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軍人而言,扛槍打仗是天經地義的事,若是能當上將軍則是人生一大夢想。拿破崙就曾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至理名言,以此來鼓勵將士們實現心中抱負。
但將軍也不是誰都能勝任,這不僅需要過硬的戰功,更要具備豐富的資歷作為支撐,這樣才能讓他人信服、敬重。但是在民國時期,想要當將軍那簡直是太容易了,隨便拉個數千人的隊伍,就可以獲封少將甚至是中將的軍銜。
對此,民間還曾流傳著「上校不如狗,少將滿地走」的說法,那麼這一現象是怎樣造成的?關於隨意亂封軍銜的問題,首先能想到的原因就是與社會背景有直接關聯,通過這種手段可以尋求穩定局面。
當時隨著清王朝的覆滅,我國正式進入軍閥混戰、政治動盪的民國時期。為了爭權奪利,只要有點實力的地方勢力便會加入到搶奪地盤的行動中,導致民不聊生,社會混亂——比如直奉戰爭、中原大戰都是其具體表現。
為了終結這種混亂局面,後來國民政府採取了打壓、恩福並重的「兩手抓」策略,在出兵直接擺平不聽話的地方派同時,還利用權色手段對它們進行分化、瓦解。
而在實現後一種政治目標的過程中,授予軍銜與出錢、出槍一樣,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拿手戲。受當時錯綜複雜國內環境制約,國民政府並沒有能力將對方剿滅,所以拿軍銜和金錢消災能暫時保持穩定。
如果不顧一切地動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將導致自身力量過度消耗,從而讓競爭對手坐收漁利。因此,國民政府的頭頭們心甘情願去授予軍銜,而一些地方軍勢力也會趨之若鶩,將獲得軍銜看做有實力且能光宗耀祖的一份美差,當時一些封疆大吏還甚至曾為兒子向國民政府討要軍銜。
其次,造成軍銜「不值錢」現象與軍銜制度改革不徹底有關。作為國家軍隊建設的重要內容,軍銜制度對於完善隊伍結構、穩定軍心等發揮著關鍵作用。
民國時期,我國通過積極借鑑德國、日本等國家經驗而推進自身軍事建設,組建了近代化的軍隊。雖然如此,但在制度方面卻存在很大缺陷,其中軍銜制度尤顯混亂。
——而在這方面,可以從軍銜的設置主體上看得出來。據悉,當時竟然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及總司令部三家能設置軍銜,它們沒有統一的軍銜命名方式,因此導致授銜愈發隨意。
基於此,民國政府對軍銜制度實施了改革,希望破除軍銜亂封、級別無法界定等問題。1935年,國民政府在此前制定《士兵等級表》等文件的基礎上,出台了新式軍銜管理規定。
其中,涉及到將官類的主要軍銜有少將、中將、二級上將、一級上將以及特級上將,它們分別通過領章上的金星來區分。雖然此次改革在阻止軍銜混亂方面確實發揮了作用,但卻不徹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不斷丟失國土,而在後方軍事管理方面再度呈現混亂局面。同時為了抵禦日本侵略,國民政府不斷擴充軍力,間接助推了大量名不副實的將軍出現。
當時,國民政府雖然面臨財政資金吃緊的危機,但基於抗戰現實需要而只能用軍銜這類精神榮譽去鼓勵參戰將士上前線奮勇殺敵。當上海、南京失守後,國民政府不得不整體搬離至重慶,這導致對全國軍事指揮系統掌控力下降。
雖然可以對嫡系部隊直接發號施令,但對那些遠離中央的地方雜牌部隊卻無可奈何。正是在此背景下,遠在四川、廣西等省份的地方雜牌部隊可以有恃無恐的對軍銜進行各種冊封,比如隨意任命少將等。當然,他們一般不敢去打上將這種高級軍銜的主意,畢竟太過於招搖。
除了對地方雜牌部隊束手無策外,國民政府還拿那些保安團等武裝沒有辦法,這導致對方為尋求壯大而私自對手下授予上校、少將等所謂軍銜,這種現象就相當於封建社會的封賞一般肆無忌憚。
另外,國軍軍銜「爛的一錢不值」,還與當時存在的虛銜軍職現象有關。在1935年實施改革後,國民政府正式落實實授軍銜制度,並確定由銓敘廳來予以頒證任命。
不過由於數量有限,且加之後來部隊人數擴編,軍銜較低的將領「配不上」幾萬或幾十萬的部隊規模,而當局又無法解決,這就陷入到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比如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的一員猛將雖部下有十來萬人,但在銓敘廳的任命上卻只是一個上校的軍銜。那麼,他憑藉這個上校的軍銜去指揮如此規模的部隊,豈不是「自討沒趣」?這種現象當然不是個例,而是比較普遍的。
所以,為了迎合長官們的軍事權威,許多下級將領便用虛銜軍職去奉承,讓長官們面子上能過得去。而長官們也樂於被這麼稱呼,於是實授軍銜的問題也沒有人去刻意關注了,直到長官們後來被提拔了,才解決了身份上的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自身的腐敗也是造成軍銜廉價的原因。為了謀得一官半職,許多人出錢求購,而上級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賣官賣爵現象滋生。
——比如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由於接收管理城市而需要任命大量官員。對此,許多人便在這方面打起主意,不斷出錢打點而撈到官職和軍銜。
總之,民國時期軍銜如此廉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國民政府的腐敗。正因為如此,國軍在抵抗日軍時才會如此的不堪一擊。
但將軍也不是誰都能勝任,這不僅需要過硬的戰功,更要具備豐富的資歷作為支撐,這樣才能讓他人信服、敬重。但是在民國時期,想要當將軍那簡直是太容易了,隨便拉個數千人的隊伍,就可以獲封少將甚至是中將的軍銜。
對此,民間還曾流傳著「上校不如狗,少將滿地走」的說法,那麼這一現象是怎樣造成的?關於隨意亂封軍銜的問題,首先能想到的原因就是與社會背景有直接關聯,通過這種手段可以尋求穩定局面。
當時隨著清王朝的覆滅,我國正式進入軍閥混戰、政治動盪的民國時期。為了爭權奪利,只要有點實力的地方勢力便會加入到搶奪地盤的行動中,導致民不聊生,社會混亂——比如直奉戰爭、中原大戰都是其具體表現。
為了終結這種混亂局面,後來國民政府採取了打壓、恩福並重的「兩手抓」策略,在出兵直接擺平不聽話的地方派同時,還利用權色手段對它們進行分化、瓦解。
而在實現後一種政治目標的過程中,授予軍銜與出錢、出槍一樣,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拿手戲。受當時錯綜複雜國內環境制約,國民政府並沒有能力將對方剿滅,所以拿軍銜和金錢消災能暫時保持穩定。
如果不顧一切地動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將導致自身力量過度消耗,從而讓競爭對手坐收漁利。因此,國民政府的頭頭們心甘情願去授予軍銜,而一些地方軍勢力也會趨之若鶩,將獲得軍銜看做有實力且能光宗耀祖的一份美差,當時一些封疆大吏還甚至曾為兒子向國民政府討要軍銜。
其次,造成軍銜「不值錢」現象與軍銜制度改革不徹底有關。作為國家軍隊建設的重要內容,軍銜制度對於完善隊伍結構、穩定軍心等發揮著關鍵作用。
民國時期,我國通過積極借鑑德國、日本等國家經驗而推進自身軍事建設,組建了近代化的軍隊。雖然如此,但在制度方面卻存在很大缺陷,其中軍銜制度尤顯混亂。
——而在這方面,可以從軍銜的設置主體上看得出來。據悉,當時竟然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及總司令部三家能設置軍銜,它們沒有統一的軍銜命名方式,因此導致授銜愈發隨意。
基於此,民國政府對軍銜制度實施了改革,希望破除軍銜亂封、級別無法界定等問題。1935年,國民政府在此前制定《士兵等級表》等文件的基礎上,出台了新式軍銜管理規定。
其中,涉及到將官類的主要軍銜有少將、中將、二級上將、一級上將以及特級上將,它們分別通過領章上的金星來區分。雖然此次改革在阻止軍銜混亂方面確實發揮了作用,但卻不徹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不斷丟失國土,而在後方軍事管理方面再度呈現混亂局面。同時為了抵禦日本侵略,國民政府不斷擴充軍力,間接助推了大量名不副實的將軍出現。
當時,國民政府雖然面臨財政資金吃緊的危機,但基於抗戰現實需要而只能用軍銜這類精神榮譽去鼓勵參戰將士上前線奮勇殺敵。當上海、南京失守後,國民政府不得不整體搬離至重慶,這導致對全國軍事指揮系統掌控力下降。
雖然可以對嫡系部隊直接發號施令,但對那些遠離中央的地方雜牌部隊卻無可奈何。正是在此背景下,遠在四川、廣西等省份的地方雜牌部隊可以有恃無恐的對軍銜進行各種冊封,比如隨意任命少將等。當然,他們一般不敢去打上將這種高級軍銜的主意,畢竟太過於招搖。
除了對地方雜牌部隊束手無策外,國民政府還拿那些保安團等武裝沒有辦法,這導致對方為尋求壯大而私自對手下授予上校、少將等所謂軍銜,這種現象就相當於封建社會的封賞一般肆無忌憚。
另外,國軍軍銜「爛的一錢不值」,還與當時存在的虛銜軍職現象有關。在1935年實施改革後,國民政府正式落實實授軍銜制度,並確定由銓敘廳來予以頒證任命。
不過由於數量有限,且加之後來部隊人數擴編,軍銜較低的將領「配不上」幾萬或幾十萬的部隊規模,而當局又無法解決,這就陷入到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
比如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的一員猛將雖部下有十來萬人,但在銓敘廳的任命上卻只是一個上校的軍銜。那麼,他憑藉這個上校的軍銜去指揮如此規模的部隊,豈不是「自討沒趣」?這種現象當然不是個例,而是比較普遍的。
所以,為了迎合長官們的軍事權威,許多下級將領便用虛銜軍職去奉承,讓長官們面子上能過得去。而長官們也樂於被這麼稱呼,於是實授軍銜的問題也沒有人去刻意關注了,直到長官們後來被提拔了,才解決了身份上的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自身的腐敗也是造成軍銜廉價的原因。為了謀得一官半職,許多人出錢求購,而上級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賣官賣爵現象滋生。
——比如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由於接收管理城市而需要任命大量官員。對此,許多人便在這方面打起主意,不斷出錢打點而撈到官職和軍銜。
總之,民國時期軍銜如此廉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國民政府的腐敗。正因為如此,國軍在抵抗日軍時才會如此的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