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央多個部門共同攝製的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將陸續播出,全面展現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懈奮鬥的偉大曆程,展現黨帶領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創造的輝煌成就,展現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成功密碼」,非常值得認真觀看、細細品味。《敢教日月換新天》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和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檔案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單位聯合攝製。節目以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不懈奮鬥史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歷程為主線,全景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偉業。
該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正確的黨史觀,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史論結合,全面展現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懈奮鬥的偉大曆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入反映黨團結帶領人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豪情讓中華大地發生的滄桑巨變,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披荊斬棘、接續奮鬥的恢弘詩篇,是玉汝於成、滄海桑田的壯麗畫卷。這部大型文獻專題片用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素材將這段歷史傾情演繹,並配合「5g+4k/8k+ai」等先進技術,充分展示出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光榮和英雄氣概。
在筆者看來,從這部黨的影像「大傳」中,我們不僅可以在享受視覺盛宴中學習黨史,更要細細品味蘊含其中的奮鬥精神,正是黨始終保持和弘揚偉大奮鬥精神,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才能從勝利走向勝利,不斷開創祖國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偉大復興之路。體會奮鬥艱辛。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黨的百年奮鬥之路,絕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每一次危機,我們都成功化解了,在種種不利因素之前,保持勇往直前而又堅韌不拔的意志,正是奮鬥精神的體現。從曲折前進的百年歷史中,我們可以細細品味先輩的奮鬥精神。感受奮鬥豪情。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的百年成就絕不是偶然的,而是與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分不開,其中一個就是奮鬥精神。大慶油田之中,「鐵人」喊出的那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以及本部專題片的題目「敢教日月換新天」,就是這種奮鬥精神乃至奮鬥豪情的生動寫照。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奮鬥史,從其中能夠深刻品味奮鬥精神。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敢叫日月換新天觀後感[朗讀]
該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正確的黨史觀,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史論結合,全面展現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懈奮鬥的偉大曆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入反映黨團結帶領人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豪情讓中華大地發生的滄桑巨變,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第四集《中流砥柱》講述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抗日大旗,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率領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擊戰爭,與人民群眾建立起血肉聯繫。抗日戰爭的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黨中央派周保中、趙一曼等大批黨員奔赴東北。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逐漸成為東北主要抗日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在白山黑水間的奮起抵抗,成為14年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6年12月,中國共產黨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周恩來等與張學良、楊虎城共同努力,經過談判,迫使蔣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的承諾。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共中央發出通電,號召「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八路軍東渡黃河,相繼取得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等作戰的勝利。
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先後進行了平津、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並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這些作戰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國民政府實施片面抗戰路線,國民黨軍節節敗退。
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將走向何方?「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八路軍、新四軍向淪陷區大步挺進,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
從山區到平原,人民軍隊深入敵後,迅速和人民群眾建立起血肉聯繫,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敵後戰場逐步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
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最前線,支撐起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今年9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這是總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4年歷史所得出的正確結論。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這場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鬥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最早提出抗日主張並率先開展抗日鬥爭,是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儘管這時的抗戰還是局部的,但中國共產黨用實際行動有力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最早宣傳者動員者和最堅決的抗擊者。
中國共產黨提出並堅持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是奪取抗戰勝利正確方向的引領者。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抗戰路線和戰略方針,對抗日戰爭能否取得勝利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中國共產黨立足於抗戰全局,對抗戰的進程和策略作出卓有遠見、高人一籌的謀劃和部署,為奪取抗戰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南。
中國共產黨開闢的廣大敵後戰場和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是堅持抗戰和奪取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以弱勝強的雄渾史詩,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由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敵後戰場構成,兩個戰場在戰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應。在開闢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為奪取最後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是奪取抗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日兩國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較量,也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的較量。抗日戰爭鑄就了偉大抗戰精神,抗戰精神成就了抗戰勝利的歷史偉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第四集《中流砥柱》講述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率先舉起抗日大旗,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綱領和方針政策,率領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擊戰爭,與人民群眾建立起血肉聯繫。抗日戰爭的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黨中央派周保中、趙一曼等大批黨員奔赴東北。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游擊隊逐漸成為東北主要抗日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在白山黑水間的奮起抵抗,成為14年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6年12月,中國共產黨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周恩來等與張學良、楊虎城共同努力,經過談判,迫使蔣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的承諾。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共中央發出通電,號召「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蔣介石發表實際上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八路軍東渡黃河,相繼取得平型關大捷,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等作戰的勝利。
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先後進行了平津、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並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這些作戰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國民政府實施片面抗戰路線,國民黨軍節節敗退。
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將走向何方?「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八路軍、新四軍向淪陷區大步挺進,開闢了廣闊的敵後戰場。
從山區到平原,人民軍隊深入敵後,迅速和人民群眾建立起血肉聯繫,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敵後戰場逐步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
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最前線,支撐起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今年9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這是總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4年歷史所得出的正確結論。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這場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鬥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最早提出抗日主張並率先開展抗日鬥爭,是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儘管這時的抗戰還是局部的,但中國共產黨用實際行動有力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最早宣傳者動員者和最堅決的抗擊者。
中國共產黨提出並堅持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是奪取抗戰勝利正確方向的引領者。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抗戰路線和戰略方針,對抗日戰爭能否取得勝利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員人民、依靠人民,推動形成了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中國共產黨立足於抗戰全局,對抗戰的進程和策略作出卓有遠見、高人一籌的謀劃和部署,為奪取抗戰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南。
中國共產黨開闢的廣大敵後戰場和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是堅持抗戰和奪取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以弱勝強的雄渾史詩,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由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敵後戰場構成,兩個戰場在戰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應。在開闢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為奪取最後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是奪取抗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日兩國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較量,也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的較量。抗日戰爭鑄就了偉大抗戰精神,抗戰精神成就了抗戰勝利的歷史偉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新中國誕生了,究竟能不能站住腳?能不能邁開大步前進?不破不立,除舊才能布新。上海等城市進行「銀元之戰」、「米棉之戰」,打擊不法投機資本;沒收官僚資本,廢除外國在華經濟特權。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人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開展大規模剿匪作戰,鎮壓反革命,掃除黑惡勢力。在北京「八大胡同」,在全國,取締妓院,解放婦女,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禁止,剷除邪教,蕩滌一切污泥濁水,社會面貌煥然一新。
上海外灘,十里洋場,曾經聚斂了中國大量財富。這裡是殖民化資本主義勢力聚集的頑固堡壘。
上海解放後,陳毅到任上海市長。這時,國民黨統治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仍在延續,經濟秩序極其混亂。新中國的第一場經濟戰役即將打響。
漢口路422號這座建築建成於1934年,它曾經是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所。70年前這裡曾經是擾亂新中國金融的窩點。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軍管會周密部署,一舉查封了證券大樓,依法逮捕為首的違法分子。武漢、廣州等城市也相繼採取行動。這場鬥爭嚴厲打擊了非法金融投機活動,使人民幣迅速進入市場流通。
新中國成立後剛剛半個月,又一場風暴襲來:從10月15日起,華北以糧食帶頭,上海以紗布帶頭,物價在50天內上漲約3.3倍,範圍遍及全國,人心開始浮動。
黨中央果斷作出決定,陳雲領導中財委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糧食、棉紗和煤炭的調動和集中。到12月10日,「米棉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總趨勢開始平穩地向下浮動。毛澤東對此作出高度評價道,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其意義「不下於淮海戰役」。
隨著全國解放,人民政府廢除外國在華經濟特權、廢除舊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沒收了官僚資本,把經濟的命脈掌握在國家手裡。同時,成立海關總署,真正「掌握了國家大門的鑰匙」。
從此,外灘變了。它不再是洋人的租界,而是人民的新外灘、新上海優美的風景線。
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公布實施,《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尚未完成土改外,全國新老解放區共有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得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其他生產資料。
隨著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中國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新中國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建設新中國,鞏固新生人民政權,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在地方政府建立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匪患相當嚴重,舊政權遺留的反革命勢力還在蠢蠢欲動、陰謀破壞。
大規模剿匪作戰是人民解放戰爭的繼續,全國共斃、傷、俘土匪和爭取土匪投降總數260餘萬人,到1953年基本完成剿匪鬥爭,結束了中國匪患久遠、為害甚烈的歷史,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的安居樂業。
在雲庵山山頂五連洞革命烈士墓前,當地村民每年的祭奠活動持續了近70年。今年88歲的瞿繼富老人,再一次來到這裡,墳墓中埋葬的是他當年的同齡人。每當回憶起那段經歷,老人都禁不住潸然淚下。
2019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二集敢教日月換新天觀後感。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地還潛伏著國民黨派遣特務等各種反革命分子約60萬、反動黨團骨幹分子約60萬。僅1950年這一年,在新解放區就有近4萬名幹部群眾被反革命分子殺害。
1949年12月初,毛澤東訪問蘇聯。潛伏在北京的特務向台灣「國防部保密局」總台發密碼電報,急報毛澤東行蹤。我軍截獲了這個密碼電報,隨即公安機關展開了縝密的偵察。
1950年2月26日早晨,在南池子瓷器庫南岔7號院,偵察員敲開潛伏特務計兆祥的家門。在這裡起獲了電台、密碼本和美製手槍。與此同時,還在北京、天津逮捕了同案犯十餘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破獲的第一個潛伏特務大案。
從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大張旗鼓地開展了鎮壓反革命運動,集中清查和鎮壓土匪、惡霸、特務、反動黨派骨幹分子、反動會道門首領。有力掃除了反革命殘餘勢力,基本肅清了各類,為鞏固新生政權提供了保障,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掃除了障礙。
1949年4月,毛澤東對時任公安部長兼北京市公安局長羅瑞卿說:「新中國決不允許娼妓遍地,黑道橫行!」在群眾支持下,黑惡勢力代表「天橋四霸」被一舉打掉。
取締妓院,是新中國解放婦女的任務。新中國剛成立一個多月,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就通過了封閉全市所有妓院的決議。當晚,2400餘名幹部和公安幹警,分成27個行動小組取締了各妓院,將一千二百六十多名妓女集中起來,成立了生產教養院進行改造。
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公布實施,這是新中國頒行的第一部。它徹底廢除了幾千年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大規模地解放了中國婦女。婚姻自主、自由戀愛。結婚成了真正「大喜的日子」。
1952年3月8日,首都慶祝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三八」起飛典禮隆重舉行。當新中國的女飛行員第一次飛上祖國的藍天,那真是石破天驚的大事件。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4億人口中,有4億多人是文盲。識字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掃盲運動在中華大地全面展開了。掃盲運動,提升了一個時代的素質,帶來了民族的進步。
北京城很多街巷胡同里甚至有清朝時期的垃圾,故宮西北的垃圾甚至有幾米厚。幹部群眾積極參加義務勞動,修下水道、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堆積百年的垃圾在北京全城消失了。
1950年國慶節前夕,音樂家王莘從天安門廣場返回天津,鮮艷的五星紅旗還在他心中飄揚。在奔馳的列車上,王莘激情滿懷,一氣呵成創作了這支中國人民將世世代代唱下去的歌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上海外灘,十里洋場,曾經聚斂了中國大量財富。這裡是殖民化資本主義勢力聚集的頑固堡壘。
上海解放後,陳毅到任上海市長。這時,國民黨統治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仍在延續,經濟秩序極其混亂。新中國的第一場經濟戰役即將打響。
漢口路422號這座建築建成於1934年,它曾經是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所。70年前這裡曾經是擾亂新中國金融的窩點。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軍管會周密部署,一舉查封了證券大樓,依法逮捕為首的違法分子。武漢、廣州等城市也相繼採取行動。這場鬥爭嚴厲打擊了非法金融投機活動,使人民幣迅速進入市場流通。
新中國成立後剛剛半個月,又一場風暴襲來:從10月15日起,華北以糧食帶頭,上海以紗布帶頭,物價在50天內上漲約3.3倍,範圍遍及全國,人心開始浮動。
黨中央果斷作出決定,陳雲領導中財委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糧食、棉紗和煤炭的調動和集中。到12月10日,「米棉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總趨勢開始平穩地向下浮動。毛澤東對此作出高度評價道,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其意義「不下於淮海戰役」。
隨著全國解放,人民政府廢除外國在華經濟特權、廢除舊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沒收了官僚資本,把經濟的命脈掌握在國家手裡。同時,成立海關總署,真正「掌握了國家大門的鑰匙」。
從此,外灘變了。它不再是洋人的租界,而是人民的新外灘、新上海優美的風景線。
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公布實施,《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尚未完成土改外,全國新老解放區共有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得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其他生產資料。
隨著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中國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新中國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建設新中國,鞏固新生人民政權,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在地方政府建立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匪患相當嚴重,舊政權遺留的反革命勢力還在蠢蠢欲動、陰謀破壞。
大規模剿匪作戰是人民解放戰爭的繼續,全國共斃、傷、俘土匪和爭取土匪投降總數260餘萬人,到1953年基本完成剿匪鬥爭,結束了中國匪患久遠、為害甚烈的歷史,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的安居樂業。
在雲庵山山頂五連洞革命烈士墓前,當地村民每年的祭奠活動持續了近70年。今年88歲的瞿繼富老人,再一次來到這裡,墳墓中埋葬的是他當年的同齡人。每當回憶起那段經歷,老人都禁不住潸然淚下。
2019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二集敢教日月換新天觀後感。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地還潛伏著國民黨派遣特務等各種反革命分子約60萬、反動黨團骨幹分子約60萬。僅1950年這一年,在新解放區就有近4萬名幹部群眾被反革命分子殺害。
1949年12月初,毛澤東訪問蘇聯。潛伏在北京的特務向台灣「國防部保密局」總台發密碼電報,急報毛澤東行蹤。我軍截獲了這個密碼電報,隨即公安機關展開了縝密的偵察。
1950年2月26日早晨,在南池子瓷器庫南岔7號院,偵察員敲開潛伏特務計兆祥的家門。在這裡起獲了電台、密碼本和美製手槍。與此同時,還在北京、天津逮捕了同案犯十餘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破獲的第一個潛伏特務大案。
從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大張旗鼓地開展了鎮壓反革命運動,集中清查和鎮壓土匪、惡霸、特務、反動黨派骨幹分子、反動會道門首領。有力掃除了反革命殘餘勢力,基本肅清了各類,為鞏固新生政權提供了保障,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掃除了障礙。
1949年4月,毛澤東對時任公安部長兼北京市公安局長羅瑞卿說:「新中國決不允許娼妓遍地,黑道橫行!」在群眾支持下,黑惡勢力代表「天橋四霸」被一舉打掉。
取締妓院,是新中國解放婦女的任務。新中國剛成立一個多月,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就通過了封閉全市所有妓院的決議。當晚,2400餘名幹部和公安幹警,分成27個行動小組取締了各妓院,將一千二百六十多名妓女集中起來,成立了生產教養院進行改造。
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公布實施,這是新中國頒行的第一部。它徹底廢除了幾千年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大規模地解放了中國婦女。婚姻自主、自由戀愛。結婚成了真正「大喜的日子」。
1952年3月8日,首都慶祝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三八」起飛典禮隆重舉行。當新中國的女飛行員第一次飛上祖國的藍天,那真是石破天驚的大事件。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4億人口中,有4億多人是文盲。識字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掃盲運動在中華大地全面展開了。掃盲運動,提升了一個時代的素質,帶來了民族的進步。
北京城很多街巷胡同里甚至有清朝時期的垃圾,故宮西北的垃圾甚至有幾米厚。幹部群眾積極參加義務勞動,修下水道、大搞愛國衛生運動,堆積百年的垃圾在北京全城消失了。
1950年國慶節前夕,音樂家王莘從天安門廣場返回天津,鮮艷的五星紅旗還在他心中飄揚。在奔馳的列車上,王莘激情滿懷,一氣呵成創作了這支中國人民將世世代代唱下去的歌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
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寬廣美麗的土地。
是我們親愛的家鄉。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團結友愛堅強如鋼。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錦繡山河華夏大地自近代以來慘遭外敵蹂躪和軍閥混戰,一時之間國破山河瘡痍,家亡蒼生流離。中華民族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恥辱和危機,在中國共產黨的英勇堅強領導之下,山西這片厚重的黃土地上先後湧現出了一批批為了民族革命解放事業而前赴後繼的革命先烈。他們的光輝事跡和革命精神永遠地融入到了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融入到了三晉大地的每一處河流山川,更融入到了一代代三晉人民的記憶和血液中來。
自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和每一名共產黨員都面臨著新的歷史挑戰和新的歷史使命,值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活動之際,我翻開革命烈士家書,老一輩革命烈士的故事,鮮活生動地出現在我眼前,使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我看到一個個革命烈士為民族革命解放事業而捨生忘死地鬥爭,他們的初心、信仰、理想和奮鬥精神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在品讀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的信仰和忠誠,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為黨的事業甘願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情懷。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生如閃電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的拼搏幹勁。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在高君宇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在那個黑暗腐朽的舊社會裡,青年人的煩悶和困境始終縈繞在高君宇的心頭,他所選擇的事業不僅僅是幫自己走出困境和煩悶,更是要幫助一代青年打破舊社會的桎梏,創造一個光明繁盛的新社會出來。在這緊迫歷史使命的號召之下,他選擇了在漫漫長夜中摸索艱行,選擇暫擱兒女私情於身外,竭盡全力為一代青年而號召,為共產革命事業而奔走,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停歇。他用自己的心繫天下的時代擔當和的置兒女情長於身外的革命精神鑄就了共產黨人關於初心和使命最為鮮活的記憶和精神。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足跡遍南北,艱難何所懼」的忠貞不渝。汪銘同志為了恢復山西黨組織而竭力四處奔走,在白色恐怖的艱險環境之下,他憑藉一己之力而保存住了山西的革命星火,即使在被捕入獄之後,他也依然堅持不懈地在用自身行動向獄友傳播革命火種,用自己堅韌的革命信念感染著旁人,直至為革命信念而獻身亦無所悔。汪銘同志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和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忠貞不渝使我倍受感染和震撼。我們中國共產黨始終就是一個勇於不斷自我革命、迎難而上的政黨,越是在艱難困境中,我們黨和我們的共產黨員就越是能夠以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和勇立潮頭的魄力向著一切社會痼疾發起進攻和挑戰,哪怕是以身殉國,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只叫那革命的信念永恆留存於民心,流傳於萬世。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的膽魄擔當。左權將軍於國難家悲之際,毅然在家書中寫下了「犧牲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鬥」的壯志豪言,直訴個人理想信念,並在此後的革命事業甘受一切艱苦,直至最終獻身於自己的職守,獻身於自己的崗位,獻身於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我堅信左權將軍心中是滿懷革命信仰的,所以才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部隊轉移的斷後任務;我堅信左權將軍心中是牽掛人民群眾的,所以才會在槍林彈雨中不顧危險高呼群眾臥倒;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左權將軍以其個人行動的點點滴滴向後人展示出了其個人對於革命事業的堅守和力行。左權將軍也有著溫情的一面,他是一位父親,也是一位丈夫,舐犢情深的父女情、相思難見的夫妻情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他的心弦,但在國族危亡的使命召喚之下,深情厚重的家國情懷最終也融為了他扎紮實實幹好革命工作的精神源泉和動力,並將其鑄就為一座偉大的豐碑,為我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指引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勇往直前。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暫擱兒女柔情相思,南北奔走而啼血號召?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深藏父兄悲情家事,橫刀立馬而拚死殺敵?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堅守革命豪情壯志,堅貞不屈而慷慨赴死?
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更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魄力和擔當。
「為有犧牲多壯志」是一代代革命烈士堅守初心、忠貞不渝的鮮明真實寫照,「敢叫日月換新天」則是一代代前赴後繼革命烈士所擔當使命、奮發向上的永恆精神動力。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直擁有著堅持革命到底的精神和勇氣,在不同的時代洪流中有著屬於每代人不同的歷史使命,從社會革命,到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再到抗日民族革命,歷史使命和任務因時而變,但共產黨人的革命初心、革命信念和革命理想從未動搖,每個共產黨人的革命熱情和精神都在中國大地上熠熠生輝。
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永遠懷念、牢記革命先烈的遺願與囑託,傳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在傳承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習中不斷汲取力量。「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既是對革命先烈革命信念和精神的崇高敬仰,更是對新時代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的激勵和要求。我們要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寬廣的歷史視野,更加深沉的家國情懷,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自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和每一名共產黨員都面臨著新的歷史挑戰和新的歷史使命,值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活動之際,我翻開革命烈士家書,老一輩革命烈士的故事,鮮活生動地出現在我眼前,使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我看到一個個革命烈士為民族革命解放事業而捨生忘死地鬥爭,他們的初心、信仰、理想和奮鬥精神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在品讀中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的信仰和忠誠,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為黨的事業甘願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情懷。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生如閃電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的拼搏幹勁。共產黨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在高君宇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在那個黑暗腐朽的舊社會裡,青年人的煩悶和困境始終縈繞在高君宇的心頭,他所選擇的事業不僅僅是幫自己走出困境和煩悶,更是要幫助一代青年打破舊社會的桎梏,創造一個光明繁盛的新社會出來。在這緊迫歷史使命的號召之下,他選擇了在漫漫長夜中摸索艱行,選擇暫擱兒女私情於身外,竭盡全力為一代青年而號召,為共產革命事業而奔走,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才停歇。他用自己的心繫天下的時代擔當和的置兒女情長於身外的革命精神鑄就了共產黨人關於初心和使命最為鮮活的記憶和精神。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足跡遍南北,艱難何所懼」的忠貞不渝。汪銘同志為了恢復山西黨組織而竭力四處奔走,在白色恐怖的艱險環境之下,他憑藉一己之力而保存住了山西的革命星火,即使在被捕入獄之後,他也依然堅持不懈地在用自身行動向獄友傳播革命火種,用自己堅韌的革命信念感染著旁人,直至為革命信念而獻身亦無所悔。汪銘同志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和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忠貞不渝使我倍受感染和震撼。我們中國共產黨始終就是一個勇於不斷自我革命、迎難而上的政黨,越是在艱難困境中,我們黨和我們的共產黨員就越是能夠以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和勇立潮頭的魄力向著一切社會痼疾發起進攻和挑戰,哪怕是以身殉國,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只叫那革命的信念永恆留存於民心,流傳於萬世。
我在這一封封家書里,看到的是「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的膽魄擔當。左權將軍於國難家悲之際,毅然在家書中寫下了「犧牲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鬥」的壯志豪言,直訴個人理想信念,並在此後的革命事業甘受一切艱苦,直至最終獻身於自己的職守,獻身於自己的崗位,獻身於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我堅信左權將軍心中是滿懷革命信仰的,所以才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部隊轉移的斷後任務;我堅信左權將軍心中是牽掛人民群眾的,所以才會在槍林彈雨中不顧危險高呼群眾臥倒;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左權將軍以其個人行動的點點滴滴向後人展示出了其個人對於革命事業的堅守和力行。左權將軍也有著溫情的一面,他是一位父親,也是一位丈夫,舐犢情深的父女情、相思難見的夫妻情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他的心弦,但在國族危亡的使命召喚之下,深情厚重的家國情懷最終也融為了他扎紮實實幹好革命工作的精神源泉和動力,並將其鑄就為一座偉大的豐碑,為我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指引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勇往直前。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暫擱兒女柔情相思,南北奔走而啼血號召?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深藏父兄悲情家事,橫刀立馬而拚死殺敵?
是什麼讓一代代革命先烈堅守革命豪情壯志,堅貞不屈而慷慨赴死?
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更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魄力和擔當。
「為有犧牲多壯志」是一代代革命烈士堅守初心、忠貞不渝的鮮明真實寫照,「敢叫日月換新天」則是一代代前赴後繼革命烈士所擔當使命、奮發向上的永恆精神動力。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直擁有著堅持革命到底的精神和勇氣,在不同的時代洪流中有著屬於每代人不同的歷史使命,從社會革命,到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再到抗日民族革命,歷史使命和任務因時而變,但共產黨人的革命初心、革命信念和革命理想從未動搖,每個共產黨人的革命熱情和精神都在中國大地上熠熠生輝。
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永遠懷念、牢記革命先烈的遺願與囑託,傳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在傳承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習中不斷汲取力量。「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既是對革命先烈革命信念和精神的崇高敬仰,更是對新時代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的激勵和要求。我們要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寬廣的歷史視野,更加深沉的家國情懷,奮力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按照敦化市委文件要求,教育黨員幹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家自行觀看《講武堂》系列節目《敢教日月換新天》之《走進革命老區縣敦化》專題片。
該片通過大量珍貴的史料和現場主持人及延邊州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高勇、敦化市司法局政治處主任(原中共敦化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玉強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軍史專家李濤,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軍史專家盧勇四位嘉賓的傾情講述,集中反映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敦化這座古城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活動地之一,英勇的抗聯將士們在這裡譜寫了一曲抵禦外侮的壯麗凱歌和為民族解放、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充分展示了在戰爭年代,老區人民是黨領導革命的堅定追隨者。如今,這裡的人們同全國人民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賡續傳承抗聯精神和紅色基因,昂首闊步前進在追夢大道上,繼續譜寫新時代的光輝篇章。
通過觀看本次專題片令我更加了解了抗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孤懸敵後十四載,戰鬥在深山密林間,為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不畏犧牲,我們才過上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青年幹部,我更要要一刻不停地朝著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標準努力,繼承並發揚抗聯精神,朝著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目標前行,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忠誠可靠的接班人,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該片通過大量珍貴的史料和現場主持人及延邊州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高勇、敦化市司法局政治處主任(原中共敦化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玉強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軍史專家李濤,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軍史專家盧勇四位嘉賓的傾情講述,集中反映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敦化這座古城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活動地之一,英勇的抗聯將士們在這裡譜寫了一曲抵禦外侮的壯麗凱歌和為民族解放、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充分展示了在戰爭年代,老區人民是黨領導革命的堅定追隨者。如今,這裡的人們同全國人民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賡續傳承抗聯精神和紅色基因,昂首闊步前進在追夢大道上,繼續譜寫新時代的光輝篇章。
通過觀看本次專題片令我更加了解了抗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孤懸敵後十四載,戰鬥在深山密林間,為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不畏犧牲,我們才過上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青年幹部,我更要要一刻不停地朝著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標準努力,繼承並發揚抗聯精神,朝著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目標前行,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忠誠可靠的接班人,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