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建築群。
佛堂是一個完整的古民居古鎮,又是一個雕刻藝術館。佛堂有大批清末和民國初期的建築,其中培德堂、吳茂記、留軒小學、毛家大院、植槐堂、潘園、懋德堂等保存較好。它們白牆黑瓦,莊重典雅,結構獨特,與佛堂老街一脈相承。這些建築上精湛的石雕、磚雕、木雕和精美的壁畫,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融「建築、繪畫、雕刻」於一體的特點。
2、浮橋和碼頭。
說到佛堂古鎮的榮耀,不能不提及萬善橋,古代詩人讚美佛堂萬善橋:橋浮佛鎮貫長空,兩岸雲衢路自通。一帶松舟橫水面,千尋鐵索鎖江中。修建於清乾隆初年的萬善橋,是一座浮橋,橫臥義烏江上,行人如梭。浮橋建成後,浮橋頭也成了碼頭。後來又相繼建了「狗市碼頭」、「豬市碼頭」等10多個碼頭。這些碼頭造型各異,分工明確。
3、雙林寺。
雙林寺始建於南梁朝普通元年(520年),由傅大士創建、梁武帝敕建,有陳、隋兩代帝王及大臣數百人為雙林寺護持,文、煬兩帝作書宣敕慰問,更因雙林始祖傅大士儒釋道三家圓弘,歷代高僧輩出,文化傳播日本、韓國、越南等鄰邦而使其聲名大震,在中國佛教史、中國傳統文化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4、雲黃山。
雲黃山又名「松山」、「塔山」。傳說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教,途經義烏,極目南眺,見松山天際有團團黃雲繚繞,風吹不散,深蘊佛氣,遂專程前去查看。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百姓遭殃。達摩投磬救出受災百姓後,直奔松山。呈現在達摩眼前的松山果然翠峰疊嶂,雲繚霧罩,佛光四射。後來松山因此改名「雲黃山」。
5、渡磬寺。
渡磬寺是佛堂最具傳奇色彩的地方,相傳1400多年前,天竺高僧達摩來東方傳教,雲遊至義烏江邊時,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為救被洪水圍困的百姓,遂投磬江中,化作小舟渡江並點化傅翕修行成佛。後人為了紀念達摩投磬渡江,於投磬處建了渡磬寺,供人們頂禮膜拜,因寺內有「佛堂市興永千秋」的楹聯,佛堂也因此得名。渡磬寺幾經修繕,幾經重建,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古寺規模並不大,但承載佛堂人難以割捨的深刻感情。
佛堂是一個完整的古民居古鎮,又是一個雕刻藝術館。佛堂有大批清末和民國初期的建築,其中培德堂、吳茂記、留軒小學、毛家大院、植槐堂、潘園、懋德堂等保存較好。它們白牆黑瓦,莊重典雅,結構獨特,與佛堂老街一脈相承。這些建築上精湛的石雕、磚雕、木雕和精美的壁畫,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融「建築、繪畫、雕刻」於一體的特點。
2、浮橋和碼頭。
說到佛堂古鎮的榮耀,不能不提及萬善橋,古代詩人讚美佛堂萬善橋:橋浮佛鎮貫長空,兩岸雲衢路自通。一帶松舟橫水面,千尋鐵索鎖江中。修建於清乾隆初年的萬善橋,是一座浮橋,橫臥義烏江上,行人如梭。浮橋建成後,浮橋頭也成了碼頭。後來又相繼建了「狗市碼頭」、「豬市碼頭」等10多個碼頭。這些碼頭造型各異,分工明確。
3、雙林寺。
雙林寺始建於南梁朝普通元年(520年),由傅大士創建、梁武帝敕建,有陳、隋兩代帝王及大臣數百人為雙林寺護持,文、煬兩帝作書宣敕慰問,更因雙林始祖傅大士儒釋道三家圓弘,歷代高僧輩出,文化傳播日本、韓國、越南等鄰邦而使其聲名大震,在中國佛教史、中國傳統文化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4、雲黃山。
雲黃山又名「松山」、「塔山」。傳說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教,途經義烏,極目南眺,見松山天際有團團黃雲繚繞,風吹不散,深蘊佛氣,遂專程前去查看。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百姓遭殃。達摩投磬救出受災百姓後,直奔松山。呈現在達摩眼前的松山果然翠峰疊嶂,雲繚霧罩,佛光四射。後來松山因此改名「雲黃山」。
5、渡磬寺。
渡磬寺是佛堂最具傳奇色彩的地方,相傳1400多年前,天竺高僧達摩來東方傳教,雲遊至義烏江邊時,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為救被洪水圍困的百姓,遂投磬江中,化作小舟渡江並點化傅翕修行成佛。後人為了紀念達摩投磬渡江,於投磬處建了渡磬寺,供人們頂禮膜拜,因寺內有「佛堂市興永千秋」的楹聯,佛堂也因此得名。渡磬寺幾經修繕,幾經重建,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古寺規模並不大,但承載佛堂人難以割捨的深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