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師德師能提升年黨員應該怎麼辦?》這是我本次講黨課的主題,結合教育工作實際,談談新形勢下共產黨員如何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為學校和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貢獻自己力量?
1、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人們常說,國家興衰,人才為本;人才培養,教育為本。我國改革和建設的實踐充分證明,發展教育,辦好學校,是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學習需求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勞動者素質,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先進的科學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確定為師德師能提升年,要求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倡導熱愛教育、充滿愛心、師德高尚、師能精湛、學生愛戴、群眾滿意的師德風尚,進一步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
2、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認為,學校是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學校的主體是知識分子。他們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是社會物質生產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務者。而黨員是這支知識分子隊伍中的精英,是辦好學校的中堅,他們的思想狀況如何,能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對於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和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學校加強黨員教育的做法。近些年來,一些學校著眼於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對教職工黨員要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師德師風教育以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意識教育等。
要求教職工黨員以培養「四有」學生為目標,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著眼點,經常深入學生班級,密切聯繫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創造條件,真正做到「三全」、「三愛」、「三讓」,努力成為黨性強、師德好、業務精的先鋒,在廣大教師中充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全」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三愛」即愛教育事業、愛學校、愛學生;「三讓」即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可以說,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鑑的。但從目前國內外教育主流和學校黨員的思想狀況看,我們黨員應深刻理解「黨員表率作用」、「學校和諧發展」的要求,才能成為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先行者和主力軍。
二、深入淺出,闡明觀點
(一)什麼是和諧?
何謂和諧?安順謂和,協調為諧。從社會學角度看,和諧直接表現為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使社會共同體處於融洽狀態;和諧一般分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內心的和諧和國家社會內部的和諧等方面。
(二)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
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學校和諧發展是一種學校教育生態的平衡、協調有序的發展狀態。就內部環境來說,體現為教育主體與教育對象之間和諧相處,共同成長;學校管理、育人環境適宜師生髮展。就外部環境來說,表現為學校與家庭、社區和諧相處,關係密切?
(三)如何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社會倡導「和諧發展」,校園也呼喚「和諧發展」,但和諧發展並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學校的和諧發展,需要社會和諧發展的大環境,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黨員教師,我們不能坐等大環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人都從自身做起,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學校才能又好又快發展。共產黨員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中應該做些什麼?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即:樹立「三個意識」,培養「四個要有」,做到「五堅持五反對」,做好「七個努力」?
「三個意識」:一是樹立全局意識,從培養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思考工作。二是樹立服務意識,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貼近」。即:貼近社會,貼近家長,貼近學生。三是樹立創先意識,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四個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諧一定是關係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係。和諧不同於對抗,也並不意味著同一,而是以差異與多元為前提的。和諧社會承認社會的不同主體和要素可以而且應該和平共處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著所有成員能夠在相互協作中共同增進利益,社會的成果要惠及每一個社會成員。
第二,要有寬容的心態。一方面我們要尋求問題的積極解決;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寬容可以是對人的寬容,一類人對另一類人的寬容,也可以是對一些事情,乃至對這個時代、社會的寬容,是和諧社會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識。每一個人的人生成長和事業成就都離不開天地的養育、社會的保障、家庭的關愛、師生的幫助。飲水思源,對那些讓我們今天一切成為可能的先輩、祖國、政黨、父母、親戚朋友,甚至是對那些隨緣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無聞的大自然,要學會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讓人總覺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後懂得珍惜,才會加倍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才會發自內心地去回報社會。
第四,要有審美的情趣。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應該有超功利的審美尺度,應該以審美的眼光來重新打量和發現身邊的世界。一旦擁有了審美的情趣,就會發現自然不僅僅是資源和財富,它更是人類詩意的家園;社會不僅僅是名利場,它亦是人們共同完成的無以倫比的藝術品;人與人的關係也不僅僅是「物的依賴關係」,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這樣的社會人們收穫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鬱悶,而是公開、舒暢與愉悅。
「五堅持五反對」:一是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原則,反對重智輕德,構建和諧教育體系。二是堅持有教無類的德育思想,反對不教而誅,構建和諧人本核心。從教育內部而言,學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與機會均等。從個人層面來看,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堅持以人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謂「抓兩頭放中間」,「抓尖子,促中層,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堅持言傳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對控制性說服和灌輸,達到和諧教育效果。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該是這種人。」以身示範、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堅持文明執教的教育理念,反對體罰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師生之間雖有長幼之分,知識多寡之別,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們要摒棄那種「警察與小偷」、「法官與罪犯」式的師生關係,全面關心、體貼、愛護學生,構建新課程背景下的「嚴父+慈母+良醫+益友」的新型師生關係,友情執教,依法執教,切不可辱罵、歧視學生,做文明之師,尊嚴之師,仁愛之師。五是堅持為人師表,嚴於律己的道德準則,反對言行脫節,打造教師立體形象。在思想作風上要實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在工作作風上,要認真嚴謹,講求效率,切忌馬馬虎虎,拖拉推諉;在待人處世上,要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切忌兩面三刀,虛情假意;在生活作風上,要端莊穩重,親切大方,切忌不拘小節、舉止輕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諧的教師立體形象?
「七個努力」:第一,黨員領導幹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動者,認真推動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第二,黨員要努力做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維護者,努力構建和諧教育、和諧社會。第三,黨員要努力做教育均衡發展的促進者,努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第四,黨員要努力做教育亂收費的制止者,堅決制止違規收費。第五,黨員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實踐者,努力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第六,黨員要努力做貧困家庭學生的關愛者,努力做到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第七,黨員要努力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同志們,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當前,以「師德師能」為主題,促進教育良性和諧均衡發展的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我們共產黨員應在活動的實踐中加強自身修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業務素質,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惠及更廣大的人民群眾,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校黨支部書記講黨課講稿19篇[朗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中國浸滿多少的淚水,數十年的抗爭又流盡了多少衷腸熱血。九十多年前,一艘嘉興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緩緩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
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嫦娥踏月,經濟騰飛。國富兵強,一展中國夢。放眼未來,滄海橫流,征途漫漫,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而今深入貫徹黨的思想也是我們仙池村每個黨員的責任義務,扶貧救助困難家庭,儘自己所能幫助祖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願景是我們仙池村黨委的基本工作目標。
2018年5月7日的晚上,如往常一樣平靜,仙池村黨委書記程啟富如平常一樣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後,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正準備休息。這時急促的電話鈴聲響了,程書記接起電話,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到對方急促的聲音:「程書記,快點!賴留均家裡著火了,快點來啊!」「好的,馬上就到!」掛完電話,程書記在村委會的微信群里通知了兩委成員,就立刻出門趕赴火災現場。
在一陣手忙腳亂的滅火後,大家已累的疲憊不堪,都癱坐在地上。賴留均老人望著眼前被火燒後的一片廢墟,哭喊著:「這該怎麼辦啊?以後我還怎麼活啊!」這時程書記拍著老人的肩膀說:「老人家,你不要著急!黨會幫助你的,你放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沒有任何人的安排,仙池村的黨員們都自發的來到賴留均家中,各自忙碌起來,更有些黨員還帶上了修復房屋所需的材料。在大家的幫助下,不到一天時間,賴留均老人的房屋就修復好了,這時仙池村黨委為老人送來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賴留均老人泣不成聲的說:「黨的政策好呀!謝謝黨委政府的幫助啊!要不是你們,我這條老命可能就要隨這場大火去了喲!」程書記代表仙池村黨委對老人說:「老人家你放心吧,之後我們村委會會為你申請低保救助金,以保證你的正常生活,真正做到習總書記說的「兩不愁三保障」!」。
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個聲音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進新世紀,面對多極化的世界格局,我們黨在瞬息萬變中追求著不變,同時也在不變中追求著千變萬化。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這便是我們的黨堅韌求索的路程,我常常在心裡重複著這幾句話,每一次都熱血沸騰,胸膛里燃燒著對祖國的熱愛。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深愛著我的黨,深愛著我的祖國。
大家好。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中國浸滿多少的淚水,數十年的抗爭又流盡了多少衷腸熱血。九十多年前,一艘嘉興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緩緩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
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嫦娥踏月,經濟騰飛。國富兵強,一展中國夢。放眼未來,滄海橫流,征途漫漫,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而今深入貫徹黨的思想也是我們仙池村每個黨員的責任義務,扶貧救助困難家庭,儘自己所能幫助祖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願景是我們仙池村黨委的基本工作目標。
2018年5月7日的晚上,如往常一樣平靜,仙池村黨委書記程啟富如平常一樣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後,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正準備休息。這時急促的電話鈴聲響了,程書記接起電話,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到對方急促的聲音:「程書記,快點!賴留均家裡著火了,快點來啊!」「好的,馬上就到!」掛完電話,程書記在村委會的微信群里通知了兩委成員,就立刻出門趕赴火災現場。
在一陣手忙腳亂的滅火後,大家已累的疲憊不堪,都癱坐在地上。賴留均老人望著眼前被火燒後的一片廢墟,哭喊著:「這該怎麼辦啊?以後我還怎麼活啊!」這時程書記拍著老人的肩膀說:「老人家,你不要著急!黨會幫助你的,你放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沒有任何人的安排,仙池村的黨員們都自發的來到賴留均家中,各自忙碌起來,更有些黨員還帶上了修復房屋所需的材料。在大家的幫助下,不到一天時間,賴留均老人的房屋就修復好了,這時仙池村黨委為老人送來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賴留均老人泣不成聲的說:「黨的政策好呀!謝謝黨委政府的幫助啊!要不是你們,我這條老命可能就要隨這場大火去了喲!」程書記代表仙池村黨委對老人說:「老人家你放心吧,之後我們村委會會為你申請低保救助金,以保證你的正常生活,真正做到習總書記說的「兩不愁三保障」!」。
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個聲音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進新世紀,面對多極化的世界格局,我們黨在瞬息萬變中追求著不變,同時也在不變中追求著千變萬化。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這便是我們的黨堅韌求索的路程,我常常在心裡重複著這幾句話,每一次都熱血沸騰,胸膛里燃燒著對祖國的熱愛。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我深愛著我的黨,深愛著我的祖國。
同志們:
《師德師能提升年黨員應該怎麼辦?》這是我本次講黨課的主題,結合教育工作實際,談談新形勢下共產黨員如何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為學校和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貢獻自己力量?
1、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人們常說,國家興衰,人才為本;人才培養,教育為本。我國和建設的實踐充分證明,發展教育,辦好學校,是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學習需求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勞動者素質,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先進的科學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確定為師德師能提升年,要求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倡導熱愛教育、充滿愛心、師德高尚、師能精湛、學生愛戴、群眾滿意的師德風尚,進一步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
2、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認為,學校是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學校的主體是知識分子。他們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是社會物質生產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務者。而黨員是這支知識分子隊伍中的精英,是辦好學校的中堅,他們的思想狀況如何,能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對於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和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學校加強黨員教育的做法。近些年來,一些學校著眼於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對教職工黨員要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師德師風教育以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意識教育等。
要求教職工黨員以培養「四有」學生為目標,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著眼點,經常深入學生班級,密切聯繫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創造條件,真正做到「三全」、「三愛」、「三讓」,努力成為黨性強、師德好、業務精的先鋒,在廣大教師中充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全」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三愛」即愛教育事業、愛學校、愛學生;「三讓」即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可以說,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鑑的。但從目前國內外教育主流和學校黨員的思想狀況看,我們黨員應深刻理解「黨員表率作用」、「學校和諧發展」的要求,才能成為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先行者和主力軍。
二、深入淺出,闡明觀點。
(一)什麼是和諧?
何謂和諧?安順謂和,協調為諧。從社會學角度看,和諧直接表現為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使社會共同體處於融洽狀態;和諧一般分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內心的和諧和國家社會內部的和諧等方面。
(二)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
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學校和諧發展是一種學校教育生態的平衡、協調有序的發展狀態。就內部環境來說,體現為教育主體與教育對象之間和諧相處,共同成長;學校管理、育人環境適宜師生髮展。就外部環境來說,表現為學校與家庭、社區和諧相處,關係密切?
(三)如何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社會倡導「和諧發展」,校園也呼喚「和諧發展」,但和諧發展並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學校的和諧發展,需要社會和諧發展的大環境,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黨員教師,我們不能坐等大環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人都從自身做起,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學校才能又好又快發展。共產黨員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中應該做些什麼?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即:樹立「三個意識」,培養「四個要有」,做到「五堅持五反對」,做好「七個努力」?
「三個意識」:一是樹立全局意識,從培養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思考工作。二是樹立服務意識,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貼近」。即:貼近社會,貼近家長,貼近學生。三是樹立創先意識,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四個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諧一定是關係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係。和諧不同於對抗,也並不意味著同一,而是以差異與多元為前提的。和諧社會承認社會的不同主體和要素可以而且應該和平共處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著所有成員能夠在相互協作中共同增進利益,社會的成果要惠及每一個社會成員。
第二,要有寬容的心態。一方面我們要尋求問題的積極解決;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寬容可以是對人的寬容,一類人對另一類人的寬容,也可以是對一些事情,乃至對這個時代、社會的寬容,是和諧社會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識。每一個人的人生成長和事業成就都離不開天地的養育、社會的保障、家庭的關愛、師生的幫助。飲水思源,對那些讓我們今天一切成為可能的先輩、祖國、政黨、父母、親戚朋友,甚至是對那些隨緣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無聞的大自然,要學會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讓人總覺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後懂得珍惜,才會加倍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才會發自內心地去回報社會。
第四,要有審美的情趣。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應該有超功利的審美尺度,應該以審美的眼光來重新打量和發現身邊的世界。一旦擁有了審美的情趣,就會發現自然不僅僅是資源和財富,它更是人類詩意的家園;社會不僅僅是名利場,它亦是人們共同完成的無以倫比的藝術品;人與人的關係也不僅僅是「物的依賴關係」,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這樣的社會人們收穫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鬱悶,而是公開、舒暢與愉悅。
「五堅持五反對」:一是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原則,反對重智輕德,構建和諧教育體系。二是堅持有教無類的德育思想,反對不教而誅,構建和諧人本核心。從教育內部而言,學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與機會均等。從個人層面來看,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堅持以人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謂「抓兩頭放中間」,「抓尖子,促中層,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堅持言傳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對控制性說服和灌輸,達到和諧教育效果。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該是這種人。」以身示範、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堅持文明執教的教育理念,反對體罰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師生之間雖有長幼之分,知識多寡之別,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們要摒棄那種「警察與小偷」、「法官與罪犯」式的師生關係,全面關心、體貼、愛護學生,構建新課程背景下的「嚴父+慈母+良醫+益友」的新型師生關係,友情執教,依法執教,切不可辱罵、歧視學生,做文明之師,尊嚴之師,仁愛之師。五是堅持為人師表,嚴於律己的道德準則,反對言行脫節,打造教師立體形象。在思想作風上要實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在工作作風上,要認真嚴謹,講求效率,切忌馬馬虎虎,拖拉推諉;在待人處世上,要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切忌兩面三刀,虛情假意;在生活作風上,要端莊穩重,親切大方,切忌不拘小節、舉止輕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諧的教師立體形象?
「七個努力」:第一,黨員領導幹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動者,認真推動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第二,黨員要努力做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維護者,努力構建和諧教育、和諧社會。第三,黨員要努力做教育均衡發展的促進者,努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第四,黨員要努力做教育亂收費的制止者,堅決制止違規收費。第五,黨員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實踐者,努力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第六,黨員要努力做貧困家庭學生的關愛者,努力做到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第七,黨員要努力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同志們,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當前,以「師德師能」為主題,促進教育良性和諧均衡發展的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我們共產黨員應在活動的實踐中加強自身修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業務素質,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惠及更廣大的人民群眾,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師德師能提升年黨員應該怎麼辦?》這是我本次講黨課的主題,結合教育工作實際,談談新形勢下共產黨員如何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為學校和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貢獻自己力量?
1、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人們常說,國家興衰,人才為本;人才培養,教育為本。我國和建設的實踐充分證明,發展教育,辦好學校,是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學習需求的重要基礎;是提高勞動者素質,把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先進的科學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確定為師德師能提升年,要求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倡導熱愛教育、充滿愛心、師德高尚、師能精湛、學生愛戴、群眾滿意的師德風尚,進一步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
2、發揮黨員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認為,學校是知識分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學校的主體是知識分子。他們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是社會物質生產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務者。而黨員是這支知識分子隊伍中的精英,是辦好學校的中堅,他們的思想狀況如何,能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對於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和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學校加強黨員教育的做法。近些年來,一些學校著眼於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工作,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提出對教職工黨員要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師德師風教育以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意識教育等。
要求教職工黨員以培養「四有」學生為目標,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著眼點,經常深入學生班級,密切聯繫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創造條件,真正做到「三全」、「三愛」、「三讓」,努力成為黨性強、師德好、業務精的先鋒,在廣大教師中充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全」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三愛」即愛教育事業、愛學校、愛學生;「三讓」即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可以說,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鑑的。但從目前國內外教育主流和學校黨員的思想狀況看,我們黨員應深刻理解「黨員表率作用」、「學校和諧發展」的要求,才能成為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先行者和主力軍。
二、深入淺出,闡明觀點。
(一)什麼是和諧?
何謂和諧?安順謂和,協調為諧。從社會學角度看,和諧直接表現為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使社會共同體處於融洽狀態;和諧一般分為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內心的和諧和國家社會內部的和諧等方面。
(二)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
什麼是學校和諧發展?學校和諧發展是一種學校教育生態的平衡、協調有序的發展狀態。就內部環境來說,體現為教育主體與教育對象之間和諧相處,共同成長;學校管理、育人環境適宜師生髮展。就外部環境來說,表現為學校與家庭、社區和諧相處,關係密切?
(三)如何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社會倡導「和諧發展」,校園也呼喚「和諧發展」,但和諧發展並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學校的和諧發展,需要社會和諧發展的大環境,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黨員教師,我們不能坐等大環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人都從自身做起,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學校才能又好又快發展。共產黨員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中應該做些什麼?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即:樹立「三個意識」,培養「四個要有」,做到「五堅持五反對」,做好「七個努力」?
「三個意識」:一是樹立全局意識,從培養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思考工作。二是樹立服務意識,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貼近」。即:貼近社會,貼近家長,貼近學生。三是樹立創先意識,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四個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諧一定是關係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係。和諧不同於對抗,也並不意味著同一,而是以差異與多元為前提的。和諧社會承認社會的不同主體和要素可以而且應該和平共處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著所有成員能夠在相互協作中共同增進利益,社會的成果要惠及每一個社會成員。
第二,要有寬容的心態。一方面我們要尋求問題的積極解決;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寬容可以是對人的寬容,一類人對另一類人的寬容,也可以是對一些事情,乃至對這個時代、社會的寬容,是和諧社會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識。每一個人的人生成長和事業成就都離不開天地的養育、社會的保障、家庭的關愛、師生的幫助。飲水思源,對那些讓我們今天一切成為可能的先輩、祖國、政黨、父母、親戚朋友,甚至是對那些隨緣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無聞的大自然,要學會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讓人總覺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後懂得珍惜,才會加倍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才會發自內心地去回報社會。
第四,要有審美的情趣。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應該有超功利的審美尺度,應該以審美的眼光來重新打量和發現身邊的世界。一旦擁有了審美的情趣,就會發現自然不僅僅是資源和財富,它更是人類詩意的家園;社會不僅僅是名利場,它亦是人們共同完成的無以倫比的藝術品;人與人的關係也不僅僅是「物的依賴關係」,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這樣的社會人們收穫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鬱悶,而是公開、舒暢與愉悅。
「五堅持五反對」:一是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原則,反對重智輕德,構建和諧教育體系。二是堅持有教無類的德育思想,反對不教而誅,構建和諧人本核心。從教育內部而言,學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與機會均等。從個人層面來看,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堅持以人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謂「抓兩頭放中間」,「抓尖子,促中層,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堅持言傳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對控制性說服和灌輸,達到和諧教育效果。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學生造成一種什麼樣的人,自己就應該是這種人。」以身示範、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堅持文明執教的教育理念,反對體罰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師生之間雖有長幼之分,知識多寡之別,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們要摒棄那種「警察與小偷」、「法官與罪犯」式的師生關係,全面關心、體貼、愛護學生,構建新課程背景下的「嚴父+慈母+良醫+益友」的新型師生關係,友情執教,依法執教,切不可辱罵、歧視學生,做文明之師,尊嚴之師,仁愛之師。五是堅持為人師表,嚴於律己的道德準則,反對言行脫節,打造教師立體形象。在思想作風上要實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虛作假、裝腔作勢;在工作作風上,要認真嚴謹,講求效率,切忌馬馬虎虎,拖拉推諉;在待人處世上,要光明正大,誠實守信,切忌兩面三刀,虛情假意;在生活作風上,要端莊穩重,親切大方,切忌不拘小節、舉止輕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諧的教師立體形象?
「七個努力」:第一,黨員領導幹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動者,認真推動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第二,黨員要努力做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維護者,努力構建和諧教育、和諧社會。第三,黨員要努力做教育均衡發展的促進者,努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第四,黨員要努力做教育亂收費的制止者,堅決制止違規收費。第五,黨員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實踐者,努力提高自己專業水平。第六,黨員要努力做貧困家庭學生的關愛者,努力做到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第七,黨員要努力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同志們,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當前,以「師德師能」為主題,促進教育良性和諧均衡發展的活動正在深入開展,我們共產黨員應在活動的實踐中加強自身修養,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業務素質,使教育事業的發展惠及更廣大的人民群眾,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抓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的新創造。「四個全面」作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出場形態,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最精緻最珍貴和看不見的精髓」的集中體現,閃耀著唯物史觀、唯物辯證法和科學認識論的思想光輝。
「四個全面」深刻體現了唯物史觀的本質要求。
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等規律,是我們黨「哲學的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唯物史觀是「四個全面」的理論基石,「四個全面」是唯物史觀的當代反映。
堅持社會基本矛盾原理,深化了對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問題的認識。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四個全面」是依據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針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而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民群眾對改變發展不平衡性提出的熱烈期盼,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分別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提供動力支持、制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四者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堅持社會有機體原理,深化了我們對社會協調發展問題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堅持把社會結構當作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反對「唯經濟決定論」,認為每個社會中的生產關係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調「全面」推進,社會經濟、政治、法律、黨的建設等諸多方面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聚焦聚力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注重發展要素的耦合性,充分體現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結構、社會系統的有機體協調發展的思想,深化了我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堅持人民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深化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認識。群眾史觀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群眾立場,生動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既順應了人民呼聲,又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全面深化改革,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改革的紅利,有更多獲得感;全面依法治國,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人民;全面從嚴治黨,根本目的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人民性,真正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辯證的歷史決定論,深化了我們對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的認識。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決定性與選擇性的高度統一過程,強調社會實踐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中國共產黨擔負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經過革命、建設、改革的接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領導是「四個全面」之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最根本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四個全面」牢牢把握了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精髓。
唯物辯證法作為「最完備最深刻最無片面性的關於發展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認識與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四個全面」是唯物辯證法深度滋養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辯證法。
堅持唯物辯證法總特徵,把握好發展的全面性與協調性。聯繫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要求我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自覺堅持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核心在「全面」,關鍵在「協調」。所謂核心在「全面」,就是要解決發展中一度存在的重經濟輕社會、重物質輕精神、重速度輕效益等片面性問題,統籌經濟、政治、法治、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工作。所謂關鍵在「協調」,就是要處理好戰略目標與三個戰略手段協調關係,目標統率手段、手段服從目標;三個戰略手段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避免單兵突進、各自為政;每個戰略舉措協同推進,既區分輕重緩急,又不顧此失彼。
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提高解決複雜社會矛盾的看家本領。當前,我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改革的攻堅期和矛盾的高發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四個全面」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我們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工作中自覺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關鍵在促進「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勇有謀,戰略上要勇於進取、戰術上要穩紮穩打;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實現「良治」與「善治」的統一;全面從嚴治黨,要治標和治本統籌兼顧,自律和他律雙管齊下。
堅持理論思維的基本規律,構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論。理論思維的成熟是一個政黨成熟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面對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反覆強調要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奠定了「四個全面」豐富的方法論原則。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必須依此進行戰略判斷、作出戰略部署、把握戰略重點、保持戰略定力。
「四個全面」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時代內涵。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是我們克服不可知論和先驗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四個全面」立足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原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做出了創造性理解,對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強大的能動作用。
堅持實踐決定認識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知行統一觀的認識。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是認識辯證運動過程中的兩次能動的飛躍。「四個全面」是我們黨立足治國理政新實踐,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研判分步提出來的:針對發展不平衡性、階段性問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針對改革動力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針對政府和司法公信力下降、法治推進不力等問題,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針對各種風險和考驗依然嚴峻,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原理,深化了對社會發展「兩種尺度」統一問題的認識。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揭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必須遵循兩種尺度的統一:堅持真理尺度,主觀認識符合客觀規律;堅持價值尺度,按照自身的需要去改造客觀世界。「四個全面」堅持了「兩種尺度」有機統一的原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價值目標,是我們黨根本的價值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化了我們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的真理性認識。
堅持認識的反覆性與無限性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自由王國是指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並依此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種社會狀態,是一個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係》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打開了通往社會主義規律自由王國的歷史之門;鄧小平同志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辯證法,提出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兩個文明一起抓等重大辯證關係;江澤民同志的「論十二大關係」,深刻闡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原理;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十個結合」,深入總結了改革開放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化了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體現了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認識不斷深化的生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人賡續探索的思想結晶。
「四個全面」深刻體現了唯物史觀的本質要求。
唯物史觀深刻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等規律,是我們黨「哲學的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唯物史觀是「四個全面」的理論基石,「四個全面」是唯物史觀的當代反映。
堅持社會基本矛盾原理,深化了對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問題的認識。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四個全面」是依據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針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而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民群眾對改變發展不平衡性提出的熱烈期盼,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分別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提供動力支持、制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四者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堅持社會有機體原理,深化了我們對社會協調發展問題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堅持把社會結構當作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反對「唯經濟決定論」,認為每個社會中的生產關係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調「全面」推進,社會經濟、政治、法律、黨的建設等諸多方面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聚焦聚力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注重發展要素的耦合性,充分體現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結構、社會系統的有機體協調發展的思想,深化了我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堅持人民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深化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認識。群眾史觀是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群眾立場,生動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既順應了人民呼聲,又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全面深化改革,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分享改革的紅利,有更多獲得感;全面依法治國,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人民;全面從嚴治黨,根本目的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人民性,真正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辯證的歷史決定論,深化了我們對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的認識。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發展是決定性與選擇性的高度統一過程,強調社會實踐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中國共產黨擔負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經過革命、建設、改革的接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領導是「四個全面」之魂。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最根本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四個全面」牢牢把握了唯物辯證法的思想精髓。
唯物辯證法作為「最完備最深刻最無片面性的關於發展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認識與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四個全面」是唯物辯證法深度滋養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辯證法。
堅持唯物辯證法總特徵,把握好發展的全面性與協調性。聯繫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要求我們在認識和分析問題時,自覺堅持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核心在「全面」,關鍵在「協調」。所謂核心在「全面」,就是要解決發展中一度存在的重經濟輕社會、重物質輕精神、重速度輕效益等片面性問題,統籌經濟、政治、法治、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工作。所謂關鍵在「協調」,就是要處理好戰略目標與三個戰略手段協調關係,目標統率手段、手段服從目標;三個戰略手段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避免單兵突進、各自為政;每個戰略舉措協同推進,既區分輕重緩急,又不顧此失彼。
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提高解決複雜社會矛盾的看家本領。當前,我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改革的攻堅期和矛盾的高發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四個全面」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我們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工作中自覺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關鍵在促進「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勇有謀,戰略上要勇於進取、戰術上要穩紮穩打;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實現「良治」與「善治」的統一;全面從嚴治黨,要治標和治本統籌兼顧,自律和他律雙管齊下。
堅持理論思維的基本規律,構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論。理論思維的成熟是一個政黨成熟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面對著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反覆強調要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奠定了「四個全面」豐富的方法論原則。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必須依此進行戰略判斷、作出戰略部署、把握戰略重點、保持戰略定力。
「四個全面」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時代內涵。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是我們克服不可知論和先驗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四個全面」立足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原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做出了創造性理解,對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強大的能動作用。
堅持實踐決定認識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知行統一觀的認識。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是認識辯證運動過程中的兩次能動的飛躍。「四個全面」是我們黨立足治國理政新實踐,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研判分步提出來的:針對發展不平衡性、階段性問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針對改革動力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針對政府和司法公信力下降、法治推進不力等問題,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針對各種風險和考驗依然嚴峻,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原理,深化了對社會發展「兩種尺度」統一問題的認識。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揭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必須遵循兩種尺度的統一:堅持真理尺度,主觀認識符合客觀規律;堅持價值尺度,按照自身的需要去改造客觀世界。「四個全面」堅持了「兩種尺度」有機統一的原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價值目標,是我們黨根本的價值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化了我們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的真理性認識。
堅持認識的反覆性與無限性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自由王國是指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並依此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種社會狀態,是一個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係》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打開了通往社會主義規律自由王國的歷史之門;鄧小平同志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辯證法,提出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兩個文明一起抓等重大辯證關係;江澤民同志的「論十二大關係」,深刻闡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原理;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十個結合」,深入總結了改革開放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化了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體現了我們黨對科學社會主義認識不斷深化的生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人賡續探索的思想結晶。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共產黨人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絕對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這就需要我們黨員幹部做好表率,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讓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獻身於我們國家復興的偉大事業當中,國家復興要成為現實,必定要經歷「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進入新世紀在新的階段,我們黨肩負的任務光榮而艱巨,在前進的道路上即有重大的機遇和優勢條件,也有崎嶇的山路和艱難險阻,這就需要我們黨員幹部始終要保持先進性,因為我們是連接群眾的「紐帶」和「橋樑」,地基不牢,地動山搖,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意義重大。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認真踏實學習。
「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黨員幹部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知識學習,讓自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多讓自己的頭腦「充充電」,面對錯綜複雜的環境,我們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去武裝自己,讓自己攻克困難,取得輝煌的成績,要牢記我們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缺失了它,就會讓我們得軟骨病,一蹶不振。不論以前、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我們的力量源泉。
二、要提高道德修養,全意為民服務。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還要有高尚的品德,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要時刻謹記我們的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不足,沒有滿足,並且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熱心解難,盡心服務。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群眾對於我們工作做的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自己工作的準則,積極的辦好每一件事,遇到事情不推脫、不卸責,把群眾的利益抗在肩上、記在心裡,要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只要我們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群眾也會把我們記在心中。
三、要立足本職工作,強化提高業務。
敬業務實,求精創新,要求我們黨員幹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增強自身的實力,讓自己成為其他黨員幹部的標杆,為群眾做好事情的同時也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讓自己把本職工作做精做熟,切實從實際出發,做好每件事情,把好每一關,盡全力做到完美,讓自己有一個較高的業務水平。也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作為人生的第一追求,在工作中不斷的超越自我。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認真踏實學習。
「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黨員幹部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知識學習,讓自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多讓自己的頭腦「充充電」,面對錯綜複雜的環境,我們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去武裝自己,讓自己攻克困難,取得輝煌的成績,要牢記我們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缺失了它,就會讓我們得軟骨病,一蹶不振。不論以前、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我們的力量源泉。
二、要提高道德修養,全意為民服務。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一個優秀的黨員幹部,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還要有高尚的品德,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要時刻謹記我們的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不足,沒有滿足,並且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熱心解難,盡心服務。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群眾對於我們工作做的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自己工作的準則,積極的辦好每一件事,遇到事情不推脫、不卸責,把群眾的利益抗在肩上、記在心裡,要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只要我們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群眾也會把我們記在心中。
三、要立足本職工作,強化提高業務。
敬業務實,求精創新,要求我們黨員幹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增強自身的實力,讓自己成為其他黨員幹部的標杆,為群眾做好事情的同時也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讓自己把本職工作做精做熟,切實從實際出發,做好每件事情,把好每一關,盡全力做到完美,讓自己有一個較高的業務水平。也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作為人生的第一追求,在工作中不斷的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