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英文是defendingchampion,reigningchampion指個人或團體處於保衛自己冠軍的狀態。中文意指上屆此項目的冠軍,此次依然參加此項目的角逐。如果這一屆此類比賽的個人或團體奪了冠軍,那麼在這一屆比賽中其就是「成功衛冕」
像衛冕亞軍,衛冕季軍,是不準確的表達方式。應只有衛冕冠軍。林丹就是個實例2008和2012年兩屆奧冠。2012未取得冠軍的時候是衛冕冠軍,取得以後即衛冕成功,也就是蟬聯冠軍了。
網絡上有時會看到諸如「衛冕亞軍」和「衛冕季軍」之類的字眼,那都是錯誤的。「冕」是帝王的皇冠。帝王稱帝時司儀把皇冠加在君主頭上就叫「加冕」。後來把這個詞用在了賽事冠軍,就是取其王者之意。正因為有了第一次奪冠時的「加冕」,才有了第二次參賽時的「衛冕」
實際上,有人認為「衛冕冠軍」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衛冕」本身就是動賓結構,有「保衛冠軍地位」的意思,「衛冕」後面再加賓語「冠軍」就不太恰當了,即成了」動賓+賓「的雜糅詞組。當然,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個詞組為「動賓+名詞」,即前面的「衛冕」的動賓結構修飾後面的名詞「冠軍」。這樣一來理解這個詞組就通順了。當然主流媒體已習慣使用這個詞語,也就成了大家常用的表達方式。
像衛冕亞軍,衛冕季軍,是不準確的表達方式。應只有衛冕冠軍。林丹就是個實例2008和2012年兩屆奧冠。2012未取得冠軍的時候是衛冕冠軍,取得以後即衛冕成功,也就是蟬聯冠軍了。
網絡上有時會看到諸如「衛冕亞軍」和「衛冕季軍」之類的字眼,那都是錯誤的。「冕」是帝王的皇冠。帝王稱帝時司儀把皇冠加在君主頭上就叫「加冕」。後來把這個詞用在了賽事冠軍,就是取其王者之意。正因為有了第一次奪冠時的「加冕」,才有了第二次參賽時的「衛冕」
實際上,有人認為「衛冕冠軍」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衛冕」本身就是動賓結構,有「保衛冠軍地位」的意思,「衛冕」後面再加賓語「冠軍」就不太恰當了,即成了」動賓+賓「的雜糅詞組。當然,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個詞組為「動賓+名詞」,即前面的「衛冕」的動賓結構修飾後面的名詞「冠軍」。這樣一來理解這個詞組就通順了。當然主流媒體已習慣使用這個詞語,也就成了大家常用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