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受病情的輕重、治療效果、家人支持、個人調整等因素影響,持續時間各不相同。
產婦在經歷妊娠、分娩期疼痛和焦慮過程中,心理多處於脆弱和不穩定狀態;同時面臨潛意識的內在衝突,包括承擔母親的責任、家庭關係改變和接納、家庭和社會支持需求等,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目前國際上公認產後抑鬱發生率為10%~15%。產後抑鬱症通常在分娩後2周內發病,產後4~6周症狀明顯,產婦可表現為心情沮喪、感情淡漠、焦慮、易激惹、恐怖、對自身及嬰兒健康過度擔憂等,病程可持續3~6個月,產後抑鬱嚴重影響到產婦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兒情緒、智力發育和行為發展。
目前產後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綜合治療的效果優於單一的任何一種治療。患者和家屬要正視這種情況,做好心理疏導。若產後抑鬱嚴重時,應及時就診給予治療。本病預後良好,約70%病人1年內治癒,極少數持續1年以上。
產婦在經歷妊娠、分娩期疼痛和焦慮過程中,心理多處於脆弱和不穩定狀態;同時面臨潛意識的內在衝突,包括承擔母親的責任、家庭關係改變和接納、家庭和社會支持需求等,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目前國際上公認產後抑鬱發生率為10%~15%。產後抑鬱症通常在分娩後2周內發病,產後4~6周症狀明顯,產婦可表現為心情沮喪、感情淡漠、焦慮、易激惹、恐怖、對自身及嬰兒健康過度擔憂等,病程可持續3~6個月,產後抑鬱嚴重影響到產婦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兒情緒、智力發育和行為發展。
目前產後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綜合治療的效果優於單一的任何一種治療。患者和家屬要正視這種情況,做好心理疏導。若產後抑鬱嚴重時,應及時就診給予治療。本病預後良好,約70%病人1年內治癒,極少數持續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