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為臨床常見症狀,可見多種疾病,多屬於中醫「泄瀉」、「痢疾」等範疇。泄瀉和痢疾均可因感受濕熱之邪而引起,但兩者表現及治療用藥並不相同。
1.泄瀉之濕熱中阻證:臨床可見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大便色黃褐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等症狀。治療時,應當清熱燥濕、分消止瀉,多選用葛根芩連湯加減,主要包括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等藥物。
2.痢疾之濕熱痢:臨床可見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赤多白少、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或發熱惡寒,頭身痛楚,或口渴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治療時,應當清腸化濕、調氣和血,多選用芍藥湯加減,主要包括芍藥、當歸、黃連、黃芩、大黃、檳榔、木香、肉桂、炙甘草等藥物。
1.泄瀉之濕熱中阻證:臨床可見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大便色黃褐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等症狀。治療時,應當清熱燥濕、分消止瀉,多選用葛根芩連湯加減,主要包括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等藥物。
2.痢疾之濕熱痢:臨床可見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赤多白少、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或發熱惡寒,頭身痛楚,或口渴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治療時,應當清腸化濕、調氣和血,多選用芍藥湯加減,主要包括芍藥、當歸、黃連、黃芩、大黃、檳榔、木香、肉桂、炙甘草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