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了解他的全部
當你真正喜歡上一個人,你會開始好奇他的一切,從對方的興趣愛好、生活細節、到生活作息,你會開始情不自禁的關心他的喜怒哀樂,以及每個與他有關的信息。甚至一個和他相似的名字,你都不會放過,因為在你心裡,這個人是特殊的存在,仿佛身上帶著光,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起來。
1、你每天醒來會最先關注手機、qq消息,對方發的每一個表情、消息都會引起你注意,你會思考對方每一個表情的含義,並予以回復。2、你總是難以隱藏自己的好奇心,經常會小心翼翼地詢問對方各種信息,想了解他生活的每個小細節。3、他的每次出現總是讓你激動、心跳加速,甚至呼吸急促。並且,你在了解對方的過程中,往往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其實是在暗示著對方:我喜歡你的方方面面。
![真正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二、更多的自我展露
在拚命了解對方的同時,你也會忍不住把與自己有關的信息與感受分享給對方。心理學家阿特曼(altman)曾用「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解釋了「自我展露」在發展戀愛等親密關係上的重要作用。自我展露強調的是在溝通過程中將更多個人化的信息流露出來。具體來說,話題會由淺入深,溝通內容會由表面交談過渡到更多與個人相關的信息。
比如,當你最開始和自己喜歡的人說話時,會聊一些非個人化的話題,可能是最近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天氣變化、喜歡看的節目等;當這些表面交談得到了對方回應,我們便會深化這種社會交換,這時候,話題會進一步擴展,雙方會交流一些更個人化、更敏感的信息,而這種交流的深化可以快速促進雙方關係的轉變?
所以說,「自我展露」是親密關係發展的基礎,在最開始,你可能會因為太希望了解對方並隱藏自己,而刻意將自己表現得很完美,但是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後,你會忍不住將自己的真實經歷、悲慘過往與對方分享,你會將對方徹底納入到自我的一部分,也就不會有所保留了。
![真正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三、做什麼事都會想到他
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後,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對方,為對方考慮。比如,路過蛋糕店你會想到,「他喜歡吃這種蛋糕嗎?」;長時間的工作而感到疲憊時,你會想「他也很累吧」,並且每次想到對方你會覺得很欣慰。
在心理學上,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戀人參照效應(the reference effect of lover)」。指的是當你真正喜歡、接納對方的時候,你會在潛意識中把對方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不論在做什麼事情時,總會先聯想到對方?
這個概念是在「自我參照效應」的基礎上產生的,描述的是當人們在加工與處理和自己有關信息時,效率會更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頭腦也會不自覺的優先處理與自己喜歡的人有關的信息。
![真正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四、希望給對方承諾並獨自占有這段感情
承諾指的是心裡話口頭的預期。斯騰伯格在「愛情三元論」中指出,最完美的愛情應當是親密、激情、與承諾並存。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會情不自禁的想和對方過一輩子,為你們之間的關係給出承諾,想要盡力守護這份美好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當你真正喜歡上了對方,你會具有領土意識,你會非常渴望獨自占有對方,這個過程中,一旦有陌生人進入,你會異常緊張並患得患失。
當你真正喜歡上一個人,你會開始好奇他的一切,從對方的興趣愛好、生活細節、到生活作息,你會開始情不自禁的關心他的喜怒哀樂,以及每個與他有關的信息。甚至一個和他相似的名字,你都不會放過,因為在你心裡,這個人是特殊的存在,仿佛身上帶著光,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起來。
1、你每天醒來會最先關注手機、qq消息,對方發的每一個表情、消息都會引起你注意,你會思考對方每一個表情的含義,並予以回復。2、你總是難以隱藏自己的好奇心,經常會小心翼翼地詢問對方各種信息,想了解他生活的每個小細節。3、他的每次出現總是讓你激動、心跳加速,甚至呼吸急促。並且,你在了解對方的過程中,往往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其實是在暗示著對方:我喜歡你的方方面面。

二、更多的自我展露
在拚命了解對方的同時,你也會忍不住把與自己有關的信息與感受分享給對方。心理學家阿特曼(altman)曾用「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解釋了「自我展露」在發展戀愛等親密關係上的重要作用。自我展露強調的是在溝通過程中將更多個人化的信息流露出來。具體來說,話題會由淺入深,溝通內容會由表面交談過渡到更多與個人相關的信息。
比如,當你最開始和自己喜歡的人說話時,會聊一些非個人化的話題,可能是最近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天氣變化、喜歡看的節目等;當這些表面交談得到了對方回應,我們便會深化這種社會交換,這時候,話題會進一步擴展,雙方會交流一些更個人化、更敏感的信息,而這種交流的深化可以快速促進雙方關係的轉變?
所以說,「自我展露」是親密關係發展的基礎,在最開始,你可能會因為太希望了解對方並隱藏自己,而刻意將自己表現得很完美,但是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後,你會忍不住將自己的真實經歷、悲慘過往與對方分享,你會將對方徹底納入到自我的一部分,也就不會有所保留了。

三、做什麼事都會想到他
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後,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對方,為對方考慮。比如,路過蛋糕店你會想到,「他喜歡吃這種蛋糕嗎?」;長時間的工作而感到疲憊時,你會想「他也很累吧」,並且每次想到對方你會覺得很欣慰。
在心理學上,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戀人參照效應(the reference effect of lover)」。指的是當你真正喜歡、接納對方的時候,你會在潛意識中把對方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不論在做什麼事情時,總會先聯想到對方?
這個概念是在「自我參照效應」的基礎上產生的,描述的是當人們在加工與處理和自己有關信息時,效率會更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頭腦也會不自覺的優先處理與自己喜歡的人有關的信息。

四、希望給對方承諾並獨自占有這段感情
承諾指的是心裡話口頭的預期。斯騰伯格在「愛情三元論」中指出,最完美的愛情應當是親密、激情、與承諾並存。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會情不自禁的想和對方過一輩子,為你們之間的關係給出承諾,想要盡力守護這份美好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當你真正喜歡上了對方,你會具有領土意識,你會非常渴望獨自占有對方,這個過程中,一旦有陌生人進入,你會異常緊張並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