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限關」還是閉關鎖國?關於這個話題在網上很熱很有爭議。
過去教材一直講中國古代歷史上是閉關鎖國。當然,絕對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完全斷絕對外往來的案例在中外歷史上比較稀少。
明初有鄭和下西洋,明代數次實行海禁,也數次開禁,也接受朝貢貿易和「互市」。明代多次學習西方火器來改進軍事力量,上層還與傳教士往來。《白銀資本》一書論證了大量白銀通過貿易流入明朝中國。清代為了剿滅台灣鄭氏集團,實行過禁海,但是沒有禁陸,也沒有斷絕官方對外往來,清初禁海是當時的軍事措施。清前期實行過四個口岸對外開放貿易,開放受到限制,乾隆以後改成廣州一口通商,沒有完全斷絕對外往來。我們只能說明清開放的程度和對外學習的力度不夠,耽誤了國家發展,但不能說它完全沒有開放。1840年以前,包括後金王朝在關外正式成立以後,明清的對外政策基本上是自主的,沒有其他國家能用不平等條約強迫他,這個也是史實,沒問題。
時代變化,歷史觀也會進步,無論如何開放的精神還是要強調的。
一家之言而已。
過去教材一直講中國古代歷史上是閉關鎖國。當然,絕對意義上的閉關鎖國,完全斷絕對外往來的案例在中外歷史上比較稀少。
明初有鄭和下西洋,明代數次實行海禁,也數次開禁,也接受朝貢貿易和「互市」。明代多次學習西方火器來改進軍事力量,上層還與傳教士往來。《白銀資本》一書論證了大量白銀通過貿易流入明朝中國。清代為了剿滅台灣鄭氏集團,實行過禁海,但是沒有禁陸,也沒有斷絕官方對外往來,清初禁海是當時的軍事措施。清前期實行過四個口岸對外開放貿易,開放受到限制,乾隆以後改成廣州一口通商,沒有完全斷絕對外往來。我們只能說明清開放的程度和對外學習的力度不夠,耽誤了國家發展,但不能說它完全沒有開放。1840年以前,包括後金王朝在關外正式成立以後,明清的對外政策基本上是自主的,沒有其他國家能用不平等條約強迫他,這個也是史實,沒問題。
時代變化,歷史觀也會進步,無論如何開放的精神還是要強調的。
一家之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