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川,男,1990年7月生,2012年參加工作。2010年入黨。本科學歷,現為揚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揚州新聞》欄目記者。
主動請纓,爭做前線「衝鋒者」。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作為揚州電視台主打新聞欄目,《揚州新聞》承擔著傳遞黨委政府聲音、及時報道疫情、發布權威信息的重任。1月22日下午,揚州突現首例疑似病例,得知這一信息,朱林川主動請纓,緊急趕往市三院採訪報道,甚至連基本的防護裝備——口罩都沒來得及準備,便拎起攝像機直奔現場,抵達醫院後才設法解決防護問題,第一時間發回了報道。為更深入報道抗疫一線,揚州廣電成立了4人前線報道組,隨時準備進入最危險的隔離病區拍攝採訪。儘管不是醫衛條口記者,但朱林川再次主動請戰,申請進入前線報道組。截至目前,朱林川已前後七次進入市三院、多次前往蘇北醫院、揚大附院等揚州抗疫最前線進行採訪報道,是疫情期間出入危險區域最多的「逆行記者」,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90後」黨員的入黨誓言。
吃苦耐勞,甘做一線「堅守者」。雖然是「90」後,但是朱林川已經是一位有著八年工作經驗的「老」記者,加班加點採訪已是家常便飯。為了更好地深入疫情最前線報道,朱林川主動與家人隔離,安排愛人帶著2歲的女兒回了娘家,自己以台為家,隨時待命出發。沒有後顧之憂,他也更加玩命地工作,在專題報道《新聞特寫:夜幕下的堅守》中,他主動承擔了時間最晚、溝通最難的市三院部分。深夜十二點,他聯繫拍攝了醫院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換班,用鏡頭直觀展現了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和堅守。為了做好「保供應」的報道,正月初六,他在凌晨三點前往市定點屠宰場,探訪生豬供應情況,將鮮活、生動的新聞現場搬上了螢屏。
業務精湛,善做輿論「引導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疫情期間,朱林川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採制出多條溫暖人心且極具感染力的新聞報道。2月13日,我市164名醫護人員出征武漢,在集結現場,朱林川拍下了「硬核」醫生武文娟「國難當頭,斷頭又怎樣」的豪邁宣言,也捕捉到了年輕夫妻曹柳兆和滕為雲的感人惜別,當天他參與採制的新聞特寫《10小時,戰「疫」部隊集結完畢!》感動了無數觀眾。當晚,這條新聞還被央視採納,在《晚間新聞》中播出。元宵節當天,朱林川採制的反映揚州醫護人員堅守奉獻的報道《特殊的元宵節》在江蘇衛視、以及央視新聞頻道先後播出。疫情期間,朱林川不斷通過個人努力,積極對外、向上傳遞「揚州聲音」。此外,他在新媒體報道中也屢有創新。電視報道之餘,他將採訪中的特殊瞬間加以提煉,創作出《深夜得令、逆向而行!我們等你們回來》、《黃石弟弟不怕,「蘇大強」來了》等多條短視頻新聞,在揚帆app、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台傳播,引發幾十萬的點擊量,為揚州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贏得了新媒體埠的「主流話語權」,體現了一名新聞媒體記者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主動請纓,爭做前線「衝鋒者」。春節前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作為揚州電視台主打新聞欄目,《揚州新聞》承擔著傳遞黨委政府聲音、及時報道疫情、發布權威信息的重任。1月22日下午,揚州突現首例疑似病例,得知這一信息,朱林川主動請纓,緊急趕往市三院採訪報道,甚至連基本的防護裝備——口罩都沒來得及準備,便拎起攝像機直奔現場,抵達醫院後才設法解決防護問題,第一時間發回了報道。為更深入報道抗疫一線,揚州廣電成立了4人前線報道組,隨時準備進入最危險的隔離病區拍攝採訪。儘管不是醫衛條口記者,但朱林川再次主動請戰,申請進入前線報道組。截至目前,朱林川已前後七次進入市三院、多次前往蘇北醫院、揚大附院等揚州抗疫最前線進行採訪報道,是疫情期間出入危險區域最多的「逆行記者」,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90後」黨員的入黨誓言。
吃苦耐勞,甘做一線「堅守者」。雖然是「90」後,但是朱林川已經是一位有著八年工作經驗的「老」記者,加班加點採訪已是家常便飯。為了更好地深入疫情最前線報道,朱林川主動與家人隔離,安排愛人帶著2歲的女兒回了娘家,自己以台為家,隨時待命出發。沒有後顧之憂,他也更加玩命地工作,在專題報道《新聞特寫:夜幕下的堅守》中,他主動承擔了時間最晚、溝通最難的市三院部分。深夜十二點,他聯繫拍攝了醫院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換班,用鏡頭直觀展現了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和堅守。為了做好「保供應」的報道,正月初六,他在凌晨三點前往市定點屠宰場,探訪生豬供應情況,將鮮活、生動的新聞現場搬上了螢屏。
業務精湛,善做輿論「引導者」。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疫情期間,朱林川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採制出多條溫暖人心且極具感染力的新聞報道。2月13日,我市164名醫護人員出征武漢,在集結現場,朱林川拍下了「硬核」醫生武文娟「國難當頭,斷頭又怎樣」的豪邁宣言,也捕捉到了年輕夫妻曹柳兆和滕為雲的感人惜別,當天他參與採制的新聞特寫《10小時,戰「疫」部隊集結完畢!》感動了無數觀眾。當晚,這條新聞還被央視採納,在《晚間新聞》中播出。元宵節當天,朱林川採制的反映揚州醫護人員堅守奉獻的報道《特殊的元宵節》在江蘇衛視、以及央視新聞頻道先後播出。疫情期間,朱林川不斷通過個人努力,積極對外、向上傳遞「揚州聲音」。此外,他在新媒體報道中也屢有創新。電視報道之餘,他將採訪中的特殊瞬間加以提煉,創作出《深夜得令、逆向而行!我們等你們回來》、《黃石弟弟不怕,「蘇大強」來了》等多條短視頻新聞,在揚帆app、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台傳播,引發幾十萬的點擊量,為揚州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贏得了新媒體埠的「主流話語權」,體現了一名新聞媒體記者在新時代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