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國內暴發,為了控制病情的蔓延,國家加強了人員管控和篩查,其中,體溫是篩查的指標之一。
在篩查過程中,有些人出現體溫低於36℃的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體溫低於36℃的情況呢?體溫低於36℃是否可能是covid-19病人。
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notice/2020-03-08/8e816461-6a55-4cf1-8bf9-b7371bf26617.jpg "image"
人的體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測量,測量方法不一樣,正常體溫的範圍不一樣。
正常體溫範圍:腋測法為36~37℃,口測法為36.3~37.2℃,肛測法為36.5~37.7℃。
常用的測量方法為腋測法,即用體溫計放到腋窩下一段時間後的測量結果。
covid-19疫情期間,公共場所用額測法進行篩查,即用紅外線測溫計測量額頭皮膚的溫度。
額測法的正常體溫範圍與測量儀器的設定有關,需參照使用說明書確定。
一般情況下,人的正常體溫會在36℃以上,低於36℃屬於體溫過低。
很多原因會導致測量的溫度低於36℃。
測量方法不當。
使用腋測法測量體溫,測量前曾在腋下使用冰袋、測量時體溫計未被加緊、測量時間等,都會引起體溫計讀數偏低。
使用額測法測量體溫,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額頭大量出汗等,也會使讀數偏低。
測量方法不當,體溫計讀數與實際體溫不符。
可以通過改善測量方法,以取得準確數值。如用腋測法,可以通過測量前不要在腋下使用冰袋、測量時儘量夾緊體溫計、測量時間至少10分鐘等提高測量準確度。
如用額測法,可以通過儘量在室內進行測量、測量前擦去額頭的汗、測量前可通過戴帽子等方式對額頭進行保暖等提高準確度。
基礎體溫較低。
基礎體溫指清晨醒來第一時間測量的體溫,大部分人的體溫都處於正常的體溫範圍,但是有少部分的人體溫低於正常範圍。如老人、瘦弱的人、某些疾病終末期病人等,他們體溫可能低於36℃。
如排除因疾病引起體溫偏低,一般情況下也屬於正常情況,不必緊張。
疾病引起體溫降低。
發生休克、嚴重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糖昏迷、嚴重凍傷時,人體的體溫會下降,低於36℃。此時除了體溫降低,還會出現疾病相關的其他表現,如休克還會出現反應遲鈍、面色蒼白、大汗等。
如發生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體溫低於36℃不是患有covid-19的表現。covid-19常見的表現之一為發熱,即體溫超過37.2℃,有部分病人可表現為體溫正常。
除了體溫升高之外,還有許多情況(如流行病學史、症狀、體徵、輔助檢查等)異常提示可能患有或已經患有covid-19。
如與來自湖北或武漢等疫情高發地區的人或已經確診的病人有密切接觸,出現乾咳、乏力、鼻塞、流涕、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如血液檢查、胸部ct檢查出現異常等,都需要考慮是否感染了covid-19,無論體溫數值為多少,都應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就診,避免傳染給他人。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2020.2。
[2] 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在篩查過程中,有些人出現體溫低於36℃的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體溫低於36℃的情況呢?體溫低於36℃是否可能是covid-19病人。
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notice/2020-03-08/8e816461-6a55-4cf1-8bf9-b7371bf26617.jpg "image"
人的體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測量,測量方法不一樣,正常體溫的範圍不一樣。
正常體溫範圍:腋測法為36~37℃,口測法為36.3~37.2℃,肛測法為36.5~37.7℃。
常用的測量方法為腋測法,即用體溫計放到腋窩下一段時間後的測量結果。
covid-19疫情期間,公共場所用額測法進行篩查,即用紅外線測溫計測量額頭皮膚的溫度。
額測法的正常體溫範圍與測量儀器的設定有關,需參照使用說明書確定。
一般情況下,人的正常體溫會在36℃以上,低於36℃屬於體溫過低。
很多原因會導致測量的溫度低於36℃。
測量方法不當。
使用腋測法測量體溫,測量前曾在腋下使用冰袋、測量時體溫計未被加緊、測量時間等,都會引起體溫計讀數偏低。
使用額測法測量體溫,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額頭大量出汗等,也會使讀數偏低。
測量方法不當,體溫計讀數與實際體溫不符。
可以通過改善測量方法,以取得準確數值。如用腋測法,可以通過測量前不要在腋下使用冰袋、測量時儘量夾緊體溫計、測量時間至少10分鐘等提高測量準確度。
如用額測法,可以通過儘量在室內進行測量、測量前擦去額頭的汗、測量前可通過戴帽子等方式對額頭進行保暖等提高準確度。
基礎體溫較低。
基礎體溫指清晨醒來第一時間測量的體溫,大部分人的體溫都處於正常的體溫範圍,但是有少部分的人體溫低於正常範圍。如老人、瘦弱的人、某些疾病終末期病人等,他們體溫可能低於36℃。
如排除因疾病引起體溫偏低,一般情況下也屬於正常情況,不必緊張。
疾病引起體溫降低。
發生休克、嚴重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糖昏迷、嚴重凍傷時,人體的體溫會下降,低於36℃。此時除了體溫降低,還會出現疾病相關的其他表現,如休克還會出現反應遲鈍、面色蒼白、大汗等。
如發生這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體溫低於36℃不是患有covid-19的表現。covid-19常見的表現之一為發熱,即體溫超過37.2℃,有部分病人可表現為體溫正常。
除了體溫升高之外,還有許多情況(如流行病學史、症狀、體徵、輔助檢查等)異常提示可能患有或已經患有covid-19。
如與來自湖北或武漢等疫情高發地區的人或已經確診的病人有密切接觸,出現乾咳、乏力、鼻塞、流涕、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如血液檢查、胸部ct檢查出現異常等,都需要考慮是否感染了covid-19,無論體溫數值為多少,都應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就診,避免傳染給他人。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2020.2。
[2] 萬學紅,盧雪峰.診斷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