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的功效與作用為濕肺化痰、利氣,聲音散結消腫。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乾燥成熟種子,其味辛、性溫,入肺、胃經。
白芥子的功效與作用主要為:
1.制用溫肺化痰、利氣:可用於寒痰喘咳、懸飲等。如寒痰壅肺,咳喘胸悶,痰多難咯者,可配伍炒蘇子、萊菔子;懸飲咳喘胸滿脅痛者,可配伍甘遂、大戟等藥物;冷哮日久者,可配伍細辛、甘遂、麝香等研末外敷。
2.生用散結消腫:可用於陰疽流注、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如痰濕流注所致陰疽腫毒者,可配伍鹿角膠、肉桂、熟地黃等藥物;痰濕阻滯經絡之麻木或關節腫痛者,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敷,也可可配伍馬錢子、沒藥等藥物。
需注意,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皮膚過敏者忌用。本品用量不宜過大。用量3~9g,外用適量。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乾燥成熟種子,其味辛、性溫,入肺、胃經。
白芥子的功效與作用主要為:
1.制用溫肺化痰、利氣:可用於寒痰喘咳、懸飲等。如寒痰壅肺,咳喘胸悶,痰多難咯者,可配伍炒蘇子、萊菔子;懸飲咳喘胸滿脅痛者,可配伍甘遂、大戟等藥物;冷哮日久者,可配伍細辛、甘遂、麝香等研末外敷。
2.生用散結消腫:可用於陰疽流注、肢體麻木、關節腫痛等。如痰濕流注所致陰疽腫毒者,可配伍鹿角膠、肉桂、熟地黃等藥物;痰濕阻滯經絡之麻木或關節腫痛者,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敷,也可可配伍馬錢子、沒藥等藥物。
需注意,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皮膚過敏者忌用。本品用量不宜過大。用量3~9g,外用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