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的學習使我對人生有所感悟。做人就應當的君子,何所謂君子?孔子道明了君子之道。即: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做人不能過分求全責備,不要想自己將來成為誰,從當下起,做一個自我以為完善的人。古人云: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處於不同的社會地位和擁有不同的能力,都應該有自己的做人原則。人們常常困惑何為人生之道,孔子給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界定,子曰:三十而里,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吾五十而志於行,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而欲,不愈矩。三十而立,立什麼?他所指的不是獨立,而是建立一個心靈的坐標、準則。三十歲,是人生「和」的階段,是建立人生自信的年紀。海到盡頭天做岸,山到高處人為峰,三十歲就應該有如此寬廣的胸懷與自信。四十而不惑,不惑什麼?物質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常常由於選擇太多而無法作出選擇,迷失在千姿百態的社會中。怎樣才能作到不惑,那就需要放棄過分的慾望。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是天命?他指的不是上天註定的命運,而是指君子上達,下人下達,就是在自己內心中形成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六十而耳順,順什麼?順指真正理解所有人的出發點和利益,懂得包容他人,知道憫天憐人。七十從心而欲,不愈矩。他指的是,等到了七十歲,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干任何事就可以隨心所欲,不超過自己的長期以來形成的規矩。孔子對人生之道的界定,值得我們思考研究。在我們的一生中,未來實現的願望不一定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應該正確的去面對,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但我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我會在以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領、彌補自己的不足,盡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現在黨課培訓已經結束了,但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我進一步了解了黨的有關章程和一些管理規定,這對我今後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很有幫助,使我早日達到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有很大的幫助。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但我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我會在以後的學習與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領、彌補自己的不足,盡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現在黨課培訓已經結束了,但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我進一步了解了黨的有關章程和一些管理規定,這對我今後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很有幫助,使我早日達到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