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湘江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之戰,影片講述的是1934年11月中共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強渡湘江,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餘人。電影以真實的戰爭歷史為依託,再現了紅軍長征史上最悲壯的一幕,故事內容充滿震撼力,有血性,更突出了紅軍將士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信念,最大限度地真實還原了湘江一役的戰爭實況。
黨的奮鬥史,是一部血淚史,更是一部英雄史。影片中的陳樹湘師長帶領紅五軍團34師全體戰士死守陣地,與數十倍於己之敵鏖戰4天4夜,直到中央紅軍主力突圍渡過湘江。掩護主力的紅五軍團34師、紅三軍團18團則被阻斷在了湘江西岸,大部分陣亡。29歲的34師師長陳樹湘腹部中彈被俘後扯斷自己的腸子,壯烈犧牲。林裁縫和他的四個兒子都投身革命,不怕犧牲,林家老四趕回部隊後得知父親和哥哥們都已經犧牲,他雖然淚流滿面,還是堅持參加紅軍跟黨走。還有無數的紅軍將士們,雖然對當時中革軍委的指揮感到不滿,當中央的電報傳來時,他們還是毅然頂在最前線,喊著「誓死保衛黨中央過江」的口號。正因為有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湘江戰役後,黨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這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革命是需要隨時做好流血犧牲準備的,這是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的勇氣和擔當。但流血和犧牲不應該是盲目的,作為年輕幹部的我們,要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我們更應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黨的奮鬥史,是一部血淚史,更是一部英雄史。影片中的陳樹湘師長帶領紅五軍團34師全體戰士死守陣地,與數十倍於己之敵鏖戰4天4夜,直到中央紅軍主力突圍渡過湘江。掩護主力的紅五軍團34師、紅三軍團18團則被阻斷在了湘江西岸,大部分陣亡。29歲的34師師長陳樹湘腹部中彈被俘後扯斷自己的腸子,壯烈犧牲。林裁縫和他的四個兒子都投身革命,不怕犧牲,林家老四趕回部隊後得知父親和哥哥們都已經犧牲,他雖然淚流滿面,還是堅持參加紅軍跟黨走。還有無數的紅軍將士們,雖然對當時中革軍委的指揮感到不滿,當中央的電報傳來時,他們還是毅然頂在最前線,喊著「誓死保衛黨中央過江」的口號。正因為有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湘江戰役後,黨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增選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這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革命是需要隨時做好流血犧牲準備的,這是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的勇氣和擔當。但流血和犧牲不應該是盲目的,作為年輕幹部的我們,要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我們更應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