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領導幹部認真貫徹密切聯繫群眾、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訪民情、察民意、解民憂,用好的作風和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
在走進群眾中,升華公僕情懷。
市委書記孫春蘭在一篇體會文章中這樣寫道:「領導幹部與群眾走得越勤,群眾的心離我們就越近;我們把群眾的事當自己事,群眾才會拿我們當自己人、當親人。」。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領導同志多次深入聯繫點聽取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並深入到分管的部門行業和基層單位,尤其是到條件艱苦、困難比較多的農村、社區、企業、學校、工地等108個基層單位和95戶困難家庭調查研究、徵求意見、解決問題,同時還邀請民營企業家、科技研發人員、社區工作者、基層醫務人員、人民教師、個體工商戶、普通菜農、環衛工人等基層幹部群眾到市委機關,面對面聽取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市委制定了《關於建立健全黨員領導幹部基層聯繫點的實施意見》,1256名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建立基層聯繫點1877個,其中市級黨員領導幹部建立基層聯繫點32個,每人確定一個村或社區、企事業單位、項目、學校為聯繫點,經常深入群眾當中,聽取意見,調查研究,協調幫助解決了農村和社區組織工作經費與場所,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困難群體幫扶,食品安全,以及群眾用水、用電、看病、出行、垃圾處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個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經常化、制度化。同時,市委、市政府還專門在北方網搭建了市委書記、市長與群眾直通交流平台,開闢了「我對書記說心裡話」、「我向市長提建議」、「我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建議」等欄目,搭建起市領導同志與群眾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辦理人民網網民留言1596件,已辦結1516件,辦結率達95%。
帶著感情做事,是一種溫暖。
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正冠明鏡」,群眾不滿意的就是我們著力整改的,群眾所盼的就是我們所乾的。
濱海新區各級領導幹部不影響基層正常生產,不增加群眾負擔,先後有2500多次走街村、訪百姓、進企業、下工地,摸實情、辦實事、解難題,解決了改建小學操場、配齊樓道暖氣、增設校車、部分村居基礎設施配套、文化活動場所面積小、防暑降溫設施不足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市容環境整治等問題。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聯繫10家以上企業或所屬單位。市司法局推進律師事務所與村(居)委會結對子,在全市設立法律服務站點1042個。市人民檢察院的黨員幹部在接待群眾信訪工作中,樹立「五個決不能」的思想,即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要求敷衍塞責,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求助置之不理,決不能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不管不問,決不能讓困難群眾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團組織黨員幹部入住空閒的保障房,與困難群眾做鄰居,親身體會群眾的生活,感受他們生活中的疾苦。
市民政局幹部李金鑄在參加了「當小巷總理」體驗式活動後,深有感觸地說:「在參與街道、社區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層幹部群眾的需求,發現了在低保救助、優撫安置、社區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使改進作風、改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確。」。
為人民服務,永無止境。
市委制定了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規定,建立健全了黨員領導幹部基層聯繫點制度、市委委員聯繫市黨代表和市黨代表聯繫群眾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會還建立了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定期研究信訪工作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牽頭督辦重要信訪事項以及督辦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進一步改進行政機關和公務員作風八項措施、市政府黨組成員聯繫社區、農村和困難群眾制度等。市政協也分別制定和完善了加強政協黨組、政協主席會議和政協常務委員會自身建設的制度。
各部門各單位也根據自身實際,建立健全聯繫群眾、改進作風的制度規定。市國資兩委制定了《深入困難企業調研幫困制度》,對班子成員、機關幹部每月深入困難企業的時限、方式做出明確規定。市委農工委、市農委要求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時間開展調研。市級機關工委修訂完善了「每個黨組織聯繫一個基層單位、每個黨支部聯繫一個困難群眾」的「雙聯」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聯繫群眾、改進作風的制度902個。
在全市開展聯繫500個社區、幫扶500個困難村工作,從市級機關、區縣機關、市屬企事業單位抽調3836名幹部深入社區和困難村。市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記者介紹說:「駐村工作組與困難村的村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針對性地幫助困難村解決實際問題,讓機關幹部們真正能夠面對面和基層群眾打交道,實實在在地接到了地氣,大家不僅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與群眾的感情也不斷加深。」。
在走進群眾中,升華公僕情懷。
市委書記孫春蘭在一篇體會文章中這樣寫道:「領導幹部與群眾走得越勤,群眾的心離我們就越近;我們把群眾的事當自己事,群眾才會拿我們當自己人、當親人。」。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領導同志多次深入聯繫點聽取基層幹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並深入到分管的部門行業和基層單位,尤其是到條件艱苦、困難比較多的農村、社區、企業、學校、工地等108個基層單位和95戶困難家庭調查研究、徵求意見、解決問題,同時還邀請民營企業家、科技研發人員、社區工作者、基層醫務人員、人民教師、個體工商戶、普通菜農、環衛工人等基層幹部群眾到市委機關,面對面聽取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市委制定了《關於建立健全黨員領導幹部基層聯繫點的實施意見》,1256名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建立基層聯繫點1877個,其中市級黨員領導幹部建立基層聯繫點32個,每人確定一個村或社區、企事業單位、項目、學校為聯繫點,經常深入群眾當中,聽取意見,調查研究,協調幫助解決了農村和社區組織工作經費與場所,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困難群體幫扶,食品安全,以及群眾用水、用電、看病、出行、垃圾處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個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經常化、制度化。同時,市委、市政府還專門在北方網搭建了市委書記、市長與群眾直通交流平台,開闢了「我對書記說心裡話」、「我向市長提建議」、「我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建議」等欄目,搭建起市領導同志與群眾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辦理人民網網民留言1596件,已辦結1516件,辦結率達95%。
帶著感情做事,是一種溫暖。
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正冠明鏡」,群眾不滿意的就是我們著力整改的,群眾所盼的就是我們所乾的。
濱海新區各級領導幹部不影響基層正常生產,不增加群眾負擔,先後有2500多次走街村、訪百姓、進企業、下工地,摸實情、辦實事、解難題,解決了改建小學操場、配齊樓道暖氣、增設校車、部分村居基礎設施配套、文化活動場所面積小、防暑降溫設施不足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市容環境整治等問題。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聯繫10家以上企業或所屬單位。市司法局推進律師事務所與村(居)委會結對子,在全市設立法律服務站點1042個。市人民檢察院的黨員幹部在接待群眾信訪工作中,樹立「五個決不能」的思想,即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要求敷衍塞責,決不能對人民群眾的求助置之不理,決不能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不管不問,決不能讓困難群眾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團組織黨員幹部入住空閒的保障房,與困難群眾做鄰居,親身體會群眾的生活,感受他們生活中的疾苦。
市民政局幹部李金鑄在參加了「當小巷總理」體驗式活動後,深有感觸地說:「在參與街道、社區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層幹部群眾的需求,發現了在低保救助、優撫安置、社區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使改進作風、改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確。」。
為人民服務,永無止境。
市委制定了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規定,建立健全了黨員領導幹部基層聯繫點制度、市委委員聯繫市黨代表和市黨代表聯繫群眾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會還建立了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繫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定期研究信訪工作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牽頭督辦重要信訪事項以及督辦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進一步改進行政機關和公務員作風八項措施、市政府黨組成員聯繫社區、農村和困難群眾制度等。市政協也分別制定和完善了加強政協黨組、政協主席會議和政協常務委員會自身建設的制度。
各部門各單位也根據自身實際,建立健全聯繫群眾、改進作風的制度規定。市國資兩委制定了《深入困難企業調研幫困制度》,對班子成員、機關幹部每月深入困難企業的時限、方式做出明確規定。市委農工委、市農委要求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時間開展調研。市級機關工委修訂完善了「每個黨組織聯繫一個基層單位、每個黨支部聯繫一個困難群眾」的「雙聯」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聯繫群眾、改進作風的制度902個。
在全市開展聯繫500個社區、幫扶500個困難村工作,從市級機關、區縣機關、市屬企事業單位抽調3836名幹部深入社區和困難村。市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記者介紹說:「駐村工作組與困難村的村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有針對性地幫助困難村解決實際問題,讓機關幹部們真正能夠面對面和基層群眾打交道,實實在在地接到了地氣,大家不僅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與群眾的感情也不斷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