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叩診是用於檢查腹部是否正常的一項體格檢查方法。腹部叩診可採用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一般採用的是間接叩診,主要目的是了解某些臟器的大小、部位、叩擊痛等。叩診內容主要是腹部叩診音、肝上下界、脾臟、移動性濁音、腎區叩擊痛等。
腹部叩診音:正常腹部除肝臟、脾臟所在的部位叩診音是濁音或實音外,其餘部位的叩診音均為鼓音。明顯的鼓音常見於胃腸脹氣,胃腸穿孔等。肝臟脾臟或實質性臟器體積極度增大、腹部內腫瘤和大量腹水時,鼓音範圍會縮小,病變部位可能出現濁音或實音。
肝上下界的叩診方法:被檢查者仰臥位,雙腿屈曲。檢查者立於被檢查的右側,用間接叩診法,沿著右側鎖骨中線、右側腋中線和右側肩胛線,由肺區向下叩診至腹部。當由清音轉為濁音的時候,即為肝臟上界,稱為肝臟相對濁音界。繼續向下叩擊1~2肋間隙,由濁音轉為實音,稱為肝臟絕對濁音界。確定肝下界,可從腹部鼓音區沿著右側鎖骨中線或者前正中線向上叩診,鼓音轉濁音時,就是肝臟下界。
腹部叩診音:正常腹部除肝臟、脾臟所在的部位叩診音是濁音或實音外,其餘部位的叩診音均為鼓音。明顯的鼓音常見於胃腸脹氣,胃腸穿孔等。肝臟脾臟或實質性臟器體積極度增大、腹部內腫瘤和大量腹水時,鼓音範圍會縮小,病變部位可能出現濁音或實音。
肝上下界的叩診方法:被檢查者仰臥位,雙腿屈曲。檢查者立於被檢查的右側,用間接叩診法,沿著右側鎖骨中線、右側腋中線和右側肩胛線,由肺區向下叩診至腹部。當由清音轉為濁音的時候,即為肝臟上界,稱為肝臟相對濁音界。繼續向下叩擊1~2肋間隙,由濁音轉為實音,稱為肝臟絕對濁音界。確定肝下界,可從腹部鼓音區沿著右側鎖骨中線或者前正中線向上叩診,鼓音轉濁音時,就是肝臟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