地抓好改進幹部作風的主要措施。在實踐中,做到「五變」:一變定性管理為定量管理,實現考核指標數字化。二變精神激勵為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管理,實現幹部待遇差別化。三變注重形式的虛幻管理為講求實效的務實管理,實現制度建設強硬化。四變只獎不罰的管理為恩威並重的綜合管理,實現管理手段多樣化。五變只上不下的單向提升為上下有序的雙向流動,實現人事管理的規範化。
三、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幹部作風建設的外部牽引力。在幹部中倡導一種積極的、強勢的「勤廉文化」,做到大興四種風氣:一是大興學習之風,靠嚴格的學習制度、靠領導的表率作用、靠典型引路、輿論宣傳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二是大興求是之風,以政治的堅定性、理論的指導性、思想的適應性,工作的能動性來要求,從而提高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大興創新之風,實現思維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工作創新,從而開創新的工作局面和業績;四是大興落實之風,狠抓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狠抓目標任務的落實,狠抓責任的落實,形成抓落實促發展的大好工作局面。
目前,機關工作作風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機關幹部工作紀律不強、工作作風不實、工作熱情不旺、工作勁頭不足、工作動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表現為典型的「動力缺乏症」:一是對工作缺乏敬業的感情。對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厭煩,責任性不強,要求不高,得過且過,應付了事,馬馬虎虎,滿足於一般性常規工作任務的完成。工作紀律散漫,上班遲到早退,無所事事,隨心所欲,有的甚至在上班時間溜之大吉,玩麻將打撲克,有的乾脆成伙結伴下去吃喝玩樂,胡搞亂來,敗壞了黨和幹部的形象;二是對事業缺乏奮鬥的熱情。習慣於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墨守成規,不是積極主動地找事做,而是消極被動地等事做,對工作沒有前瞻性,領導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動一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工作崗位當作是度日養老的港灣;三是對追求缺乏執著的激情。普遍存在「冷漠病」和「戀舊病」,對事業沒有理想信念,對工作沒有目標追求,缺乏開拓創新精神和執著追求激情。工作上滿足於完成對付的日常工作,沒有向更高目標努力奮鬥的動力,圖清閒,怕麻煩,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本位主義思想嚴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工作推諉扯皮,拖拖拉拉,應付了事;四是對基層缺乏服務的真情。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害怕觸及困難和矛盾,不願深入基層下到一線,不願調查研究,不願幫基層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全局觀念和服務意識,衙門作風,效率低下,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有的是把單位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對基層缺乏服務的真情實意。
二、 存在問題的原因
筆者認為機關工作作風存在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
體制機制弊端。由於機關工作人員大都是行政事業編制的吃「皇糧」人員,吃的是大鍋飯,端的是鐵飯碗,坐的鐵交椅。工作上做多做少一個樣,工資上做好做壞一個數,認為「做不做一個數,好不好十五號」,甚至是做多了還會惹來麻煩、引來是非、招來矛盾,從而產生了對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負責任思想;二是管理考核疲軟。機關工作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激勵考核制度,沒有一套「獎優罰劣,褒勤貶懶」的獎懲考核體系,沒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讓,庸者走」的機關人員流動制度。機關工作忙閒不均,苦樂不平,做事的人是少數,議論事的人是多數,工作上沒有緊迫感危機感,沒有目標追求,沒有精神寄託。有的機關人員在一個崗位十幾二十年不變,工作年年打不開局面,但仍然穩坐釣魚船,可謂是「鐵打的軍營不動的兵」,嚴重影響並挫傷了想幹事者的積極性;三是主觀思想被動。有些人長期在機關工作,過慣了按部就班的、老調重彈的穩定日子,平時不注重加強學習和世界觀的改造,養成了懶惰拖拉的工作作風,組織觀念淡薄,組織紀律鬆懈,我行我素,拜金主義思想嚴重,過多地考慮計較個人得失。有的對工作心不在焉,人在曹營心在漢,上班時間擅離職守,拿國家的工資,做自己的生意,辦自己的產業,富自己的小家,影響了機關工作的秩序,敗壞了機關工作風氣。
三、幾點對策
1、突出關鍵點,從領導帶頭上加快作風轉變。
領導幹部是加強作風建設的典範和表率,其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個班子、一支隊伍、一個單位。因此,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要善於發揮領導這個「龍頭」的導向作用、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努力做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典範,做勤奮好學、調查研究的典範,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典範,做堅持黨性、堅持原則的典範,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典範,形成作風建設群眾看幹部、幹部看領導,基層看機關的局面。
2、強化支撐點,從運作機制上加快作風轉變。
作風建設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長效機制,為其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一是作風導向機制。狠抓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倡導形成良好的文風、會風、政風和行業風氣,以此形成良好的作風導向。二是作風激勵機制。對作風建設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肯定表揚,對作風渙散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通過扶正壓邪,達到抓兩頭促中間的效果。三是作風監督機制。建立由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組成的作風建設監督機構,經常開展督查,通報督查情況,實行黃牌警告和誡免談話。四是作風考核機制。將作風建設納入幹部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範圍,實行一票否決,增強虛功實做的可操作性。。
3、主攻結合點,從選人用人上加快作風轉變。
把作風建設與選人用人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嚴把「入口」關,圍繞「加快發展,轉變作風」這個主題,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進一步嚴格幹部選任標準,大膽選用善於謀劃發展的幹部,善於抓落實的幹部,能幹實事業績突出的幹部,群眾公認的幹部,使用人導向和幹事創業導向統一起來。通過創新用人標準,堵死「熬官」、「混官」、「跑官」的口子,敞開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路子。要加大幹部「出口」力度,對作風不良、群眾反映大的幹部,採取誡免談話、行政處分、黨紀追究等方式給予嚴肅處理,形成正氣上升、邪氣無存的良好用人導向。
4、立足根本點,從制度規範上加快作風轉變。
作風建設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健全和落實不得力。要保證機關作風的根本好轉,就必須切實抓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實。一是思想作風方面,實行思想彙報制度、個人事項申報制度和領導幹部行為監督檢舉制度等;二是在學風方面,實行在崗業務學習考試製度、集中學習制度、心得體會交流制度;三是在工作作風方面,實行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工作首問制度、考勤考核查崗制度、工作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四是在領導作風方面,實行重大事務集體討論制度、民主生活會議制度、談話誡免制度、外出報告制度;五是在生活作風方面,實行八小時以外監督舉報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及政務接待公布制度。把不斷完善制度、規範制度、落實制度作為作風建設的根本來抓,形成震懾力,推動作風建設步入正規化軌道,促進機關作風的根本好轉。。
幹部工作作風的好壞關乎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和民心向背。如果每一個幹部能隨時隨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時時刻刻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忘黨紀國法,就一定能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當前,幹部工作作風存在一些傾向性問題,部分幹部權欲重、效率低、亂作為,只有「唱功」沒有「做功」。主要表現:一是得過且過不作為。隨著幹部隊伍年輕化的步伐加快,近年來,年齡超過35歲的幹部很少能得到提拔,部分幹部由此感到仕途無望、心灰意冷,身在位而心不在位,工作上消極,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二是不擇手段亂作為。一些幹部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小集團利益和個人私利的工具,他們有選擇性地做上級或群眾交給的工作,對於不能取得利益的事,愛理不理。對於有利益的事,搶著辦,爭著做,甚至不惜違反政策,不惜損害群眾利益。三是濫造政績假作為。一些幹部不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沒有真正地了解當前需要解決什麼,群眾的困難是什麼,為了急於向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不管是否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是否違反群眾意願,大上特上「政績工程」。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留下一個濫攤子,留給群眾一個壞樣子。四是疲於應付無作為。一些幹部抱著「工作求穩、關係求活」的心態,對待工作謹小慎微,滿足於不出亂子。把「進步」的重點放在了處理關係上,講求左右逢源,上下溝通,成天忙碌於吃喝接待,斡旋於領導、同事之間?
當前幹部工作作風上存在的上述問題直接影響和損害黨的形象和威信,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必須採取積極有效的對策予以克服。
一、提高幹部素質,增加幹部作風建設的內在原動力。一是通過學理論,改進工作方法。抓好乾部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幹部以理明事、以事明理的水平,提高幹部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二是通過學法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是每個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有些幹部作風方面出現問題,是因為幹部不懂法,不依法,執法犯法造成。只有堅持學法依法,才不會以粗暴的態度對待群眾,才不會與群眾爭利益。三是通過學技術,增強服務本領。有一技之長的幹部,能與群眾溝通,也最受群眾歡迎。幹部學技術是時代的要求,百姓的期盼。要組織農業技術部門為鄉鎮幹部講授技術課,開展技術比武活動等,激勵幹部掌握一門以上專業技術。這樣才能增強幹部為民服務的本領,拓寬與群眾溝通的渠道。
二、健全管理機制,加大幹部作風建設的制度規範力。不斷完善制度和持之以恆地落實制度,是長期持久地抓好改進幹部作風的主要措施。在實踐中,做到「五變」:一變定性管理為定量管理,實現考核指標數字化。二變精神激勵為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管理,實現幹部待遇差別化。三變注重形式的虛幻管理為講求實效的務實管理,實現制度建設強硬化。四變只獎不罰的管理為恩威並重的綜合管理,實現管理手段多樣化。五變只上不下的單向提升為上下有序的雙向流動,實現人事管理的規範化。
三、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幹部作風建設的外部牽引力。在幹部中倡導一種積極的、強勢的「勤廉文化」,做到大興四種風氣:一是大興學習之風,靠嚴格的學習制度、靠領導的表率作用、靠典型引路、輿論宣傳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幹部政策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二是大興求是之風,以政治的堅定性、理論的指導性、思想的適應性,工作的能動性來要求,從而提高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大興創新之風,實現思維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工作創新,從而開創新的工作局面和業績;四是大興落實之風,狠抓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狠抓目標任務的落實,狠抓責任的落實,形成抓落實促發展的大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