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5》專題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展現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彰顯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
張西京,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他堅持軍人本色,衝鋒在前。在對口支援的武昌醫院,他主動請戰,帶領19名黨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發揮從事重症醫學24年經驗優勢,與地方醫護人員密切協同,精準制訂每名患者的個體化救治方案。他堅持科學精神,嚴把關口。火神山醫院重症科室建設期間,他經常跑工地、改圖紙、調方案、走流程,紅黃綠區設置、icu通道布局、換隔離服的房間建設,他都守在現場,確保萬無一失。經過48小時奮戰使病房設施條件達到感控要求,保證火神山醫院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懷生命重託,分秒必爭。作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會診他都參加,在往返醫院的通勤車上與同事討論救治方案,回到駐地收看關於ct影像的學術研討視頻,圍繞危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開展課題研究,處處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必須做到惜時如金」,病房、駐地、會診三點一線,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態。
張宏,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專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她面對危險挺身而出。疫情來臨時,她主動請纓,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帶領護士們不眠不休,在48小時內完成隔離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區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為重症患者擦洗、護理大小便、採集咽拭子、給壓瘡患者清創換藥。她始終堅守崗位。曾連續15天沒有離開發熱病房,每天工作13小時以上。為搶救一位60多歲的老人,她帶領科室護士連續忙了整整7個小時。進入隔離病房第十天,接到兒子突發高燒、症狀極似新冠肺炎的消息,她徹夜難眠,但第二天擦乾眼淚,她依舊奮戰在一線。她對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幫他們翻身叩背,做口腔護理,在床邊一口一口地喂他們吃飯,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她每天都會到患者床邊,給他們做心理疏導,舒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下班前她總要在病房裡和患者聊天,鼓勵他們保持康復的信心。
杜雲,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她立足本職崗位,帶領黨員幹部堅守社區防控一線。疫情暴發之初,她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宣傳組、黨員先鋒組,張貼宣傳通告近4000份,為社區居民籌集口罩2000多個,指導居民做好居家隔離。她發動社區黨員、門棟長、網格員對3846戶居民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電話核查每戶情況,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她組織巡查隊、環境衛生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社區公共區域開展消殺作業,確保社區環境安全。她心懷群眾冷暖,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她發揮自己昔日「全科醫生」專業優勢,發動社區有醫護工作經歷和醫學知識背景的居民,組建「居民問診」微信群,為居民提供專業解答,緩解居民恐慌情緒,提供體溫計、藥品代購和送貨上門服務。她建立「居民買菜群」,讓社區幹部變身「代購員」、「快遞員」,對單獨帶小孩的老年居民開展上門非接觸式慰問,讓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區居民們都說:「社區有杜書記『當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汪勇,現任湖北順豐速運江漢分部經理。他是義務送醫護人員下班的「生命的擺渡人」。疫情期間,武漢封城,公共運輸運營暫停,他挺身而出,一個人一輛車,自大年三十起每天義務接送武漢金銀潭醫院深夜下班的醫護人員。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司機都紛紛加入,逐漸形成一支擁有30多輛車的志願團隊,解決了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通勤問題。他是周到服務醫護人員的志願服務「組局者」。他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多方聯繫餐館供餐,落實1.5萬份餐食,快速搭建起供餐應急配送網,解決金銀潭醫院7800多名醫護人員的吃飯問題。他擔當「物質站站長」,為援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採購羽絨服等生活物品,為他們送去溫暖。他是援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知心人」。他收集在金銀潭醫院抗疫的醫護人員日記300餘份,組編《金銀潭日記》,為援鄂醫護人員在鄂回憶鐫刻上美好烙印。
達娃倉決,現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公安局那曲鎮派出所所長、一級警長。她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發生以後,她主動請纓加入排查小組,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檢查排查工作崗位上,疫情前期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個小時,沒有請過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車次,勸返148人,發現發燒發熱人員16人,盤查可疑人員11993人,為938輛運輸物資車輛提供綠色通道。她帶病堅持工作,忘我敬業奉獻。她平均每天要接打電話300餘次,查證、記錄相關人員信息,長期在高寒缺氧環境中高負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膿,因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顧不上治療,導致耳膜穿孔,聽力越來越差,現在左耳幾乎聽不到聲音。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組織在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帶領1844名醫務人員(其中黨員852名、預備黨員159名)支援武漢抗疫,先後轉戰11家重症救治醫院、4家方艙醫院和有關疾控機構,累計經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癒出院1993人,圓滿完成了援武漢抗疫任務。
張西京,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他堅持軍人本色,衝鋒在前。在對口支援的武昌醫院,他主動請戰,帶領19名黨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發揮從事重症醫學24年經驗優勢,與地方醫護人員密切協同,精準制訂每名患者的個體化救治方案。他堅持科學精神,嚴把關口。火神山醫院重症科室建設期間,他經常跑工地、改圖紙、調方案、走流程,紅黃綠區設置、icu通道布局、換隔離服的房間建設,他都守在現場,確保萬無一失。經過48小時奮戰使病房設施條件達到感控要求,保證火神山醫院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他心懷生命重託,分秒必爭。作為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全院所有危重患者的會診他都參加,在往返醫院的通勤車上與同事討論救治方案,回到駐地收看關於ct影像的學術研討視頻,圍繞危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開展課題研究,處處是他忙碌奔波的身影。「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必須做到惜時如金」,病房、駐地、會診三點一線,是他每天工作的常態。
張宏,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專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她面對危險挺身而出。疫情來臨時,她主動請纓,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帶領護士們不眠不休,在48小時內完成隔離病房改造。她所在的病區80%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她身先士卒,為重症患者擦洗、護理大小便、採集咽拭子、給壓瘡患者清創換藥。她始終堅守崗位。曾連續15天沒有離開發熱病房,每天工作13小時以上。為搶救一位60多歲的老人,她帶領科室護士連續忙了整整7個小時。進入隔離病房第十天,接到兒子突發高燒、症狀極似新冠肺炎的消息,她徹夜難眠,但第二天擦乾眼淚,她依舊奮戰在一線。她對待患者如家人。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幫他們翻身叩背,做口腔護理,在床邊一口一口地喂他們吃飯,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她每天都會到患者床邊,給他們做心理疏導,舒解他們的心理壓力,下班前她總要在病房裡和患者聊天,鼓勵他們保持康復的信心。
杜雲,現任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芳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她立足本職崗位,帶領黨員幹部堅守社區防控一線。疫情暴發之初,她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宣傳組、黨員先鋒組,張貼宣傳通告近4000份,為社區居民籌集口罩2000多個,指導居民做好居家隔離。她發動社區黨員、門棟長、網格員對3846戶居民進行拉網式排查,逐一電話核查每戶情況,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她組織巡查隊、環境衛生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社區公共區域開展消殺作業,確保社區環境安全。她心懷群眾冷暖,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她發揮自己昔日「全科醫生」專業優勢,發動社區有醫護工作經歷和醫學知識背景的居民,組建「居民問診」微信群,為居民提供專業解答,緩解居民恐慌情緒,提供體溫計、藥品代購和送貨上門服務。她建立「居民買菜群」,讓社區幹部變身「代購員」、「快遞員」,對單獨帶小孩的老年居民開展上門非接觸式慰問,讓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區居民們都說:「社區有杜書記『當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汪勇,現任湖北順豐速運江漢分部經理。他是義務送醫護人員下班的「生命的擺渡人」。疫情期間,武漢封城,公共運輸運營暫停,他挺身而出,一個人一輛車,自大年三十起每天義務接送武漢金銀潭醫院深夜下班的醫護人員。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司機都紛紛加入,逐漸形成一支擁有30多輛車的志願團隊,解決了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通勤問題。他是周到服務醫護人員的志願服務「組局者」。他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多方聯繫餐館供餐,落實1.5萬份餐食,快速搭建起供餐應急配送網,解決金銀潭醫院7800多名醫護人員的吃飯問題。他擔當「物質站站長」,為援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採購羽絨服等生活物品,為他們送去溫暖。他是援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知心人」。他收集在金銀潭醫院抗疫的醫護人員日記300餘份,組編《金銀潭日記》,為援鄂醫護人員在鄂回憶鐫刻上美好烙印。
達娃倉決,現任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公安局那曲鎮派出所所長、一級警長。她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發生以後,她主動請纓加入排查小組,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檢查排查工作崗位上,疫情前期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每天平均睡眠不足五個小時,沒有請過一天假。自1月28日至6月底,共排查188425人,70040車次,勸返148人,發現發燒發熱人員16人,盤查可疑人員11993人,為938輛運輸物資車輛提供綠色通道。她帶病堅持工作,忘我敬業奉獻。她平均每天要接打電話300餘次,查證、記錄相關人員信息,長期在高寒缺氧環境中高負荷工作,造成耳道感染化膿,因為放不下疫情防控工作,她一直顧不上治療,導致耳膜穿孔,聽力越來越差,現在左耳幾乎聽不到聲音。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組織在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前,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帶領1844名醫務人員(其中黨員852名、預備黨員159名)支援武漢抗疫,先後轉戰11家重症救治醫院、4家方艙醫院和有關疾控機構,累計經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癒出院1993人,圓滿完成了援武漢抗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