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學家、一位畫家慕名前往看一棵古老的松樹。他們幾乎是同時在大腦中出現了對這棵古樹的第一印象:木商脫離不了木商的心習,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植物學家脫離不了植物學家的心習,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畫家則只管審美,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接著,木商說:「它宜於架屋或制器,我將不遺餘力地去買它,然後砍掉它,把它運走。」植物學家說:「這棵松樹屬於某類某科,它和其他的松樹有諸多不同,它為什麼活得這樣長久呢?」畫家沒有說話,只是聚精會神地觀賞古樹蒼翠的顏色、盤曲如龍蛇的線紋,體味它那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例文】。
無用之用,即為大用
木商在一棵參天巨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實用價值,而植物學家想到的是科學意義。這樣的兩種觀點無可辯駁,因為他們對人類的生活與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更喜歡畫家對巨松最純粹的態度。我願做那位畫家,欣賞巨松參天的身軀,讓它那蒼勁的翠色留於心間。
誠然,木商和植物學家的角度無可厚非,他們只是更注重物質的實用與功能性,這些在推動歷史和文明前進中也不可或缺,但我更偏愛畫家那無用的思想。
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詩、酒、愛情,往往無用。但無數過客往往選擇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於是終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李太白的澎湃與豪情。他迎著裹挾黃沙的風,站在驚濤拍岸的滾滾黃河邊,吟出了這一千古詩篇。如若沒有李太白這一無用的吟誦,誰又能托起他心中的豪情?誰又能將黃河的骨氣一覽無餘?蘇子有言:「休對古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陶淵明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張可久感嘆:「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吟誦出這些詩篇的文人墨客不也正因這些無用之事,滿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成為令自己、令後世敬仰的人嗎?
殊不知,無用之用,即為大用。
當今社會,人潮洶湧,如何追求現實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們心中無法掙脫的鐵鏈和枷鎖。選擇專業時,這樣的聲音充斥,「不要選這個專業,不好就業,學了沒用!」當孩子捧起一本課外書籍,「別看那沒用的書了,現在不是你看書的時候,要好好學習才有用。」蔣勛先生曾說:「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會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過程中成為受害者。」我們的行為都像物品一樣,被冠以「有用的」「無用的」的定語。
究竟什麼是有用的,什麼又是無用的呢?
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功利地追求事業名利是有用;而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於大千世界中做一個不隨波逐流,不如蟻附膻者即為無用嗎?
恐怕我不敢苟同。
我喜歡坐在街邊的咖啡館裡,看行人的步履匆忙。只一瞥,便覺得日月悠長,山河無恙。這也是無用之事,卻讓人的心於物慾橫流的燈紅酒綠中尋得一份心靈的暫時安息之所,又何嘗不是大用呢?捧了一本書放在膝蓋上,沉甸甸的,讓書頁自由地滑過指尖。近午的陽光下,遠處鳥群翩躚……。
我願在波濤洶湧的濁流中做一個不隨波逐流的人。當一個畫家,欣賞那參天的巨松,做一個無用之人。
【審題】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由材料、寫作任務、寫作要求三部分組成。其中材料講述的是三個不同職業身份的人看待同一棵古老的松樹而有不同的印象和反應的故事。出於不同的職業習慣,「心習」不同,於是對同一個事物有了各自不同的印象和態度。顯而易見,那棵古松本身在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它的形象之所以會發生變化,是因為觀者的性格和情趣不同。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反照。
材料中明確了「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即並不僅僅觀察古松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應由觀察古松聯想到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再到人類對美的審定等等。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結合材料對三個人面對古松不同態度的深層次的原因進行剖析,即要從「主觀和客觀」的辯證關係層面進行深入解讀,客觀是無法改變的,但主觀卻因為自身的原因而讓客觀有了不同的印象,由此強調不同心態、不同人生態度會有不同的生命體驗,這是能使立意變得深刻的前提。
【立意】。
1.不同的眼睛發現不同的美。
2.美的發現和創造。
3.以主觀之心賞客觀之美。
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學家、一位畫家慕名前往看一棵古老的松樹。他們幾乎是同時在大腦中出現了對這棵古樹的第一印象:木商脫離不了木商的心習,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植物學家脫離不了植物學家的心習,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畫家則只管審美,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接著,木商說:「它宜於架屋或制器,我將不遺餘力地去買它,然後砍掉它,把它運走。」植物學家說:「這棵松樹屬於某類某科,它和其他的松樹有諸多不同,它為什麼活得這樣長久呢?」畫家沒有說話,只是聚精會神地觀賞古樹蒼翠的顏色、盤曲如龍蛇的線紋,體味它那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例文】。
無用之用,即為大用
木商在一棵參天巨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實用價值,而植物學家想到的是科學意義。這樣的兩種觀點無可辯駁,因為他們對人類的生活與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更喜歡畫家對巨松最純粹的態度。我願做那位畫家,欣賞巨松參天的身軀,讓它那蒼勁的翠色留於心間。
誠然,木商和植物學家的角度無可厚非,他們只是更注重物質的實用與功能性,這些在推動歷史和文明前進中也不可或缺,但我更偏愛畫家那無用的思想。
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詩、酒、愛情,往往無用。但無數過客往往選擇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於是終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李太白的澎湃與豪情。他迎著裹挾黃沙的風,站在驚濤拍岸的滾滾黃河邊,吟出了這一千古詩篇。如若沒有李太白這一無用的吟誦,誰又能托起他心中的豪情?誰又能將黃河的骨氣一覽無餘?蘇子有言:「休對古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陶淵明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張可久感嘆:「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吟誦出這些詩篇的文人墨客不也正因這些無用之事,滿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成為令自己、令後世敬仰的人嗎?
殊不知,無用之用,即為大用。
當今社會,人潮洶湧,如何追求現實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們心中無法掙脫的鐵鏈和枷鎖。選擇專業時,這樣的聲音充斥,「不要選這個專業,不好就業,學了沒用!」當孩子捧起一本課外書籍,「別看那沒用的書了,現在不是你看書的時候,要好好學習才有用。」蔣勛先生曾說:「一個唯利是圖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會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過程中成為受害者。」我們的行為都像物品一樣,被冠以「有用的」「無用的」的定語。
究竟什麼是有用的,什麼又是無用的呢?
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功利地追求事業名利是有用;而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於大千世界中做一個不隨波逐流,不如蟻附膻者即為無用嗎?
恐怕我不敢苟同。
我喜歡坐在街邊的咖啡館裡,看行人的步履匆忙。只一瞥,便覺得日月悠長,山河無恙。這也是無用之事,卻讓人的心於物慾橫流的燈紅酒綠中尋得一份心靈的暫時安息之所,又何嘗不是大用呢?捧了一本書放在膝蓋上,沉甸甸的,讓書頁自由地滑過指尖。近午的陽光下,遠處鳥群翩躚……。
我願在波濤洶湧的濁流中做一個不隨波逐流的人。當一個畫家,欣賞那參天的巨松,做一個無用之人。
【審題】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由材料、寫作任務、寫作要求三部分組成。其中材料講述的是三個不同職業身份的人看待同一棵古老的松樹而有不同的印象和反應的故事。出於不同的職業習慣,「心習」不同,於是對同一個事物有了各自不同的印象和態度。顯而易見,那棵古松本身在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它的形象之所以會發生變化,是因為觀者的性格和情趣不同。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反照。
材料中明確了「以上材料具有啟示意義」,即並不僅僅觀察古松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應由觀察古松聯想到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再到人類對美的審定等等。因此,我們在寫作時,要結合材料對三個人面對古松不同態度的深層次的原因進行剖析,即要從「主觀和客觀」的辯證關係層面進行深入解讀,客觀是無法改變的,但主觀卻因為自身的原因而讓客觀有了不同的印象,由此強調不同心態、不同人生態度會有不同的生命體驗,這是能使立意變得深刻的前提。
【立意】。
1.不同的眼睛發現不同的美。
2.美的發現和創造。
3.以主觀之心賞客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