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培訓服務期協議上約定的培訓費用超過實際培訓費用,或者缺少票據、證據支持,則司法機關完全可以適當降低違約金(培訓費用),直至免除違約金。
法規:《勞動合同法》第22條。
詳情:
實務中存在這種情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培訓服務期協議中,約定較高的培訓費用(例如50萬元),但在實際仲裁訴訟中,並不能提供票據、憑證或其它有力證據證明培訓費用的發生,則司法機關完全可以適當降低違約金。例如認為實際培訓費用只有5萬元,按5萬元計算違約金。如果司法機關認為培訓根本未發生,則會完全駁回違約金。
從司法實務來看,培訓費用不一定要完全由有效票據(發票等)來證明,不一定完全根據發票來計算。現實中,分攤到員工個人的培訓費用,確實也無法只靠發票能看出來。如果從培訓的時間、地點、安排等能證明合同約定的培訓費用與實際基本相符,則司法機關也有可能支持。或者,司法機關雖然不能完全支持按協議約定的培訓費用金額計算違約金,也會根據證據顯示的實際培訓情況來酌定培訓費用金額(並以此計算違約金)。
法規:《勞動合同法》第22條。
詳情:
實務中存在這種情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培訓服務期協議中,約定較高的培訓費用(例如50萬元),但在實際仲裁訴訟中,並不能提供票據、憑證或其它有力證據證明培訓費用的發生,則司法機關完全可以適當降低違約金。例如認為實際培訓費用只有5萬元,按5萬元計算違約金。如果司法機關認為培訓根本未發生,則會完全駁回違約金。
從司法實務來看,培訓費用不一定要完全由有效票據(發票等)來證明,不一定完全根據發票來計算。現實中,分攤到員工個人的培訓費用,確實也無法只靠發票能看出來。如果從培訓的時間、地點、安排等能證明合同約定的培訓費用與實際基本相符,則司法機關也有可能支持。或者,司法機關雖然不能完全支持按協議約定的培訓費用金額計算違約金,也會根據證據顯示的實際培訓情況來酌定培訓費用金額(並以此計算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