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有兩類東西,一類是物質層面的,一類是精神層面的。物質與精神就像陰與陽,「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與陽是一體的,一個是在外的形,一個是內在的神。人類可以把內在的「神」單獨提出來加以展示,這種行為就可以稱作藝術。
舉個例子。在一塊地上種玉米。挖個坑種一粒,可以;後來,人們發現,把地起成壟,一壟一壟地種,長勢好、產量高;再後來,人們把壟起得很直,活乾得漂亮,不僅自己看著舒服,別人看了也豎大拇指。這裡,就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了,就是人們在追求物質的時候同時也在追求美。
再舉一個例子。一塊金屬,新的時候,錚明瓦亮,讓人賞心悅目;生了銹以後,斑斑駁駁的,令人感慨萬千。這塊金屬就是個「形」,但它能觸動人的「神」
於是乎,人們發現,人類對於美,對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有著天然的追求。
精神層面的東西也是分層級的,也是有低、中、高,三、六、九之分的。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是越追求越高,而且素質不同的人,所處的高度也不一樣,在認知上是有差異的。
在人類社會中,有一種東西叫宗教。宗教的起因來自人的精神追求。所以,在宗教里有些東西跟藝術聯繫得很緊。這就折射出人類是不光追求吃飽穿暖,同時追求意識上的「真善美」。當然,宗教比較複雜,還有個宗教世俗化的問題,還有很多落後的糟粕,這就不說了。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要求古人的境界。我是一個無神論者,說宗教,主要想說,宗教是在人類有精神追求的前提下產生的;精神追求也連帶產生了藝術。
除了藝術,人類社會還產生了文學。文學與藝術合稱文藝。
文藝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有需求,有土壤。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種類別衰落了,一種類別興起了;一種類別消亡了,一種類別誕生了;一種觀念落後了,一種觀念超前了;一種觀念扭曲了,一種觀念引領了。
藝術產品與工業產品不同。工業產品講求批量化,標準化,可互換;藝術產品講求個性化,講求「這一個」,忌諱雷同。再有,通常而言,消費者在商品面前往往都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外行的使用者;在藝術品面前,也往往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外行的欣賞者,一個受眾。所以,對有的藝術產品看不懂,欣賞不了,這是很正常的事。還有就是,有的創作者在講求個性化時往往故弄虛玄,甚至走極端,以瞎胡鬧掩蓋真追求。這就背離藝術的本質了。
總而言之,人類是有意識、有思想的動物;人類可以從有形的「物」分離出無形的「神」;人類可以單獨對精神層面不斷追求;追求精神層面也導致了藝術的產生;人類的精神追求有高低之分,導致在相互理解上、觀念上會出現差異;藝術追求的是個性化、是「這一個」、是真善美,但有些所謂的藝術背離了藝術的本質,欺騙了非專業的受眾。說「凡是看不懂的就叫藝術」,這屬於氣話,沒必要。人生一世,讓自己活得精彩才是真藝術。
舉個例子。在一塊地上種玉米。挖個坑種一粒,可以;後來,人們發現,把地起成壟,一壟一壟地種,長勢好、產量高;再後來,人們把壟起得很直,活乾得漂亮,不僅自己看著舒服,別人看了也豎大拇指。這裡,就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了,就是人們在追求物質的時候同時也在追求美。
再舉一個例子。一塊金屬,新的時候,錚明瓦亮,讓人賞心悅目;生了銹以後,斑斑駁駁的,令人感慨萬千。這塊金屬就是個「形」,但它能觸動人的「神」
於是乎,人們發現,人類對於美,對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有著天然的追求。
精神層面的東西也是分層級的,也是有低、中、高,三、六、九之分的。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是越追求越高,而且素質不同的人,所處的高度也不一樣,在認知上是有差異的。
在人類社會中,有一種東西叫宗教。宗教的起因來自人的精神追求。所以,在宗教里有些東西跟藝術聯繫得很緊。這就折射出人類是不光追求吃飽穿暖,同時追求意識上的「真善美」。當然,宗教比較複雜,還有個宗教世俗化的問題,還有很多落後的糟粕,這就不說了。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要求古人的境界。我是一個無神論者,說宗教,主要想說,宗教是在人類有精神追求的前提下產生的;精神追求也連帶產生了藝術。
除了藝術,人類社會還產生了文學。文學與藝術合稱文藝。
文藝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有需求,有土壤。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種類別衰落了,一種類別興起了;一種類別消亡了,一種類別誕生了;一種觀念落後了,一種觀念超前了;一種觀念扭曲了,一種觀念引領了。
藝術產品與工業產品不同。工業產品講求批量化,標準化,可互換;藝術產品講求個性化,講求「這一個」,忌諱雷同。再有,通常而言,消費者在商品面前往往都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外行的使用者;在藝術品面前,也往往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外行的欣賞者,一個受眾。所以,對有的藝術產品看不懂,欣賞不了,這是很正常的事。還有就是,有的創作者在講求個性化時往往故弄虛玄,甚至走極端,以瞎胡鬧掩蓋真追求。這就背離藝術的本質了。
總而言之,人類是有意識、有思想的動物;人類可以從有形的「物」分離出無形的「神」;人類可以單獨對精神層面不斷追求;追求精神層面也導致了藝術的產生;人類的精神追求有高低之分,導致在相互理解上、觀念上會出現差異;藝術追求的是個性化、是「這一個」、是真善美,但有些所謂的藝術背離了藝術的本質,欺騙了非專業的受眾。說「凡是看不懂的就叫藝術」,這屬於氣話,沒必要。人生一世,讓自己活得精彩才是真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